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39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4:05
削减构件个数。连接器(F)具备:后端部成为从壳体(10)的后表面(10R)突出的筒状的密封塔部(12)的第一端子收容室(11);外嵌于第一电线(15)而紧贴于第一端子收容室(11)的内周面的单独橡胶栓(16);向多个第二端子收容室(17)导出的多个第二电线(20);覆盖壳体(10)的后表面(10R)而使多个第二电线(20)和密封塔部(12)贯通的总体橡胶栓(30);从壳体(10)的后表面(10R)突出而贯通总体橡胶栓(30)的锁定塔部(21);从后方覆盖总体橡胶栓(30)的后支架(40);形成于后支架(40)而与锁定塔部(21)的卡定部(23)卡定的承受部(46);形成于总体橡胶栓(30)的外周而紧贴于对方侧连接器(M)的密封部(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壳体内收容有多个端子配件并将与各端子配件连接的电线从壳体的后表面导出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并列设置有使分别外嵌于各电线的单独橡胶栓与端子收容室的内周面紧贴而进行密封的单独密封结构和向形成于总体橡胶栓的多个密封孔穿过电线而进行密封的总体密封结构。单独密封用的端子收容室的后端部作为密封塔部从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该密封塔部贯通于一并形成于橡胶栓的贯通孔。由此,壳体的后表面中的单独密封区域和总体密封区域由1个总体橡胶栓覆盖。该连接器作为将总体橡胶栓保持为安装于壳体的状态的单元,使周壁部从壳体的后表面突出,在周壁部内的收容空间中收容总体橡胶栓。此外,以覆盖总体橡胶栓的后表面的方式设置后支架,将该后支架以收容于收容空间的状态组装。而且,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嵌合于阳型的对方侧连接器的护罩部内,作为对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分进行密封的密封单元,在壳体的外周需要环状的密封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48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周壁部具有收容总体橡胶栓的功能和用于支撑后支架的功能,因此是必须的结构。并且,周壁部包围总体橡胶栓,因此在结构上无法实现使总体橡胶栓的外周部作为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密封单元发挥功能的情况。这样,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需要与总体橡胶栓另行地设置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密封单元,因此存在构件个数增多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削减构件个数。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备:壳体;第一端子收容室,形成于所述壳体,后端部成为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密封塔部;第一端子配件,向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室插入;第一电线,与所述第一端子配件连接,且向所述壳体的后方导出;单独橡胶栓,外嵌于所述第一电线,且液密状地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室的内周面;多个第二端子收容室,形成于所述壳体;多个第二端子配件,向所述多个第二端子收容室插入;多个第二电线,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配件连接,且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外部导出;总体橡胶栓,相对于所述壳体以覆盖其后表面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安装;多个密封孔,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并使所述多个第二电线呈液密状地贯通;及贯通孔,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并使所述密封塔部贯通,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锁定塔部,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而贯通所述总体橡胶栓,且在突出端部形成有卡定部;后支架,以从后方覆盖所述总体橡胶栓的方式配设;承受部,形成于所述后支架,通过与所述卡定部卡定而将所述后支架相对于所述壳体锁定为组装状态;及密封部,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的外周,能够呈液密状地紧贴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内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该结构,通过贯通总体橡胶栓的锁定塔部的卡定部与后支架的承受部的卡定作用,将后支架与壳体锁定为组装状态。由此,不用包围总体橡胶栓的外周而能够将总体橡胶栓保持为安装于壳体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在总体橡胶栓的外周设置作为对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分进行密封的单元的密封部的情况。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削减构件个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是连接器的后视图。图3是图2的X-X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Y-Y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Z-Z线剖视图。图6是后支架的主视图。图7是后支架的后视图。图8是壳体的主视图。图9是壳体的后视图。图10是壳体的俯视图。图11是总体橡胶栓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可以是,所述连接器具备连通孔,该连通孔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且使所述锁定塔部呈液密状地贯通。根据该结构,锁定塔部发挥对总体橡胶栓进行定位的功能。因此,与设置不同于锁定塔部的专用的定位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壳体的形状。