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范功能的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23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多层住宅中不明身份者不能使用,或者可排除与不明身份者同乘同一乘坐轿厢的防范性高的电梯装置。在多层住宅的大门口,呼叫被访问方,根据来自被访问方的居住者的应答,输入人数登录,赋予任意的接受号码,通过在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的接受号码的输入,打开入口大门,通过入口大门时,检测人数,在登录人数与通过入口大门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在电梯大厅预备最快可利用的电梯乘坐轿厢,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并直接向目的层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多层住宅中,不明身份者不能利用,或者可排除与不明身份者同乘同一乘坐轿厢的防范性高的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高层的多层住宅中使用电梯装置的情况下,对来访者的防范系统一般是,来访者通过公共大门的内部互通电话呼叫居住者,在居住者许可的情况下,解除公共大门的自动锁定,进入电梯大厅,乘坐电梯装置。但是,在自动锁定系统中,不明身份者很容易通过与来访者一起乘坐电梯的乘坐轿厢而侵入,因此,作为防范系统很不充分,除了公共大门自动锁定系统外,电梯大厅也装有阻止不明身份者侵入的系统,借此,谋求多层住宅的防范更为可靠。到目前为止,要考虑到与电梯有关的大多数犯罪行为发生在乘坐轿厢中,因为乘坐轿厢是暂时不能逃离的密闭房间;另外,特别是在深夜与他人同乘在同一轿厢内时,使用者大多都有感到危险性等的抗拒感等,因此,人们希望在进入乘坐轿厢之前的时候,识别不明身份者,至少不与不明身份者同乘电梯,进而抑制犯罪。针对这些问题,日本特开平7-237837号公报揭示了这样的一种技术,居住者在电梯大厅输入个人识别号码,如果经过核对一致的话,呼叫电梯,输入、登录乘车人数,检测进入乘坐轿厢的乘车人数(负载检测等),并进行比较,如果一致的话,直接运行到目的层。另外,特开平8-143242号公报揭示了一种电梯防范运行装置,在乘坐地点以及乘坐轿厢内分别设有10位数字键,可以直接运行到目的层,当异常者能进入乘坐轿厢内时,乘坐轿厢直接运行到特定层或在各层停止,很容易避开异常者。还有,特开2002-348053号公报揭示了这样的技术,在解除自动锁定的情况下,电梯轿厢在候乘厅闭门待机,通过电梯控制盘核对来自信号输入装置的信号和开始登录的信号,在一致的情况下,打开门,由此排除不明身份者,具有防范特性。专利文献1特开平7-237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14324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3480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多层住宅中,电梯装置的使用者为来访者的情况下,在大门入口处与居住者联络,通过获得解除锁定,到电梯大厅,在电梯大厅使用电梯到达目的层。这样存在着不明身份者与经过居住者许可的使用者一起同时进入电梯的情况。在乘坐轿厢行行驶程中,电梯乘坐轿厢内处于暂时不能逃离的密闭房间的状态。鉴于在该瞬间经常发生电梯轿厢内的犯罪,采用了各种防范对策。在多层住宅的居住者利用电梯的情况下也是要考虑的对象。但是,实际上,作为引起犯罪的有危险性的不明身份者的特定人是很难识别的,单纯从外表或行动上决定不明身份者时,在多数家庭与其来访者聚集在一起的多层住宅中是不可能的,妨碍了电梯的便利性。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梯使用者自己登录使用人数,将所登录的使用人数与检测的人数相比较,识别不明身份者的存在。作为确认人数的手段,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使用从监视摄像机摄影的图像中通过模式识别算出乘车人数的模式识别装置,或者使用从电梯轿厢内的负载检测器的负载检测信号算出乘车人数的运算器。但是,从监视摄像机摄影的图像中通过模式识别算出乘车人数的方法,其成本高,另外,从电梯轿厢内的负载检测器的负载检测信号算出乘车人数的方法,由于体重的个人差异,要想算出正确的人数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多层住宅的电梯装置,包括例如来访者在多层住宅的大门口呼叫被访问方的装置;以及根据被访问方的居住者的应答,可以登录人数的输入装置;通过人数登录的输入赋予任意的接受号码,通过向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输入该接受号码,打开入口大门,通过入口大门时,检测人数,在登录人数与通过入口大门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使最快可利用的电梯乘坐轿厢在电梯大厅待机,向目的层直接运行。由于接受号码在每一次可随机地任意地给出,所以,不会像固定的个人识别号码那样可以被盗取,另外,由于在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检测在大门口登录的人数,所以可以排除不明身份者,进一步提高了其防范性。