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郁荣专利>正文

垂直起重运输电梯实践方法及用于低层建筑物电梯技术

技术编号:1299229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现有电梯技术领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关于低层建筑物用的垂直起重运输电梯及与其配套的速降滑道救生系统,旨在取代现有电梯、扶梯、及取消低层建筑物内的楼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梯不同于现有电梯的升降机形式、自动扶梯的传输带形式、楼梯的各式跑梯形式,之主要是采用了两个平衡重厢体的方法,其可同时完成电梯的上升与下降两个方向上的输送,故经济易行。仅以简图为证。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梯主要特点有:占用空间小,且安全、节能、环保、简便易行,管理及维修费用极小;无需高科技支持,童叟皆宜;适应环境强,更适宜于建筑物的防火要求,等等。不胜枚举。以上所布特点,钧以针对现有技术的软肋为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用垂直起重运输工具,包括电梯和扶梯。
技术介绍
一般说,电梯是安装于二层以上的建筑物,从一层面到另一层面,快速而高效地运送人员和货物。是 现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起重运输工具。电梯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一、分类l.按用途分。有乘客、载货、客货二用、医用、住宅、杂物、观 光、船用、汽车用、冷库、防爆电梯等。2.按速度分。有低lm/s以下;快lm/s 2m/s;高2m/s 4m/s; 超高4m/s 10m/s;特高速10m/s以上。3.按驱动方式分。有液压式、曳引式、螺旋式、爬轮式电梯。其余还有5种分类。二、主要参数l.额定载重量;2.额定速度;3.轿厢尺寸;4.门的形式;5.开门宽度; 6.层站数量;7.提升高度;8.顶层高度;9.底坑深度;10.井道总高度;ll.井道尺寸;12.拖动方式;13. 控制方式;14.信号装置;15.轿厢装置与装饰要求。关于电梯(以来客电梯为例)的组成有四个部分l.井道。构成有、井筒、地坑、通风口、外门、检修口、导轨、弹簧座、厅门(牛腿、信号、按钮)。2.机房。构成有:曳引机、隔音壁。3.轿厢。构成有厢体、厢门、信号、报警、按钮。4.配重。构成有平衡重、导轨、弹簧座。从上述各组成部分可导出电 梯所占有的四大空间,即井道、机房、轿厢、层站(侯梯厅)。综上是电梯的基本概况描述。电梯的安装及使用与建筑物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电梯的生产、安装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机械、电器、土建。机械方面具体有曳引机、平衡重、导向装置、轿厢及机械安全系统;电气方面包括 电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及各种电气安全限位开关;土建方面则是井道、机房、地坑和层站,总括是建筑 物的一部分。据载国外电梯厂家,他们的安装、维修人员的数量是电梯产品生产工人的3 4倍。从中 可看出电梯产品的主要环节不在生产而在安装和使用的维护上。安装作业的大部分是在井道里完成的,并 且要使用电焊、气割,以及浇注巴氏合金绳头;还有起重吊运,电工作业等具有危险性较高的特种作业。 我国将电梯安装作业定于特种作业范畴。在电梯安装和维修时,极易酿成事故。主要的事故伤害有坠落、挤压、剪切、溅烫伤、烧伤、电击 等。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在井道、底坑、轿顶和层门口。自动扶梯的定义带有循环运动梯路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是由一台特种结 构形式的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组成的,用以在建筑物的不同高度间运载人员上下的一种连续 循环输送的机械设备。其有30°和35°两种类形。国家标准规定35°的扶梯,速度为0.45m/s; 0.5tn/s; 30°的扶梯,速度为0. 5m/s 0. 55m/s。扶梯提升高度分为3 10m,称之为小高度;10 45m的称之为中高 度;45 65m的称之为大高度。广泛使用于宾馆、商场、车站、地铁等场所。它的输送能力梯级宽度为 600mm,人数为一人时,是4500人/小时;梯级宽度为1000mm,人数为两人时,是9000人/小时。总之,从参考资料上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今后电梯技术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会 越来越高。电梯的使用成本和管理费用也会随着技术的提高而呈增长趋势。参考文献有1. 安振木等编。电梯安全使用与管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 魏孔平,朱蓉等编电梯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3. 王志强等编著最新电梯原理使用与维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4. 