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09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即使曳引机的直径变大,也能够确保曳引机的维护空间而不用扩大设置空间。具有轿厢(2);对重(3);卷绕有主绳索(9)的驱动绳轮(4);以及使驱动绳轮旋转的曳引机(5),还具有:逆转向轮(6),其与驱动绳轮并列设置,并具有与驱动绳轮的轴平行的轴,该逆转向轮向与驱动绳轮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组转向轮(8a);第二组转向轮(8b),主绳索由第一组主绳索(9a)和第二组主绳索(9b)构成,第一组主绳索从第一组转向轮卷绕在驱动绳轮上,然后反向弯曲地卷绕在逆转向轮上,第二组主绳索从第二组转向轮卷绕在逆转向轮上,然后反向弯曲地卷绕在驱动绳轮上,在从驱动绳轮和逆转向轮的轴向看到的投影面上,第一组主绳索的从驱动绳轮到逆转向轮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组主绳索的从逆转向轮到驱动绳轮的部分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曳引式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有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将曳引机的轴设置为水平,卷绕在驱动绳轮上的主绳索从驱动绳轮向铅直下方延伸来悬吊轿厢,而不通过转向轮,从驱动绳轮的相反侧伸出的主绳索卷绕在转向轮上,并从转向轮向铅直下方延伸来悬吊对重。另外,在现有的无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中,在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顶部的电梯装置中,例如有以驱动绳轮的轴为水平的方式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最上部的电梯装置,或以驱动绳轮的轴处于铅直方向的方式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顶部的电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此外,作为其他现有技术,还有这样的自行式电梯装置,其具有至少一对带原动机的驱动绳轮,所述带原动机的驱动绳轮安装在轿厢上,并且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在行驶过程中,驱动绳轮旋转以使轿厢相对于绳索相对移动,从而,轿厢在井道内垂直地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80178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1-48450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特表2002-504473号在曳引式电梯装置中,例如在使用永久磁铁式同步电动机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永久磁铁的使用量,需要减小电动机在轴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并增大直径方向上的尺寸。但是,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的有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中,如果增大电动机的直径,就会使曳引机的高度尺寸增大,从而需要增大机房的高度尺寸。另外,在现有的无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中,在以驱动绳轮的轴为水平的方式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最上部的电梯装置中,由于曳引机配置成接近井道天棚,因此当电动机直径增大时,需要增大从最上层到井道天棚的高度尺寸。另外,为了将这种大的曳引机设置在轿厢的上方,在轿厢的上方需要用于曳引机的大的设置空间。并且,由于曳引机在轿厢上方设置成使维护面朝向侧面,因此,当要在轿厢上进行曳引机的维护检修作业时,要在轿厢上站在曳引机的侧面来进行作业,所以,存在不能够确保充分的作业空间的问题。另外,在现有的无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中,在以驱动绳轮的轴处于铅直方向的方式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的顶部的电梯装置中,为了避免主绳索向驱动绳轮和转向轮的卷绕主绳索的槽的进入角度过大,需要确保驱动绳轮和转向轮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在水平投影面上,曳引机的中心必须设置于偏离轿厢中心的位置,因而当电动机直径增大时,存在曳引机与井道壁干涉或过于接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电梯装置即使为了使曳引机的电动机变薄而增大电动机直径,也不需要扩大机房和井道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充分确保曳引机的维护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包括轿厢,其由主绳索悬吊,并在井道内升降;对重,其由主绳索悬吊,并在井道内向与轿厢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驱动绳轮,其上卷绕有主绳索;以及曳引机,其通过使驱动绳轮旋转来使轿厢和对重进行升降移动,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逆转向轮,其与驱动绳轮相邻地并列设置,并具有与驱动绳轮的轴平行的轴,而且该逆转向轮向与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组转向轮,其设置成不包括逆转向轮,由至少一个转向轮构成;以及第二组转向轮,其由至少一个转向轮构成,主绳索包括第一组主绳索和第二组主绳索,所述第一组主绳索和所述第二组主绳索分别由至少一根主绳索构成,第一组主绳索从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转向轮卷绕在驱动绳轮上,然后卷绕在逆转向轮上,从而向与卷绕在驱动绳轮上的弯曲相反的方向弯曲,第二组主绳索从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转向轮卷绕在逆转向轮上,然后卷绕在驱动绳轮上,从而向与卷绕在逆转向轮上的弯曲相反的方向弯曲,在从驱动绳轮和逆转向轮的轴向看到的投影面上,第一组主绳索的从驱动绳轮到逆转向轮的部分与第二组主绳索的从逆转向轮到驱动绳轮的部分交叉。