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692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包括生物膜基底层和具有一定孔隙率、孔径的孔隙的胶原蛋白疏松层,生物膜基底层具有糙面和光面的结构特点,胶原蛋白疏松层通过物理吸附或生物蛋白胶粘合的方式固定在基底层糙面上;使用时,口腔补片的光面紧密贴附在口腔组织缺损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与口腔软组织紧密贴附,组织相容性好,可以快速实现血管化,手术后可逐步降解和厚度适宜等优点,且用途广泛,可用于修补临床常见的口腔软组织缺损,同时可作为拔牙后牙槽窝的填塞材料和牙种植体植入前骨缺损区的保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设及一种可用于修复口腔软组织缺 损、填塞牙槽窝和保护牙缺损区骨床的多用途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
技术介绍
口腔颂面部外伤或肿瘤切除手术会造成口腔黏膜较大面积缺损,口腔黏膜修复方 法可通过局部口腔黏膜瓣移植或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局部黏膜瓣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 方法,但存在供区有限的缺点。而断层皮片虽然取材方便,供区充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真 皮成分,移植区皮片愈合后有不同程度的李缩;而且皮片有皮肤附件结构,使用前需要对其 进行额外处置;断层皮片移植到口腔内显示了不同的角化过程,即断层皮片只能有效修复, 但是达不到有效替代口腔黏膜的功能。另外,口腔内的潮湿环境易诱发皮片供区出现如疼 痛、感染或形成肥大癒痕等病变,甚至造成皮片泡软或因皮片感染而导致移植修复失败。过 去曾经采用同种异体皮移植解决上述局部口腔黏膜瓣移植或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在口腔软 组织缺损修复存在的缺陷,但因存在一定的排斥反应而移植失败。 拔牙术是口腔颂面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疼痛、肿胀和干 槽症(骨创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拔牙后局部牙槽骨发生改建 和吸收,骨量减少,导致后期临床修复效果不佳。如何减少和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及拔 牙后并发症一直是口腔颂面外科医生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拔牙 窝的局部处理,特别是通过牙槽窝内填入软组织补片,可W减少手术后牙槽骨的吸收及拔 牙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骨整合式牙种植体已成功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传统的牙种植体植入 术为了达到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的骨性结合,通常必须在拔牙后9~12个月才能施行。为 了缩短牙种植体植入时间和防止牙槽骨的快速吸收,人们开始尝试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 即在新鲜的拔牙窝内植入牙种植体。大量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导组织再生 (guidedbone/tissueregeneration,GBR/GTR)具有引导成骨和促进种植体周围骨性结合 形成的作用,其原理是根据各类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即上皮细胞、纤维组织细胞比 形成牙骨质、牙周初带W及骨组织的细胞迁移速度快,因此,采用带微孔的生物膜可W起到 很好的屏障作用,同时可W阻止周围组织如结缔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运些 细胞与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产生竞争抑制,保护血块稳定,维持血块充填的间隙,使有骨生 成能力的细胞缓慢进入骨缺损区,有利于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的骨性结合,可实现在牙种 植体植入前对牙缺损区骨床进行保护的目的。 阳0化]针对W上Ξ种临床适应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应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应用于临 床,但现有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现有的口腔修复膜为单 一结构的生物膜,其孔隙率和孔径范围均受限于原材料,受体上皮细胞等难W迁移其中并 参与组织重建;另外,现有修复膜产品与受体口腔软组织粘附性较差,植入后容易出现空 腔,不利于受体细胞和组织的爬行和生长。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局限性,本技术进行 了优化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和局限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用 于修补口腔黏膜缺损、填塞拔牙后的牙槽窝及作为牙种植体植入前骨缺损区的保护膜,生 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吸收、可快速血管化的多用途脱细胞基质源口腔补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包括生物膜基底层和胶原蛋白疏松层,所述生物 膜基底层具有糖面和光面,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糖面上,其中所述胶 原蛋白疏松层具有孔隙。使用时,口腔补片的光面紧密贴附在口腔组织缺损区,可W有效的 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通过物理吸附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的糖面上。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通过生物蛋白胶粘合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的糖面上。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孔隙率为65~86%。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孔隙的孔径为50~300μm。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厚度为0. 05~1. 50mm。 所述口腔补片为方形的膜片状结构。 所述口腔补片的长度为20~80mm,宽度为10~60mm,厚度为0. 1~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与 口腔软组织紧密贴附,组织相容性好,可快速实现血管化,术后可逐步降解和厚度适宜等优 点,且用途广泛,可用于修补临床常见的口腔软组织缺损,同时可W作为拔牙后牙槽窝的填 塞材料和牙种植体植入前骨缺损区的保护膜。【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胶原蛋白疏松层的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W下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包括生物膜基底层1和 具有一定孔隙率、孔径的孔隙的胶原蛋白疏松层2,生物膜基底层1具有糖面和光面的结构 特点,胶原蛋白疏松层2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1的糖面上,在使用时,口腔补片的补片光面 紧密贴附在口腔组织缺损区。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2可通过物理吸附或生物蛋白胶粘合等方式固定在生物膜 基底层1的糖面上。 本技术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为具有多种规格的方形膜片状结构,长 度的规格有20~80m,宽度的规格有10~60mm,厚度的规格有0. 1~1. 5mm。临床修复手 术时可根据患者口腔软组织的缺损面积及修复目的选择适宜的规格,也可通过剪裁等手段 满足手术需求。优选的,本技术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的长度的规格有30~ 60mm,宽度的规格有20~40mm,厚度的规格有0. 05~1. 0mm。最优选的,本技术一种 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的长度规格为50mm,宽度的规格为30mm,厚度的规格为0. 8mm。 本技术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的胶原蛋白疏松层2的孔隙率规格有 65~86%,孔隙的孔径的规格有50~300μm,厚度的规格有0. 05~1. 50mm。优选的,胶 原蛋白疏松层2的孔隙率为70%,孔隙的孔径的规格为180μm,厚度的规格为0. 50mm。 本技术选用的具有双面(光面和糖面)且结构致密的生物膜基底层来自猪屯、 包膜、动物腹膜等动物膜材,运些动物膜材为半透明状,外观上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浅黄色。 新鲜的动物膜材料易被微生物降解或分解,如果用于组织修补,该材料需用固定 剂使之交联固定。传统方法是使用有残留毒性的戊二醒作为固定剂,而本技术选用如 环氧化物、二酷二胺、二异氯酸醋、聚乙二醇或碳化二亚胺等易与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反应 且无残留毒性的非醒类固定剂交联固定。生物膜基底层经交联剂交联固定后。其结构致密 且更加稳定,可更好地为口腔软组织缺损区提供保护和力学支撑,可更好地保护牙缺损区 免于被周围组织长入。 本技术选用的生物膜基底层在交联固定后还需要进行去抗原处理,根据现代 免疫学理论,动物组织的抗原性主要是由蛋白质中某些特殊位置的活性基团及特异构象引 起的,运些活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膜基底层和胶原蛋白疏松层,所述生物膜基底层具有糙面和光面,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糙面上;其中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具有孔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王志杰唐容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