双候梯厅电梯的乘客上楼高峰期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209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系统,为具有双候梯厅的楼房提供上楼高峰期的服务。该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器,具有耦合到存储器的一个电子处理器;多个电梯轿厢,可控制地与控制器连接。存储器中存有双候梯厅程序,该程序包括下列指令:在上楼高峰期调度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到下层候梯厅;指示出分派给轿厢的楼段;若超过下层候梯厅暂停时间(必要时)轻推轿厢;未超过载重阈值时调度轿厢到上层候梯厅;然后当轿厢在上层候梯厅时指示分派给轿厢的楼段。(*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调度,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电梯在梯井中运客达到最佳化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主楼层或候梯厅以上的各楼层在乘客上楼高峰期间分组成若干楼段,每段由一组邻接的楼层组成,分派给一个电梯轿厢负素。电梯在早上乘客上楼高峰期的性能,其鉴定标准包括将乘客从候梯厅送到建筑物内相应的目标楼层的快慢。乘客在一般上楼高峰期间所花的时间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在候梯厅的等待时间,和乘电梯到目标楼层的时间。在上楼高峰期间,当两个轿厢在预定时间内未满载而离开候梯厅上行时,电梯调度系统一般是将所有的电梯轿厢召回候梯厅来解决从候梯厅拥进来的乘客的运送问题。这时一般就让周知的梯井交通操作系统投入工作。象梯井交通作业之类周知的采用电子计算机的调度程序在高峰期是通过缩短每位乘客的乘梯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在候梯厅的等待时间来提高电梯系统性能的。这是通过将同目标的乘客组成一个组,由同一个轿厢运送达到的。将候梯厅以上的各楼层分成若干楼段,轿厢趋近候梯厅时,梯井交通程序就给此轿厢选择一个楼段,于是轿厢就会将乘客只载到包括在该楼段内的楼层。轿厢的载客时间(和往返时间)缩短了,这是因为因轿厢停下来放客的次数减少所致。这方面可参看例如下列美国专利提出和说明的周知的梯井交通程序和实践,这里把所述这些专利全都包括进来以供参考1988年12月20日公布的题为“上厅召唤式电梯调度下的邻接楼层梯井交通”的美国专利4,792,019;1989年2月14日公布的题为“邻接搂层梯井交通的电梯调度”的美国专利4,804,069;题为“载客量预测、分段均匀分配的理想‘上楼峰期’电梯梯井交通系统”的美国专利4,846,311和题为“优先给高密度运输楼层提供最佳服务的‘上楼峰期’O电梯梯井交通系统”的美国专利5,183,981。在一已知的梯井交通作业期间,由一个组控制器或操作控制子系统将整楝楼分成若干楼段。楼段数等于运行中(或工作中)轿厢的数目减1。每一楼段的范围包括相等数目的所服务的楼层。上述4,792,019号专利提出了如例如本说明书图2A-2C所示的一般梯井交通程序,这些图相当于该专利的图2A-2C。参看本说明书对应于该专利附图说明图1的图1,一个组电梯系统的四个电梯轿厢1-4给候梯厅上有多层(例如13层)楼层的楼房提供服务。每个轿厢1-4都装有轿厢操作板12,乘客按压操作板上的按钮叫轿厢把他送到某楼层,于是产生信号(CC)表明乘客拟前往的楼层。各楼层都有一个大厅定位件14,楼层的乘客通过该定位件发出厅内召唤信号(HC)以表明他的去向。在候梯厅(L)也有一个厅内召唤定位件16,乘客即通过该定位件召唤轿厢到候梯厅来。图1示出了在上楼高峰期选出的轿厢,这时主楼层以上的楼层2-13分成三个楼段,各楼段由4个楼层组成。各楼段是彼此邻接的,在任何时候都只由1-4四个轿厢中一个轿厢服务。图2A-2C的流程图中步骤S1-S31更详细地说明了这种梯井交通的操作过程,这些都在前述包括进来供参考的美国专利4,792,019中提到并为公众所知。从图1可以看到,其中一个轿厢(例如轿厢1)是空置着的。1-4的每一个轿厢只响应该轿厢中发出的召唤轿厢从候梯厅驶到分配给其负责的分段中的楼层的召唤。例如,轿厢4只响应候梯厅发出的去楼层10-13的轿厢召唤。本专利技术人相信上述专利的梯井交通作业仅仅是从一个候梯厅进行的。在例如具有上候梯厅(UL)和下候梯厅(LL)的双候梯厅楼房中,上楼高峰期楼层间的交通没有妥善处理好时,在邻接候梯厅、高峰期上楼人多的楼层(例如候梯厅下一层的地下道入口),等待的时间就会很长。大家知道,有的电梯系统是为具有候梯厅、底层和下一底层的楼房服务的,参看例如1982年11月9日颁发给Husson等人的美国专利4,357,997。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双候梯厅楼房中的电梯管理是可以通过采用这样一种电梯系统加以改善的,该电梯系统的控制器有一个电子处理器,耦合到一个存储器上,存储器中储存着双候梯厅程序。