而且,连通孔由于锁定塔部的贯通,可能会成为从总体橡胶栓的后方到壳体的后表面的浸水路径。然而,锁定塔部由于呈液密状地贯通连通孔,因此不会发生通过连通孔浸水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以⑴的专利技术为基础,可以是,在将所述后支架向所述壳体组装的过程中,所述承受部与所述卡定部的前端部干扰而退避地发生弹性挠曲。根据该结构,在将后支架向壳体组装的过程中,包含卡定部的锁定塔部几乎不变形,因此能可靠地确保锁定塔部与连通孔的液密状态。(3)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可以是,所述连接器具备定位孔,该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后支架,并使所述密封塔部嵌合。根据该结构,当后支架的定位孔与密封塔部嵌合时,后支架相对于壳体被定位。密封塔部兼具对后支架进行定位的功能,因此与设置不同于密封塔部的专用的定位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壳体的形状。(4)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可以是,所述后支架具有将所述总体橡胶栓的外周面包围的周壁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周壁部,能够保护总体橡胶栓的密封部免于异物的干扰等。<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阴侧连接器F(权利要求记载的连接器)具备:在内部形成有1室的第一端子收容室11和23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的壳体10 ;第一端子配件13 ;第一电线15 ;单独橡胶栓16 ;第二端子配件18 ;第二电线20 ;总体橡胶栓30 ;后支架40。如图9所示,第一端子收容室11以向壳体10的后表面10R的左端部开口的方式配置。如图3、5所示,第一端子收容室11的后端部成为从壳体10的后表面10R向后方突出的圆筒状的密封塔部12。如图3所示,从壳体10的后方将第一端子配件13插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室11内。在第一端子配件13的后端的第一压接部14通过压接而连接第一电线15的前端部。在第一压接部14以外嵌于第一电线15的状态固定呈圆筒形的单独橡胶栓16。在将第一端子配件13正确插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室11内的状态下,单独橡胶栓16的内周呈液密状地紧贴于第一电线15的外周,并且单独橡胶栓16的外周呈液密状地紧贴于密封塔部12 (第一端子收容室11)的内周面。该单独橡胶栓16构成单独密封结构,限制液体从壳体10的后方浸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室11内的情况。如图3、5所示,第二端子收容室17的后端向壳体10的后表面10R开口。因此,第一端子收容室11 (密封塔部12)的后端在比第二端子收容室17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处开口。壳体10的后表面10R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端子收容室11的开口面积。如图2、9所示,23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分为上下3段地配置。上段的10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配置在比第一端子收容室11靠上方处。左端和从左端起的第二个的2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位于第一端子收容室11的正上方。中段的5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和下段的8室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成与第一端子收容室11重叠的高度。中段的全部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和下段的全部的第二端子收容室17位于比第一端子收容室11靠右方处。如图3、4所示,分别从壳体10的后方将第二端子配件18插入到各第二端子收容室17内。在各第二端子配件18的后端的第二压接部19分别通过压接而连接第二电线20的前端部。向第二端子收容室17插入的23个的第二端子配件18是尺寸及形状相同的构件。第二端子配件18比第一端子配件13的尺寸小。在壳体10形成有从其后表面10R向后方呈悬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第一端子收容室,形成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室的后端部成为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密封塔部;第一端子配件,插入到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室;第一电线,与所述第一端子配件连接,且向所述壳体的后方导出;单独橡胶栓,外嵌于所述第一电线,且液密状地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室的内周面;多个第二端子收容室,形成于所述壳体;多个第二端子配件,插入到所述多个第二端子收容室;多个第二电线,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配件连接,且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外部导出;总体橡胶栓,相对于所述壳体以覆盖其后表面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安装;多个密封孔,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并供所述多个第二电线呈液密状地贯通;及贯通孔,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并供所述密封塔部贯通,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锁定塔部,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而贯通所述总体橡胶栓,且在突出端部形成有卡定部;后支架,以从后方覆盖所述总体橡胶栓的方式配设;承受部,形成于所述后支架,通过与所述卡定部卡定而将所述后支架相对于所述壳体锁定为组装状态;及密封部,形成于所述总体橡胶栓的外周,能够呈液密状地紧贴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内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