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中,将具有水平旋转轴的曳引机的驱动绳轮设置在对重的上方,并将逆转向轮与曳引机的驱动绳轮接近地设置在对重的上方,将转向轮设置在轿厢的上方,在曳引机的驱动绳轮和逆转向轮的轴的上方设置转向轮,因此,当站在轿厢上从曳引机的侧面进行维护作业时,能够将轿厢上方的空间用作大的维护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局部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局部细节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局部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电梯装置的局部细节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从图7中的B方向看到的正视图。图9是从图7中的C方向看到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井道;2电梯的轿厢;3对重;4驱动绳轮(第一驱动绳轮);4a驱动绳轮的轴;5曳引机(第一曳引机);6逆转向轮;6a逆转向轮的轴;7a设置在轿厢上的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7b设置在轿厢上的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7c设置在轿厢上的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的轴;7d设置在轿厢上的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的轴;8a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8b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8c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的轴;8d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的轴;9a第一组主绳索;9b第二组主绳索;10轿厢的上升方向;11对重的下降方向;12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13逆转向轮的旋转方向;14a对重用转向轮;14b对重用转向轮;15逆转向轮的制动装置;16第二驱动绳轮;17第二曳引机;18第一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19第二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以无机房的曳引式电梯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概念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局部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局部细节图。在图1中,曳引式电梯装置中,在井道1内可升降地设置有电梯的轿厢2以及对重3。在井道1内的最上部,驱动绳轮4、曳引机5和逆转向轮6设置成位于对重3上方,其中,驱动绳轮4上卷绕有用于使轿厢2和对重3升降的主绳索9,曳引机5用于使该驱动绳轮4旋转,逆转向轮6与驱动绳轮4相邻地并列设置。并且,在井道1内的最上部,设置在轿厢2的正上部的转向轮7a和7b设置成使它们的轴7c、7d水平。此外,在井道1内的最上部的对重3侧,在驱动绳轮4的轴4a和逆转向轮6的轴6a的上方,设置有转向轮8a和8b。驱动绳轮4的轴4a和逆转向轮6的轴6a彼此水平地设置于对重3的正上部,逆转向轮6与驱动绳轮4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悬吊轿厢2和对重3的主绳索9的一端安装在轿厢2上,其另一端安装在对重3上,主绳索9包括第一组主绳索9a和第二组主绳索9b,所述第一组主绳索9a和第二组主绳索9b分别由至少一根主绳索构成。转向轮7a和8a是卷绕有第一组主绳索的转向轮,它们构成第一组转向轮。转向轮7b和8b是卷绕有第二组主绳索的转向轮,它们构成第二组转向轮。第一组主绳索9a的一端安装在轿厢2上部的左侧部,以悬吊轿厢2的一部分,第一组主绳索9a的另一端安装在对重3上部的右侧部,以悬吊对重3的一部分。该第一组主绳索9a,从在轿厢2上部的左侧固定部开始,卷绕在轿厢2正上部左侧的作为第一组转向轮之一的转向轮7a上,然后卷绕在作为第一组转向轮之一的转向轮8a上,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包括:轿厢,其由主绳索悬吊,并在井道内升降;对重,其由主绳索悬吊,并在井道内向与所述轿厢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驱动绳轮,其上卷绕有所述主绳索;以及曳引机,其通过使所述驱动绳轮旋转来使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逆转向轮,其与所述驱动绳轮相邻地并列设置,并具有与所述驱动绳轮的轴平行的轴,而且该逆转向轮向与所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组转向轮,其设置成不包括所述逆转向轮,由至少一个转向轮构成;以及第二组转向轮, 其由至少一个转向轮构成,所述主绳索包括第一组主绳索和第二组主绳索,所述第一组主绳索和所述第二组主绳索分别由至少一根主绳索构成,所述第一组主绳索从所述第一组转向轮中的一个转向轮卷绕在所述驱动绳轮上,然后卷绕在所述逆转向轮上,从 而向与卷绕在所述驱动绳轮上的弯曲相反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组主绳索从所述第二组转向轮中的一个转向轮卷绕在所述逆转向轮上,然后卷绕在所述驱动绳轮上,从而向与卷绕在所述逆转向轮上的弯曲相反的方向弯曲,在从所述驱动绳轮和所述逆转向轮 的轴向看到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组主绳索的从所述驱动绳轮到所述逆转向轮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组主绳索的从所述逆转向轮到所述驱动绳轮的部分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英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