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有专利>正文

螺旋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26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推动电梯或者升降机升降的螺旋推进器,包括螺旋升降轮、与螺旋升降轮咬合的咬合轮以及支撑咬合轮的固定轨道,将支撑点由单纯的滑轮部分支撑改进为分散的螺旋升降轮与咬合轮之间的多个变动的支撑部位,降低了每个部件的承受压力和时间,相反地能够增加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部分部件的损坏或者丧失,并不能破坏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螺旋升降轮不论上升到任何位置都有新的支撑部位支撑,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升降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利用螺旋升降制成的可升降电梯的螺旋推进器。该推进器提供一种新的安全升降方式,可广泛应用于电梯、升降机等多种升降系统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升降系统的安全性能。目前,垂直升降的电梯,尤其是用在高层建筑物内供人们上下以及运输物品的电梯,其升降系统采用的仍然是钢缆提升系统,即电梯的顶部固定有用以牵引电梯的钢缆,钢缆从电梯顶部引出向上穿过两个设置在导架上部的滑轮,再向下连接到牵引块上,升降时,用动力电动机牵引其升降。这种方式对钢缆、滑轮、滑轮支撑杆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升降高度较高的电梯。因为从作用过程来看,上述器件是承重的最主要物件,钢缆要承受电梯轿厢本身的重量以及轿厢所载乘客或者物品的重量,钢缆将所承载的重量传递给滑轮,滑轮受力后,将力通过滑轮杆传递给导架,导架再将力传到地面,除钢缆外,受力最突出的部分是滑轮和滑轮架,而且对轿厢以及所载乘客或者物品重量的支撑点集中在滑轮与钢缆的微小的接触面,力量很集中。首先,对于钢缆,限于我们目前的制造技术,单位钢缆横截面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钢缆又存在疲劳的问题。对于钢缆必须有一定的韧性和足够的径向距离以保证其强度,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一组钢缆组成的绳子。高层建筑物内的电梯,开始上升时钢缆所承受的拉力最大,特别对于高速电梯,虽然正常运转承受的拉力不是很大,但是其突然上升时所承受的拉力远远大于正常时的拉力,这样必然要增加钢缆的数量以承受如此大的拉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就是大大增加钢缆组本身的重量,增加了钢缆的负担,对于楼层很高的建筑物,往往钢缆的重量大于电梯轿厢的重量。同时,钢缆存在的老化问题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它带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拉长钢缆,电梯要长时间频繁地使用,钢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老化,其韧性降低,由于长期承重,钢缆受外力拉伸作用,慢慢被拉长,导致电梯轿厢停留的楼层距离有误差,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误差和由此导致的意外事故,需要定期检测,除掉长出的钢缆,如果除掉的钢缆达到一定长度,就必须更换钢缆以防止其韧性和强度降低带来断裂的恶果。二是钢缆会发生断裂。钢缆老化后,其强度下降,承载重量的能力下降,而钢缆绳由许多钢缆组成,每根钢缆由于本身的制造特点以及材料构成不同,均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以及疲劳指数,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批材料制成的钢缆也存在这种问题,而且钢缆随着本身部位的变化,其强度和韧性都有所变化,同时,不同钢缆之间、钢缆的不同部位之间都会由于各种原因受力发生变化,钢缆使用时间过长,强度和韧性稍微差一点的钢缆或者其某一部位就会发生无法承受重量而导致的开裂,甚至断开的现象,如果有一根钢缆断开,其余钢缆受力情况也随之变化,以至于会导致整个钢缆绳的断开,造成重大事故。钢缆太长,事故发生部位不明确,也难以确定,解决办法只能是定期做全方面的检查,如此以来,往往增加了维护和维修的成本。其次,现有技术采用滑轮使钢缆做上下滑动,滑轮的受力点只有微小弧形的接触面,作为一个支撑物,其所承重过于强大,容易损坏或者产生打滑现象;滑轮将受力传递给滑轮支撑杆,同时,滑轮支撑杆也承受同样的巨大压力,受力面相对单一,如果发生损坏,难以弥补,会产生相当严重的意外事故。再其次,上述电梯升降系统的动力由另外的电动机提供,当电动机出现故障或者突然断电时,电梯失去动力,无法继续工作,势必将电梯内的乘客困在电梯轿厢里面,无法行动,必须求助于轿厢外面的人抢救,否则会给受困者带来危险,即使脱险也会产生精神伤害,万一电梯轿厢停留在上下楼层之间,抢救工作就变得很困难。因此,必须随时关注上述问题,这势必给电梯的维护以及维修工作增加了很多压力。其次,电梯在安装时,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危险。