本专利技术的双候梯厅程序包括下列指令在上楼高峰期调度某一电梯轿厢,令其驶到下面的候梯厅;指示出分派给该轿厢的分段;(必要时)在超过下层候梯厅调度暂停时间、特定载重阈值或下层候梯厅要求的暂停时间的情况下,敦促该电梯轿厢;在未超过第二载重阈值或在轿厢中有要求轿厢驶到上层候梯厅的轿厢召唤时,调度电梯轿厢使其驶到上层候梯厅;然后当轿厢处在或位于上层候梯厅时,指示分派给电梯的分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是同时管理两个候梯厅的。当电梯轿厢从上楼高峰行驶返回时,轿厢会将自己分派给某一楼段,并停在下层候梯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该轿厢又被派往上层候梯厅来应付同一楼段的另一上楼高峰期的交通。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个电梯系统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高电梯系统在上楼高峰期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高效率地提供双候梯厅楼房的电梯服务。结合下述附图参阅下面的详细说明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和另外一些目的。图1是为单一候梯厅上方12个楼层服务的由四个轿厢组成电梯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2A-2C的流程图示出了上楼高峰期使用的现行梯井交通程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就图1电梯系统进行的修改使其可以为上下两层候梯厅服务的原理方框图。图4A、4B和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候梯厅程序最佳实施例的高电平逻辑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可以与诸如图2A-2C之类的任何现行梯井交通程序配合使用。图5A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第一可供选择的双候梯厅程序的说明性图例,图5B则是图5A程序的高电平逻辑流程图。图6A-6D是本专利技术双候梯厅程序第二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的高电平逻辑流程图。图7示出了各自的中央处理机(CPU)耦合到相应存储器M的两个控制器的原理方框图。图1中,一个组电梯系统的四个电梯轿厢1-4伺候多层(例如13层)楼房。各轿厢1-4都装有轿厢控制板12,乘客通过按压控制板12上的按钮召唤轿厢到某一楼层,从而产生信号CC表明乘客拟前往的楼层。每楼层都有厅定位件14,楼层的乘客通过该定位件发出厅召唤信号HC,表明自己的去向。候梯厅L有一个厅召唤定位件16,乘客通过该定位件召唤轿厢到候梯厅。图1中,主楼层或候梯厅以上的楼层2-13分成三个楼段,每段由四个楼层组成。各楼段是邻接的,任何时候都只由1-4个轿厢之一伺候,留出一个轿厢(例如轿厢1)空置着。图2A-2C示出了现有技术(4,792,019号美国专利)的梯井交通程序,其中N为段数,NC为轿厢数,SN为段号,CN为轿厢号。轿厢1-4的每一个只响应轿厢发出的从候梯厅至属于分派给该轿厢的段中楼层的轿厢召唤。例如,轿厢4只响应候梯厅发出的到楼层10-13的轿厢召唤。轿厢会将乘客从候梯厅运送到这些楼层(10-13)(假设轿厢召唤是到这些楼层的召唤),然后,除非收到其中一个楼层用其它调度指令序列或程序发出要上下楼的厅召唤信号,否则就空厢返回到候梯厅。这类上楼高峰期(梯井交通)情况下使用的其它调度指令序列可参看例如颁发给Bittar的题为“响应召唤指令的有关系统”的美国专利4,363,381和颁发给Bittar的题为“电梯轿厢召唤指令的重新动态评估”的美国专利4,323,142,这里也将其全包括进来以供参考。为实现如图4A-4C所示的图3双候梯厅的本专利技术,轿厢1-4的每一个都连接到驱动和运动控制器30。这些运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控制器,具有一个电子处理器,该处理器与一个存储器耦合;多个电梯轿厢,可控制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双候梯厅程序,所述双候梯厅程序包括下列指令:在上楼高峰期调度所述电梯轿厢至少之一到下层 候梯厅;指示出分派给所述轿厢的楼段;在未超过载重量阈值或显示有一轿厢召唤使轿厢到上层候梯厅时调度所述轿厢到上层候梯厅;然后当所述轿厢处在上层候梯厅时指示分派给所述轿厢的楼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ZS巴赫贾特JM科林DM休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