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气相色谱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由于石油资源的减少以及 国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改善汽车尾气的排放质量已提到了重要地位。 车用汽油在不改变内燃机结构的情况下而采用添加剂改善燃油质量,早在1923 年就有使用四乙基铅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以有效的防止爆燃,减少能耗的例子,但铅不但给 催化转化器造成毒害作用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国家不允许使用四乙基铅作为金属有机抗爆 剂。曾有一段时间改为铁基化合物,而含铁抗爆剂因燃烧后产生无法排除的氧化铁会增加 发动机的磨损,也已在GB17930-2013禁止加入,后改为锰基抗爆剂MMT,但MMT燃烧尾气会 导致火花塞点火故障甚至使催化器堵塞,导致尾气中聚集不完全燃烧的烃类、C0、^^^及颗 粒含量增加,目前车用汽油中锰含量不得大于0. 002g/l,限量使用。 苯胺类化合物属非金属有机物抗爆剂,它具有优良的抗爆性能,该类添加剂对汽 油辛烷值的提升效果是MTBE的4-15倍。国内流通领域调和汽油中出现添加苯胺类添加剂 的现象。苯胺类化合物是致癌物质,被卫生部列为高毒化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汽油中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标准样溶液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异辛烷,然后依次加入苯胺、N,N二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和间甲基苯胺,并计算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2】设定色谱条件:色谱柱类型:极性毛细管色谱柱HP‑1NNOWAX,色谱柱柱长:30m,柱直径:0.25mm,膜厚:0.25um,载气:N2,进样口温度:150℃,进样口分流比:30:1,进样量:0.4ul;测定过程中柱箱的升温分为三个温度阶段:第一阶段:柱箱初温:80℃,保持时间:1min,第二阶段:程序Ⅰ:10℃/min,终温:120℃,在1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