钢缆绳是升降电梯的最主要配件,而钢缆绳的安装必须依靠导架,所以在安装钢缆绳之前必须要搭好导架,而导架的安装必须用人力进行空中操作,给安装工人带来空中操作的危险,同时,钢缆绳的安装需要将钢缆绳先穿过导架的上部,再牵引下来,电梯的安装设置空间小,需要十分小心谨慎地进行安装,否则沉重的钢缆绳会损伤其它设备,甚至会伤害到安装工人的人身安全。在此,维持电梯的正常运行,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必须对上述电梯进行经常的维护和维修,虽然现在很多设备制造的可靠性很高,但是这种结构带来的隐患时时存在,本着尊重人的生命安全的原则,必须给乘客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梯乘坐环境,由此带来的人工、维修费用很高,需要定期维修、检测,譬如新电梯一年检测一次,使用五年以上的电梯要6个月甚至更短时间。这不仅带来使用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影响了电梯的日常使用,给乘客带来很多不便。上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带来的缺点导致目前普遍使用的电梯经常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像电梯突然坠落等。解决上述问题,无疑会给电梯带来更好的安全措施,为电梯乘客的人身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所以,针对上述问题,能够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升降结构,对电梯、升降机的安全以及发展将带来极大的改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改进在于将重量的承受部位分散开,使之能够多个部位承受电梯的重力。本专利技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能够降低电梯尤其是高层电梯的生产以及日常维护维修成本。本专利技术包括螺旋升降轮、与螺旋升降轮咬合的咬合轮以及支撑咬合轮的固定轨道。其中螺旋升降轮为具有螺旋外齿的转轮,固定在轿厢顶部,带动轿厢做上下运动,并与咬合轮咬合;咬合轮,可沿自身的轴向转动的圆锥台形转轮,沿导架竖向均匀固定在固定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与螺旋升降轮配合;其咬合面与螺旋升降轮的外齿面接触配合为线状;固定轨道设置在电梯的导架之间,即固定于导架的竖向支撑架之间,其上适当位置固定设置有咬合轮。上述的这种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由钢缆升降带来的危险性,并且将支撑点由单纯的滑轮部分支撑改进为分散的螺旋升降轮与咬合轮之间的多个变动的支撑部位,降低了每个部件的承受压力和时间,相反地能够增加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部分部件的损坏或者丧失,并不能破坏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螺旋升降轮不论上升到任何位置都有新的支撑部位支撑,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上述的螺旋升降轮可以固定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螺旋升降轮至少设置一个,可以设置一个,从电梯轿厢的两侧与分布在上述轿厢两侧固定轨道上的咬合轮咬合,这种设置会大幅度增加螺旋升降轮的重量,除非有相当强度且足够轻的金属,或者电梯比较小,不需要特别强大的动力牵引。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螺旋升降轮,均匀分布在轿厢的每侧,每个螺旋升降轮单独与其对应的咬合轮咬合,同时可以增加使多个螺旋升降轮同步运行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采用现有的传动装置,例如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即可。钢缆绳升降电梯是通过垂直运动的钢缆绳带动电梯轿厢升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螺旋升降轮螺旋式运动致使电梯、升降机做上下运动,支撑部位多而且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降低了每个支撑部位承受的压力和时间,增加了整个螺旋推进器能够的承受重量,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所示结构方式咬合轮与螺旋升降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固定轨道的结构示意图。螺旋升降轮的外齿122至少有两个,以便于咬合与之配合的咬合轮140,同时,也避免单个咬合轮140损坏导致的不利影响;在符合目前的安全性能和升降速度的前提下,三个或者四个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旋升降轮、与螺旋升降轮咬合的咬合轮以及支撑咬合轮的固定轨道。其中:螺旋升降轮为具有螺旋外齿的转轮,固定在轿厢顶部,带动轿厢做上下运动,并与咬合轮咬合;咬合轮,可沿自身的轴向转动的圆锥台形转轮,沿导架 竖向均匀固定在固定轨道的适当位置,并与螺旋升降轮配合;其咬合面与螺旋升降轮的外齿面接触配合为线状;固定轨道设置在电梯的导架之间,即固定于导架的竖向支撑架之间,其上适当位置固定设置有咬合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有
申请(专利权)人:林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