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006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贫液泵、脱硫溶液塔、富液槽、富液泵、再生槽,所述贫液泵还连接有冷却塔,冷却塔另一端与贫液槽连接。冷却塔与贫液泵之间还连接有进口阀。冷却塔内装有防堵填料。通过冷却塔对脱硫溶液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使用脱硫溶液温度降至40℃左右,达到系统要求,指标更合理,提高脱硫溶液效率,同时降低半水煤气温度5~7℃,提高后系统压缩机打气量,降低电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合成氨化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合成氨化工
,生产合成氨过程中,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采用湿法脱硫溶液通过脱硫溶液溶液在脱硫溶液塔内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进入富液槽,经富液栗打至再生槽,脱硫溶液溶液进行再生恢复其活性,经贫液栗打至脱硫溶液塔对煤气硫化氢进行吸收,循环使用;但由于到夏天时,气温高,环境温度较高,半水煤气脱硫溶液溶液温度47?50°C,对脱硫溶液效果不利,脱硫溶液效率降低,同时易造成副盐生成增加,影响脱硫溶液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为此需将脱硫溶液溶液温度降低至指标内35?43°C,提高脱硫溶液效率,减少副盐生成,同时降低半水煤气温度,提高压机打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贫液栗、脱硫溶液塔、富液槽、富液栗、再生槽,所述贫液栗还连接有冷却塔,冷却塔另一端与贫液槽连接。所述冷却塔与贫液栗之间还连接有进口阀。所述冷却塔内装有防堵填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该系统通过冷却塔对脱硫溶液溶液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使用脱硫溶液溶液温度降至40°C左右,达到系统要求,指标更合理,提高脱硫溶液效率,同时降低半水煤气温度5?7°C,提高后系统压缩机打气量,降低电耗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1-贫液槽,2-贫液栗,3-脱硫溶液塔,4-富液槽,5-富液栗,6-再生槽,7_进口阀,8-冷却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1、贫液栗2、脱硫溶液塔3、富液槽4、富液栗5、再生槽6,所述贫液栗2还连接有冷却塔8,冷却塔8另一端与贫液槽1连接。所述冷却塔8与贫液栗2之间还连接有进口阀7。使脱硫溶液温度小于40°C时,可以直接进入脱硫溶液塔3,停用冷却塔8使能源不会造成浪费。所述冷却塔8内装有防堵填料。解决了脱硫溶液堵塔问题,稳定了生产。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贫液栗2将半水煤气从贫液槽1内抽取,经开口阀7进入冷却塔8冷却,冷却后的脱硫溶液温度为35°C?43°C,冷却后进入脱硫溶液塔3后流入富液槽4后经富液栗5进入再生槽6,利用再生槽6的喷射器自吸入的空气使脱硫溶液富液中的催化剂得以再生,脱硫溶液富液中的单质硫被浮选出来,硫泡沫去硫泡沫槽,再生后的脱硫溶液进入贫液槽1经贫液栗2抽取后循环利用。在上述过程中进口半水煤气硫化氢为6000?7000mg/Nm3,离开脱硫溶液塔3后硫化氢含量约为30?60mg/Nm3。【主权项】1.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1)、贫液栗(2)、脱硫溶液塔(3)、富液槽(4)、富液栗(5)、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栗(2)还连接有冷却塔(8),冷却塔(8)另一端与贫液槽(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8)与贫液栗(2)之间还连接有进口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8)内装有防堵填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贫液泵、脱硫溶液塔、富液槽、富液泵、再生槽,所述贫液泵还连接有冷却塔,冷却塔另一端与贫液槽连接。冷却塔与贫液泵之间还连接有进口阀。冷却塔内装有防堵填料。通过冷却塔对脱硫溶液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使用脱硫溶液温度降至40℃左右,达到系统要求,指标更合理,提高脱硫溶液效率,同时降低半水煤气温度5~7℃,提高后系统压缩机打气量,降低电耗成本。【IPC分类】C10K1/08, F28C1/00【公开号】CN205077015【申请号】CN201520780507【专利技术人】王昌敏, 王太松, 陈华, 吴广贤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9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半水煤气脱硫溶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贫液槽(1)、贫液泵(2)、脱硫溶液塔(3)、富液槽(4)、富液泵(5)、再生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泵(2)还连接有冷却塔(8),冷却塔(8)另一端与贫液槽(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敏王太松陈华吴广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