作为在大门口的呼叫被访问方的装置,及人数登录和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的接受号码的输入装置,通过10个数字键很容易输入。一种电梯装置,包括在多层住宅的大门口输入个人识别号码的装置;通过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的个人识别号码的输入,打开入口大门,通过入口大门时,检测人数,在登录人数与通过入口大门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使最快可利用的电梯乘坐轿厢在电梯大厅待机,向目的层直接运行。电梯装置的使用者为特定者,例如主要是多层住宅的居住者的情况下,各居住者有特定的个人识别号码,通过个人识别号码限定使用者,排除不明身份者。另外,由于在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检测在大门口的登录人数,所以,更进一步提高了防范性。另外,在大门口输入个人识别号码的装置及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的个人识别号码的输入装置,通过10个数字键进行。与上述大门口的来访者的情况同样,作为人数登录及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的接受号码的输入装置,用10个数字键进行,或者代替个人识别号码,使用指纹、虹膜或ID卡,扩大其应用范围。另外,在乘坐轿厢内的操作盘上,在为居住者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个人识别号码的输入或指纹、虹膜或ID卡的输入,在为来访者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接受号码,操作所登录的目的层以外的楼层的停止按钮,以在目的层以外的指定层停止乘坐轿厢。因而,在非常时期,可向任意的最近的层停止。为了在判断出大门口的登录者不是不明身份者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电梯装置,通过在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再次输入接受号码或个人识别号码,或者通过指纹、虹膜或ID卡的操作,解除电梯大厅入口大门的人数检测功能,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通过携带电话进行居住者的识别或电梯使用人数的输入,或者来访者预先通过携带电话与居住者联络,告知来访人数,居住者接收这种情况,通过来访者的携带电话告知接受号码,通常,在大门口所进行的操作也可以预先在建筑物之外进行。因此,可省略在大门口的操作。提高使用者操作性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多层住宅的大门口登录来访者的人数以及随机赋予的任意的接受号码,在电梯大厅的入口处,也检测人数及接受号码,因此,除了登录者以外,可排除例如不明身份者利用电梯装置,因而,也能防止与不明身份者一起乘坐同一乘坐轿厢,提高了防范效果。另外,由于接受号码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时限的,所以,无法盗取接受号码,进一步提高了防范效果。在为居住者的情况下,由于在大门口及电梯大厅入口处双重检测个人识别号码、指纹、虹膜或ID卡,因此,可排除在候乘厅等中的不明身份者的使用,提高了防范效果。另外,由于待机的乘坐轿厢直接运行到目的层,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也减少了为其他目的使用的机会。作为在大门口呼叫被访问方的装置、输入个人识别号码的装置、人数登录及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的接受号码及个人识别号码的输入装置,用10个数字键进行,因此,很容易进行输入。此外,在大门口的登录者以外的人使用电梯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登录者的许可方能使用,在电梯大厅的入口处通过再次输入接受号码等,可解除电梯大厅入口大门处的人数检测功能,保持防范性,也提高了电梯装置利用的方便性。代替在大门的操作,利用携带电话,可省去在大门口的操作,从而可提高使用者操作性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装置的全体构成图。图2是居住者利用本专利技术电梯装置的情况下的流程图。图3是上述的流程图(图2续图)。图4是来访者利用本专利技术电梯装置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包括:在多层住宅的大门口呼叫被访问方的装置;以及根据被访问方的居住者的应答,可以登录人数的输入装置;通过人数登录的输入赋予任意的接受号码,通过向电梯大厅的入口大门处的该接受号码的输入,打开入口大门,通过入口大门时,检测人数,在登录人数与通过入口大门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使最快可利用的电梯乘坐轿厢在电梯大厅待机,向目的层直接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清大知启介赤岭匡朗佐佐木启充桧山隆介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