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333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加热罐,加热罐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加热罐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加热罐内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加热棒呈螺旋状,且加热棒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加热棒的结构是下面内径大上面内径小的螺旋,这种结构使得位于下方的加热棒是分布密度较大的,而上面的相对较小,这样的话能够确保下方的加热效果更强,由于液体受热对流的效果,温度较高的液体会大量的上升,而温度较低的液体会下沉,这样就能确保加热棒对于罐体内的油液加热较为均匀,也较为高效,相比较于原先的直杆状的结构,简单的结构改进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润滑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在一个步骤当中需要用到将油液温度升高的步骤,这样的话就需要用到一个加热器将油液温度从30度提升到60度左右,确保油液后续的加工。现在的加热器基本将油液灌入一个加热罐内,加热罐内加设有多个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对加热罐内的油液进行加热之后,油液再从出液管排出。为了确保油液能够充分的进行加热,加热罐上的进液管的进口位于加热罐的底部,加热罐上出液管的出口位于加热罐的顶部,这种结构能够充分的确保油液能够填充满加热罐。现在的加热棒大多是直的,这种结构导致了对内部油液的上下加热效果均为相同,由于温度较低的油液基本都是位于下方的,在加热的时候底部的温度不能够充分的加热,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且加热均匀的加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所述加热罐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所述加热罐内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呈螺旋状,且加热棒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罐外壁上包括设有隔热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固定壳、石棉层,所述固定壳包裹在加热罐外部,所述石棉层填充在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加热罐外壁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便于罐底悬空的支脚,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放油管,所述放油管底部设有用于承接废油的废油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棒为电加热棒,且数量为4根,加热棒沿加热罐轴线呈圆周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加热棒的结构是下面内径大上面内径小的螺旋,这种结构使得位于下方的加热棒是分布密度较大的,而上面的相对较小,这样的话能够确保下方的加热效果更强,由于液体受热对流的效果,温度较高的液体会大量的上升,而温度较低的液体会下沉,这样就能确保加热棒对于罐体内的油液加热较为均匀,也较为高效,相比较于原先的直杆状的结构,简单的结构改进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热器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1、加热罐;11、进液管;12、出液管;2、加热棒;31、固定壳;32、石棉层;41、支脚;42、放油管;43、废油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加热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罐1,加热罐1整体呈圆柱形,所述加热罐1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11,所述加热罐1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12,进液管11设置的低于出液管12的高度,这样的话油液进入之后不会一次性直接从出液管12上面流走,而是可以积压在加热罐1内。所述加热罐1内穿设有四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2,该加热棒2为电加热棒2,加热棒2沿加热罐1轴线呈圆周分布。四个加热棒2能够确保内部加热周围分布均匀,确保其能够稳定的实现均匀加热,也同样不会出现过密的情况。加热棒2均与外界电连接的,在加热的时候,加热棒2通过,内部电热丝发热,热量从加热棒2传递到内部油液上,确保加热器能够实现加热功能。加热棒2端部固定在加热罐1的顶盖上面,其余部分位于加热罐1内,加热棒2整体呈螺旋状,且加热棒2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整个螺旋结构呈现出圆锥状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位于下方的加热棒2是分布密度较大的,而上面的相对较小,这样的话能够确保下方的加热效果更强,由于液体受热对流的效果,温度较高的液体会大量的上升,而温度较低的液体会下沉,这样就能确保加热棒2对于罐体内的油液加热较为均匀,也较为高效,相比较于原先的直杆状的结构,简单的结构改进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所述加热罐1外壁上包括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固定壳31、石棉层32,所述固定壳31包裹在加热罐1外部,所述石棉层32填充在所述固定壳31与所述加热罐1外壁之间。石棉具有较强的隔热性,加热器由于处于加热状态时候,人们在搬运或者触摸等的时候容易烫到,加了石棉与固定壳31之后,基本就不会再存在这类问题了,保护了操作工人的安全。所述加热罐1底部设有便于罐底悬空的支脚41,支脚41数量为三个,能够将加热罐1上升一定的高度,所述加热罐1底部设有放油管42,所述放油管42底部设有用于承接废油的废油桶43,放油管42内会设有相应的阀门,这样能够确保在清洗罐体的时候,清洗完毕的油液等能够顺着放油管42排出来,直接漏到废油桶43内,确保清洗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所述加热罐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所述加热罐内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棒呈螺旋状,且加热棒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罐外壁上包括设有隔热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固定壳、石棉层,所述固定壳包裹在加热罐外部,所述石棉层填充在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加热罐外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便于罐底悬空的支脚,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放油管,所述放油管底部设有用于承接废油的废油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棒为电加热棒,且数量为4根,加热棒沿加热罐轴线呈圆周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加热罐,加热罐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加热罐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加热罐内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加热棒呈螺旋状,且加热棒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加热棒的结构是下面内径大上面内径小的螺旋,这种结构使得位于下方的加热棒是分布密度较大的,而上面的相对较小,这样的话能够确保下方的加热效果更强,由于液体受热对流的效果,温度较高的液体会大量的上升,而温度较低的液体会下沉,这样就能确保加热棒对于罐体内的油液加热较为均匀,也较为高效,相比较于原先的直杆状的结构,简单的结构改进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IPC分类】F24H1/20, F24H9/18【公开号】CN205079435【申请号】CN201520832624【专利技术人】江志祥 【申请人】上海韵力润滑油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9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底部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液管,所述加热罐侧壁顶部设有用于出油的出液管,所述加热罐内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给油液升温的加热棒,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棒呈螺旋状,且加热棒下方螺旋的半径大于上方螺旋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韵力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