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36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100)中,利用被安装在轿厢(2)或升降通道(8)的厅门侧内壁面(8a)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20L、20R)调整气流,以便使流动在轿厢(2)周围的气流(A)不从水平方向流入轿厢(2)的门侧外壁面(2a)和升降通道(8)的厅门侧内壁面(8a)之间的间隙内。这样,由于气流(A)与轿厢门(6)以及厅门(9)冲突不产生噪音,所以能够降低轿厢(2)内部的噪音程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调整气流以便使流动在轿厢周围的气流不从水平方向流入轿厢的门侧外壁面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使轿厢内部的噪音程度降低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高速升降于升降通道内的电梯中,为防止因空气乱流导致噪音的发生而采取了各种对策。例如,在图6所示的现有电梯1中,轿厢2和箱框3的上下部分分别设有流线形的调整气流盒4、5,以使气流平稳地流动在轿厢2的周围。一方面,在轿厢2内部观测到的噪音大部分是利用轿厢门6从被开关的开口部进入的噪音。因此,防止气流碰撞到轿厢门6周围的突起物导致噪音的发生,降低轿厢2内的噪音程度尤为重要。于是,在图6所示的现有电梯1中,调整气流盒4、5的各侧面中,使面向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的侧面4a、5a形成竖直面的同时,使其接近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来配置,并且使调整气流盒4、5的其他侧面弯曲。由此,调整气流以便使流动在轿厢2周围的气流不流入轿厢2的门侧外壁面2a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同样,在图7所示的现有电梯7中,使轿厢2的门侧外壁面2a以及调整气流盒4、5的前面4a、5a形成一面的竖直面的同时,接近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来配置。还有,在轿厢2的左右侧外壁面2b以及调整气流盒4、5的表面连续垂直设置与升降通道8的厅门侧内壁面8a平行延伸的突缘2d、4b以及5b,调整气流以便使流动在轿厢2周围的气流不流入轿厢2的门侧外壁面2a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但是,如图8所示,相比轿厢2的左右侧外壁面2b以及背面2c的间隙,轿厢2的门侧外壁面2a和升降通道8的厅门侧内壁面8a之间的间隙S非常狭窄。由此,若轿厢2在升降通道8内进行升降时,该间隙S内就会产生很大的负压,流动在轿厢2周围的气流容易从水平方向流入该间隙S内。特别是,如图8所示的在一个升降通道内并列升降两台以上电梯的结构时,如图8中箭头A所示,从相邻的电梯侧气流容易进入到间隙S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存在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通过调整气流以便使流动在轿厢周围的气流不从水平方向流入轿厢的门侧外壁面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以便降低轿厢内部的噪音程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抑制因轿厢的升降流动在上述轿厢周围的气流,以使其至少不从水平方向流入上述轿厢的门侧外壁面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具备横跨上述轿厢的上述升降方向并向上述厅门侧内壁面突出的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换言之,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夹持上述间隙的同时,沿上下方向延伸。即,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气流遮蔽部件通过对流动在轿厢周围的气流进行调整,能够防止气流从水平方向流入轿厢的门侧外壁面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由此,能够防止因气流与轿厢侧的门主体或门槛以及门开关机构等的突起物、以及空穴侧的门主体或门槛以及门开关机构等突起物冲突而产生切断气流的噪音,能够降低轿厢内的噪音程度。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能够将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设置成固定在上述轿厢上的同时,从上述轿厢延伸到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附近。即,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由于将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固定在轿厢上,因此只要适于上述间隙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配置各气流遮蔽部件即可,也可以沿上下方向将各气流遮蔽部件小型化。另外,气流遮蔽部件延伸设置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附近,因此能够避免与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的接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遮蔽气流的效果。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具有被固定到上述轿厢的侧外壁面上的端部;从上述端部向上述厅门侧内壁面延伸的连接部;延伸到轿厢门以及厅门侧的同时,其前端位于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附近的、从上述连接部连续设置的遮蔽部。即,由于将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固定在轿厢的侧外壁面上,因此能够防止轿厢门以及厅门的干涉的同时,将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极为小型化。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被固定到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上的同时,从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延伸到上述轿厢的外壁面附近。即,由于将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固定在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上,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各气流遮蔽部件的形状或尺寸以及重量,以便最大限度提高遮蔽气流的效果。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可以将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固定在上述升降通道的上下方向整个区间的上述轿厢的升降速度超过所规定值区间的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上。即,也可以在升降通道的上下方向整个区间将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配置在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上。但是,因气流从水平方向流入上述间隙内导致噪音的产生,是在轿厢的升降速度超过所规定值的时候。因此,例如在中途不停止升降于设在超高层高楼的展望室和地上层之间的电梯中,通过只在轿厢的升降速度超过所规定值的区间内配置气流遮蔽部件,就能够达到降低轿厢内噪音程度的目的。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通过调整自如的固定机构将固定位置固定在接近或离开上述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的方向。即,由于能够利用固定机构自如地调整气流遮蔽部件的固定位置,因此,能够避免气流遮蔽部件与轿厢或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的接触,并最大限度提高气流遮蔽效果。另外,设置电梯时,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气流遮蔽部件位置的确定以及固定作业。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可以将上述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以其厚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来配置。即,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是将其厚度方向配置为水平方向的板状部件,因此保证气流遮蔽效果的同时,能够制造轻型气流遮蔽部件,抑制轿厢重量的增加,或廉价制造气流遮蔽部件,抑制成本的提高。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部件的表面具有抗振部件。另外,作为抗振部件的一例,可以例举具有粘弹性的发泡橡胶材料或沥青材料。即,将气流遮蔽部件制成板状部件时,板状部件因乱流或压力梯度的骤变被振动,有可能成为噪音或振动的发生源。此时,由于板状部件的表面设有抗振材料,因此能够切实防止板状部件成为噪音或振动的发生源。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横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重要部分放大横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重要部分放大横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横剖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现有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存在于现有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中的问题点的电梯升降通道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的各种实施方式。还有,在以下说明中,相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同时,将打开电梯门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并且将乘客进出轿厢方向称为前后方向。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最初的图1至图2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图1以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100,是被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抑制因轿厢的升降流动在上述轿厢周围的气流以使其至少不从水平方向流入上述轿厢的门侧外壁面和升降通道的厅门侧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    具备横跨上述轿厢的上述升降方向并向上述厅门侧内壁面突出的左右一对气流遮蔽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村晃正中岛严浅见郁夫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