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37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取1.5-2.5年生青皮竹,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的竹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0-25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将枯草芽孢杆菌、鞘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5:8配制成复合菌剂;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按照接种量0.3%的比例接种复方菌剂,搅拌均匀后,恒温38℃发酵30min后,迅速加热到48-50℃,保持1-1.6s,然后迅速恢复到38℃后,继续发酵3-5hr;进一步捶打分丝得到生物改性竹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新型纤维,尤其设及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浆纤维目前主要采用粘胶工艺加工,因此也存在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本身也加大了生产制造成本。目前已在开发采用 Lyocell工艺进行竹浆纤维生产,能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其服用性能也接近于 Lyocell纤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工艺的成熟度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采用竹原纤 维则可W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但竹原料必须经过脱胶细化后才能变成竹纤维。生产工艺参 考麻纤维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率很低,纤维质量不稳定,浪费大。完全脱胶后其纤维细度 约为0. 05tex,且长度不足5mm,不能在环锭纺纱机上加工。因此,纤维制备时不能将胶全部 脱完,需利用余胶使竹纤维相互连接,制成需要的竹纤维束。在竹原纤维的加工中,存在细 度与长度之间的矛盾,要获得一定细度的竹纤维,纤维的长度达不到要求;而纤维长度达到 要求时,纤维的细度又不够要求。运个矛盾是目前各生产竹原纤维的厂家需要攻克的一个 难题。同时由于采用半脱胶的纤维加工工艺,因此不能用于生产高支数的轻薄型面料和服 饰。目前对竹原纤维的细化主要有超声波细化、生物酶细化及机械社压和牵伸细化3种方 法。超声波可缩短竹原纤维的脱胶时间,但作用比较弱;生物酶对竹原纤维的细化有一定的 作用,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专口用于竹纤维脱胶的生物酶,而只能用亚麻纤维的酶制剂, 效果不太理想;机械社压和牵伸对竹原纤维的细化有显著的作用,机械社压可W保证竹原 纤维细度的均匀性,但机械牵伸的结果还不太稳定,有待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 现有技术已经发现,微生物对天然纤维进行处理,W提高天然纤维的性能,具有成 本低廉、环保、效率高、工艺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有人利用复合微生物处理天然竹纤维,将粗 竹纤维原料分层堆积,堆积25cm厚时,喷洒一遍菌液;在室溫下放置3天从而获得改性的竹 纤维。然而该工艺并不能解决竹纤维细度与长度之间的矛盾,而且发酵方式粗r,时间长, 不易控制。此外,对竹纤维面料手感和外观的改进非常有限,并不能真的达到真丝的手感和 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 竹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用该方法生产出来的竹纤维,可W达到超细,超长的竹纤维,纺织出 来的面料相对普通竹纤维面料,具有媳美真丝的光泽度,并且超柔,细腻,抗菌性能好且耐 水洗。 阳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预处理:取1. 5-2. 5年生青皮竹,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 的竹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0-25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 所述水煮处理液的配方为,按照质量百分比,茶皂素2-2. 3%,木瓜蛋白酶 0. 2-0. 3%,0. 5%氯化钢,其余为水; (2)生物发酵处理: 将枯草芽抱杆菌、銷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 5:8配制成复合 菌剂; 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 玉米浆l-2g/L、维生素B2:20ug/1,维生素C:10ug/L; 按照接种量0. 3%的比例接种复方菌剂,揽拌均匀后,恒溫38°C发酵30min后,迅 速加热到48-50°C,保持1-1. 6s,然后迅速恢复到38°C后,继续发酵3-化r; 发酵结束后取出竹纤维,用清水漂净; (3)进一步捶打分丝:发酵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进一步捶打并进行手工分丝,如 此重复操作3次,60°C干燥,得到直径0. 2-0. 6mm的生物改性竹纤维。 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W制得细度很细,各项性能都有很显著的提高。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使用优化的生物改性工艺,时间短,可控性强,生产出来的改性竹纤维 性能更稳定。 (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改性竹纤维环境友好可降解,可W达到超细,超长,并且纺织出 来的面料相对普通竹纤维面料,具有媳美真丝的光泽度,并且超柔,细腻,抗菌性能好且耐 水,迎合高端市场需求。 (3)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使用微生物替代化学方法改性,全生物方法,天然环保,无残留。 阳02U 实施例1 :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菌剂均为购买得到。 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预处理:取1. 5年生青皮化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的竹 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0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 阳0巧]所述水煮处理液的配方为,按照质量百分比,茶皂素2%,木瓜蛋白酶0. 3%, 0.5 %氯化钢,其余为水; 阳0%] (2)生物发酵处理: 将枯草芽抱杆菌、銷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 5:8配制成复合 菌剂; 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玉米浆 2g/l、维生素B2:20ug/1,维生素C:10ug/L; 按照接种量0. 3%的比例接种复方菌剂,揽拌均匀后,恒溫38°C发酵30min后,迅 速加热到48°C,保持Is,然后迅速恢复到38°C后,继续发酵化r; 发酵结束后取出竹纤维,用清水漂净; (3)进一步捶打分丝:发酵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进一步捶打并进行手工分丝,如 此重复操作3次,60°C干燥,得到直径0. 2mm的生物改性竹纤维。 阳〇3引实施例2: 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00对 (1)预处理:取1. 5年生青皮化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的竹 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0-25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 所述水煮处理液的配方为,按照质量百分比,茶皂素2. 3%,木瓜蛋白酶0.2%, 0. 5 %氯化钢,其余为水; (2)生物发酵处理: 将枯草芽抱杆菌、銷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 5:8配制成复合 菌剂; 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 W40]玉米浆 2g/L、维生素B2:20ug/L,维生素C:10ug/L; 按照接种量0. 3%的比例接种复方菌剂,揽拌均匀后,恒溫38°C发酵30min后,迅 速加热到48°C,保持Is,然后迅速恢复到38°C后,继续发酵化r; 发酵结束后取出竹纤维,用清水漂净; (3)进一步捶打分丝:发酵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进一步捶打并进行手工分丝,如 此重复操作3次,60°C干燥,得到直径0. 2mm的生物改性竹纤维。 实施例3: 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预处理:取2. 5年生青皮化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的竹 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5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 所述水煮处理液的配方为,按照质量百分比,茶皂素2. 1%,木瓜蛋白酶0.2%, 0. 5 %氯化钢,其余为水; (2)生物发酵处理: 将枯草芽抱杆菌、銷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 5:8配制成复合 菌剂; 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 玉米浆 1. 2g/L、维生素B2:20u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友好可降解的优异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预处理:取1.5‑2.5年生青皮竹,去梢部,根部,竹节,去青,将竹筒劈成宽5cm的竹片,置于水煮处理液中煮20‑25min后取出,对竹片进行捶打使其松散;所述水煮处理液的配方为,按照质量百分比,茶皂素2‑2.3%,木瓜蛋白酶0.2‑0.3%,0.5%氯化钠,其余为水;(2)生物发酵处理:将枯草芽孢杆菌、鞘氨醇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按照数量比为1:0.5:8配制成复合菌剂;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投入培养液中完全浸没,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玉米浆1‑2g/L、维生素B2:20ug/L,维生素C:10ug/L ;按照接种量0.3%的比例接种复方菌剂,搅拌均匀后,恒温38℃发酵30min后,迅速加热到48‑50℃,保持1‑1.6s,然后迅速恢复到38℃后,继续发酵3‑5hr;发酵结束后取出竹纤维,用清水漂净;(3)进一步捶打分丝:发酵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进一步捶打并进行手工分丝,如此重复操作3次,60℃干燥,得到生物改性竹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江沈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南海织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