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492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中包括加热部件、保温管和电磁线圈。加热部件安装在保温管内。保温管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同轴安装,且第一保温层位于第二保温层内,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配合形成一个电磁线圈安装区,电磁线圈安装在电磁线圈安装区内,且盘绕在第一保温层的外周上。加热部件的中心线与保温管的中心线重合,且加热部件与第一保温层的内壁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加热部件由导磁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通过该电热管的水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管
,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所用的即热式电热管,主要使用电阻丝加热制成的加热管,这种加热管能够对待加热水起到加热作用,但在加热的过程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会首先传递到加热管中的导热物质中,然后再通过加热管外壳与待加热水进行热交换,这种加热方式的效率较低,加热效果不好。电阻丝加热式加热管在使用时还存在安全问题,加热管浸没在待加热水中,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就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包括加热部件、保温管和电磁线圈;保温管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同轴安装,且第一保温层位于第二保温层内,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配合形成一个电磁线圈安装区,电磁线圈安装在电磁线圈安装区内,且盘绕在第一保温层的外周上;加热部件安装在保温管内;加热部件的中心线与保温管的中心线重合,且加热部件与第一保温层的内壁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加热部件由导磁材料制成。优选的,加热部件包括主加热板和多个翅板,主加热板过保温管中心线,多个翅板分布在主加热板的两侧。优选的,加热部件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呈鱼骨形状。优选的,主加热板两侧的翅板沿主加热板所在的平面对称。优选的,加热部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加热部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槽,且每个槽均能与第一保温层配合形成液体通道。优选的,加热部件的表面设有防锈层。优选的,加热部件由铁质材料制成。优选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由隔热绝缘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中的电磁线圈安装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加热部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内,并与第一保温层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如此,能够增大加热部件与待加热液体的接触面积。电磁线圈接入交流电后,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加热部件内部产生大量的涡流,涡流能够使加热部件内部的原子作高速无规则运动并产生热能。由于涡流大量分布于加热部件的内部,使得加热部件各处均产生热能,且加热部件与待加热水直接进行热交换,无需经过其他导热部件传热,能够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包括加热部件、保温管1和电磁线圈2。保温管1包括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第一保温层101与第二保温层102同轴安装,且第一保温层101位于第二保温层102内,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102配合形成一个电磁线圈安装区,电磁线圈2安装在电磁线圈安装区内,且盘绕在第一保温层101的外周上。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加热部件安装在保温管1内,加热部件的中心线与保温管1的中心线重合,且加热部件与第一保温层101的内壁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均由隔热绝缘材料制成。第一保温层101能够将电磁线圈2与加热部件隔开,防止加热与电磁线圈2发生热交换而对电磁线圈2造成损坏。将电磁线圈2通过与待加热水流隔开,能够有效防止电磁线圈2因漏电而与待加热水导通,保证其安全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包括主加热板301和多个翅板302,主加热板301过保温管1中心线,多个翅板302分布在主加热板301的两侧,主加热板301同一侧的翅板302平行且等距分布,加热部件垂直于中心线的截面呈鱼骨形分布。具体实施时,主加热板301两侧的翅板302沿主加热板301所在的平面对称。主加热板302、翅板302和第一保温层101相互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主加热板301和翅板302均由导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时,电磁线圈2通交流电,电磁线圈2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加热部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热量,并对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加热部件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涡流大量分布于加热部件的内部,使得加热部件各处均产生热能,再加上加热部件与待加热水的接触面积较大,加热部件上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与待加热水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水效率。加热部件由导磁材料制成且其表面设有防锈层。防锈层能够防止加热部件发生锈蚀,提尚本实施方式的寿命。具体实施时,加热部件由铁质材料制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除加热部件结构特征外的所有技术特征均相同,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加热部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该通孔为圆孔,具体实施时,该孔也可以为方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加热部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槽,且每个槽均能与第一保温层101配合形成液体通道。如此,可增加加热部件与待加热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待加热水与加热部件的热交换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保温管(1)和电磁线圈(2); 保温管(1)包括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第一保温层(101)与第二保温层(102)同轴安装,且第一保温层(101)位于第二保温层(102)内,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102)配合形成一个电磁线圈安装区,电磁线圈(2)安装在电磁线圈安装区内,且盘绕在第一保温层(101)的外周上; 加热部件安装在保温管(1)内;加热部件的中心线与保温管(1)的中心线重合,且加热部件与第一保温层(101)的内壁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 加热部件由导磁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包括主加热板(301)和多个翅板(302),主加热板(301)过保温管(1)中心线,多个翅板(302)分布在主加热板(30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呈鱼骨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主加热板(301)两侧的翅板(302)沿主加热板(301)所在的平面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槽,且每个槽均能与第一保温层(101)配合形成液体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的表面设有防锈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由铁质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热式高效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保温管(1)和电磁线圈(2);保温管(1)包括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第一保温层(101)与第二保温层(102)同轴安装,且第一保温层(101)位于第二保温层(102)内,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102)配合形成一个电磁线圈安装区,电磁线圈(2)安装在电磁线圈安装区内,且盘绕在第一保温层(101)的外周上;加热部件安装在保温管(1)内;加热部件的中心线与保温管(1)的中心线重合,且加热部件与第一保温层(101)的内壁配合,形成多个液体通道;加热部件由导磁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