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秋楠专利>正文

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39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主要是于马达外侧装设一心轴,所述心轴固设一掣动块控制刹车器的解刹车,心轴上同轴固设有第一传动轮及一手动轮,第一传动轮得以传动第二传动轮、第二心轴及间歇驱动轮,间歇驱动轮得以拨动驱动轮消除电梯车厢平衡状态,手动轮则套设手动索,手动索延伸至电梯车厢窗口外,使电梯车厢内人员伸手可及,据此当升降机故障,则通过拉动手动索得使刹车器的解刹车同时拨动驱动轮消除平衡,电梯车厢即可升降至最近楼层面,达到自救脱困目的,而免等待外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车厢内受困人员可 自行拉动手动索,驱使刹车器解刹车及驱动轮转动,电梯车厢可升降至脱困位置 的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升降机的平面示意图,现有升降机包括有一马达1带动一驱动轮2旋转,驱动轮2则供套设电梯钢索,如此当驱动轮2旋转时,电梯 就可以升降;而马达1与驱动轮2间则装设有一刹车器3,所述刹车器3主要作 用在于电梯异常作动时,刹车器3可以刹止马达1及驱动轮2,以防止电梯坠落。 当升降机发生故障,刹车器作动而刹止,驱动轮停止转动,如车厢是未对准楼层 面而处于不正常停止状态,在此情形下, 一般均需要有「专业人员」进入机房, 以手动方式通过扳动升降机的手动柄4,手动柄4带动心轴5旋转,心轴5则迫 使掣动块6顶推刹车器3作开放状的解除刹车,如此方能使得驱动轮2可以运转, 进而解除人员受困车厢的问题。然而,其上述现有升降机,仍存在有下列问题点一、 专业人员不可能随时在各个电梯的机房待命,所以当有电梯的升降机发 生故障,而车厢又未对准楼层面时,就必须紧急联络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 到场,方能操作解除刹车器刹止状态,如此让受困狭小空间的人员枯等并不适宜, 且也有危险性存在。二、 专业人员通过释放刹车,使电梯得以升降而脱困,其原理是应用在电梯 与配重块处在不平衡状态,如此在解除刹车时,不平衡的电梯与配重块就会移动, 移动过程中就可藉以对准楼层面而获救,但如果电梯与配重块平衡又电梯没有对 准楼层面,专业人员到场处理时则必需拨动驱动轮转动乃极为危险易造成专业人 员受伤,因为电梯处于平衡状态将无法作动;另整个主机架构设置于升降通路内 属无机房式,就算专业人员到场因无任何空间或位置可拨动驱动轮以致无法救援,仅能破坏无对准的厢门供受困人员爬出,乃极具危险性。是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 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 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现有的升降机在发生故障情形时,如果电梯车 厢未对准楼层面,将会使刹车器刹止驱动轮,此时唯有等待专业人员来解除刹车, 使电梯车厢因不平衡而升降至最近楼层面,人员得以脱困,而当电梯车厢与配重 块处于平衡状态,就算专业人员解除刹车,电梯车厢处于平衡状态也不会移动脱 困将更困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 一种升降机 平衡脱困装置,是包括 一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厢设有窗口; 一升降机,所述 升降机由马达、刹车器及驱动轮所组成; 一心轴,所述心轴设于升降机的马达的 外侧,心轴上固设有一掣动块、 一第一传动轮及一手动轮,所述掣动块对齐控制 刹车器刹车或解除刹车位置; 一第二心轴,所述第二心轴上固设有第二传动轮及间歇传动轮,间歇传动轮对齐得传动驱动轮的位置,第一传动轮传动第二传动轮; 一手动索,所述手动索套设于手动轮,手动索延伸至电梯车厢窗口外,手动索驱 动手动轮,使得心轴直接驱动掣动块作刹、放、杀U、放的动作,及间歇驱动轮的 间歇拨动驱动轮消除平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是包括 一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 厢设有窗口; 一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由马达、刹车器及驱动轮所组成; 一心轴, 所述心轴设于升降机的马达的外侧,心轴上固设有一掣动块、 一第一传动轮及一 手动轮,所述掣动块对齐控制刹车器刹车或解除刹车位置; 一第二心轴,所述第 二心轴上固设有第二传动轮及间歇传动轮,间歇传动轮对齐得传动驱动轮的位置, 第一传动轮传动第二传动轮; 一第三心轴,所述第三心轴设于驱动轮旁侧,第三 心轴不随驱动轮转动,第三心轴上设大主动轮连动小主动轮,小主动轮以传动索 连接手动轮; 一手动索,所述手动索套设于大主动轮,手动索延伸至电梯车厢窗 口外,手动索驱动省力的大、小主动轮及手动轮,使得心轴直接驱动掣动块作刹、放、刹、放的动作,及间歇驱动轮的间歇拨动驱动轮消除平衡。如此在升降机故障时,则可通过电梯车厢内人员自行拉动手动索,得使刹车 器解刹车同时拨动驱动轮消除平衡,电梯车厢即可升降至最近楼层面,达到自救 脱困目的,而免等待外援,也不会有因为平衡而无法脱困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1. 