杨江河,金少红编。三菱电梯 维修与故障排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5. 何乔治,熊春龄,何峰峰编著。自行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基本结构及安装维修北京中国电力 出版社2004, 116. (英)布兰克(Blanc. A),(英)布兰克(Blanc. S)著;谢建军,黄健,康竹卿译。楼梯一 一材料*形式* 构造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7. 王建廷主编居住中的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技术实现思路
历史上用丁垂直交通,最古老的方式是楼梯。人们为了提高效率,节省体力,专利技术了提升机。在此基 础上,经过不断地努力与改进。先后出现了导轨,加强了稳定性;蒸汽机、电动机,取代了人力;增加了 对重、补偿链,达到了节省动力的目的。等等。直到现在,仍在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作不懈的努力。在此,本人所专利技术的方法则完全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垂直交通一个新的诠释。正如图1所示厢体1与厢体2分别处在不同的楼层面上,而厢体l的顶3与厢体2的底4则在同一层面内。当通过电动机曳 引轮、厢体的导轨、滑轮和钢丝绳,产生一次运动后,则是厢体1的底5与厢体2的顶6同处-层面。这 样的一次运动同时完成了上升与下降的运载。即厢体2的底4乘载的是下降的量,厢体1的底5乘载的是 要上升的量,两者同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时,处在不同楼层面上的两厢体,又能分别搭载,继续下-次运动。当搭载的只有下降的量时,则会无需外力作用而完成一次运动,而这下降的量也是来Q外力输送 的结果。所以,不论怎么说,上升与F降的量总是平衡的,这是垂直运输的特点。外力的作用在此可认为 只是维持上升与下降的运动。显而易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最经济有效的。由于本方法的经济 性和简便易行,可以说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大有取而代之之可能。鉴于现有电梯产品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低层建筑物中取代现有电梯(住宅楼在6层以下鲜有电 梯)、扶梯,还人们一个洁净、轻松、安全可靠的空间;取消低层建筑物内的楼梯。因本所专利技术电梯下降 时无需电力(这在停电时尤为足贵,扶梯还得摸黑往下跑),且可连续;只在上升时取备用蓄电池组应急即可。如此情况下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空间,既提升了建筑物的经济价值,又节省了建筑物的建造成 本和费用。关丁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技术方案,将与实施例一体阐述,请给予谅解。技术方案与实施例l: 家用、船用、跳台跳水用、金库用、监狱等用电梯。该电梯主要分为二部分滑轨架、厢体与动力系统。如图2所示在滑轨架1的下端中间位置安装电 动机5和曳引轮3、上端中间位置安有带滑轮4的电动机2、滑轨架的两侧是滑轨槽9、滑轨槽端口是可卸 盖板IO、在滑轨槽的中端,也就是上厢体的底部停靠位置,设有电磁铁定位销8,以使厢体不产生滑动、 滑槽的底端则是油池6、减速压簧ll、并在滑槽的开口两侧各装设橡胶密封条7,与厢体三角铁两个平面 分别接触,再在整个滑槽开口外表面附设一层阻燃织物拉链式覆合物12 ,且可随厢体横梁的上下移动而 分合,致整个滑槽成封闭态。图3所示是结构厢体。由三角铁1与承重横梁3构成,横梁分为上、卜 两层。二角铁上、K首的两个平面上,错开一定位置各开有一长方形通口 2,可使成十字型安装的两个滚 柱轴承(图上未画出)的外圆面通过二角铁平面通口与滑槽内平面接触。三角铁底部位置装-油泵4,通 过油管7给各部轴承供润滑油。三角铁中下部位分别有吊绳钮5和牵引绳钮6。再如图4所示吊绳在 滑轮上作全绕,牵引绳2则在曳引轮上作全绕。在电动机启动时电磁定位销縮进;停止时电磁定位销伸出。 电梯的运行方式可由前述的方法引出。此电梯适于家庭室内用及别墅内与车库的上卜联系及与车库巻闸门的联系。同样也适合丁船用。跳台跳水用电梯,如图9所示,则是在家用电梯基础上稍作改变。取消厢体上首的承重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和运用电梯的方法。制造之法是:首先通过滑槽和安装在滑槽顶部的一个滑轮,用一绳索绕(或作全绕)过滑轮,系结于两平衡重的运载厢体;再经动力系统曳引或气压缸柱塞的作用使沿滑槽作上、下运动,以期起到垂直运输电梯的作用。运用方法是:可将两厢体分置于滑槽上、下部位,并始终使两厢体之一顶部与另一厢体之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内,用绳索绕过滑轮系结两厢体,使沿滑槽作相对运动,并往返反复。在往返转换之机,即是进出厢体之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荣
申请(专利权)人:郁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