先前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到场才能展开救援行动,而本专利技术则电梯车厢内乘 员即可自救,不用再等到专业人员到场,使救援得以立刻展开,避免拖延而造成 不必要的问题。2. 先前技术就算专业人员到场,其电梯车厢与配重块处于平衡状态,就算解 除刹车也无法使电梯车厢移动,如此救援也相当困难,而本专利技术在解除刹车同时 拨动驱动轮,得以消除平衡状态,如此电梯车厢可升降,使救援可顺利完成。有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 细说明于后,相信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 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升降机的平面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平面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掣动块作用前的动作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掣动块作用中的动作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掣动块作用前的动作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掣动块作用中的动作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例掣动块作用前的动作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例掣动块作用中的动作示意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间歇驱动轮其一例平面示意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间歇驱动轮另一例平面示意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间歇驱动轮又一例平面示意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平面示意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平面示意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部份l马达;2驱动轮;3刹车器;4手动柄;5心轴;6掣动块。 本专利技术部份IO电梯车厢;101窗口; ll马达;12刹车器;121掣动轴;13 驱动轮;20心轴;21掣动块;21a掣动块;21b掣动块;30第一传动轮;31第二传动轮;32第二心轴;33间歇驱动轮;33a间歇驱动轮;33b间歇驱动轮;331接触面;40手动轮;41手动索;50第三心轴;51大主动轮;52小主动轮; 53传动索;60小马达;61备用电力。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设计。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参阅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其包括有一电梯车厢IO及一升降机的一马达11、 一刹车器12与一驱动轮13,主要在 于马达11外侧装设有一心轴20,所述心轴20固设一掣动块21,掣动块21并 顶抵掣动轴121去迫动刹车器12的解刹杆,如图3所示,心轴20上并同轴固设 有一第一传动轮30及一手动轮40,第一传动轮30得以传动第二传动轮31,第二 传动轮31以第二心轴32连接一间歇驱动轮33,使其第二传动轮31转动得传动 同心轴32的间歇驱动轮33,而间歇驱动轮33得以间歇传动驱动轮13,手动轮 40则套设手动索41,手动索41延伸至电梯车厢10窗口 101外,使电梯车厢10 内人员伸手可及。据此,当升降机故障使刹车器12刹止驱动轮13,而电梯车厢10未能对准楼 层面时,人员可通过电梯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平衡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厢设有窗口;一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由马达、刹车器及驱动轮所组成;一心轴,所述心轴设于升降机的马达的外侧,心轴上固设有一掣动块、一第一传动轮及一手动轮,所述掣动块对齐控制刹车器刹车或解除刹车位置;一第二心轴,所述第二心轴上固设有第二传动轮及间歇传动轮,间歇传动轮对齐得传动驱动轮的位置,第一传动轮传动第二传动轮;一手动索,所述手动索套设于手动轮,手动索延伸至电梯车厢窗口外,手动索驱动手动轮,使得心轴直接驱动掣动块作刹、放、刹、放的动作,及间歇驱动轮的间歇拨动驱动轮消除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楠
申请(专利权)人:王秋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