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纱线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19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纸管,特别是指一种把纱线纸管侧端切割后形成的凸缘卷入切口处,保持纱线纸管内径的平滑顺畅,且切割口处不翘起,也不致生成纸毛边,让纱线纸管能顺利套入旋转轴上,以进行卷纱的工作。它主要是在纸管两端侧设有圆弧角,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缺口,又在该缺口旁形成折边,该折边往纸管内径折靠,折边的末端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并予以固定。从而,纸管的折边不会产生翘起,也不致产生纸毛边的现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纸管,特别是指一种把纱线纸管侧端切割后形成的凸缘卷入切口处,保持纱线纸管内径的平滑顺畅,且切割口处不翘起,也不致生成纸毛边,让纱线纸管能顺利套入旋转轴上,以进行卷纱的工作。按,纱线纸管纺纱业界用以卷收纱线,使纱线在纸管上卷绕成圆筒状,以将纱线纸管置于针织机或其它纺织机器上,做旋转取线而进行纺纱、编织、织布及刺绣等工作,纱线乃极细小的线体,稍有钩扯,便会使纱线断掉,必须将纱线再接上后,才可再继缤进行编织作业,纺纱界对于纱线的使用都相当细心,同样的对卷绕纱线的纸管也要注意,是否有凸起物,会钩扯纱线,以防止纱线作业过程中断线,造成原料损失与人工损耗。而一般纱线所使用的纸管,皆为利用多层的合成纸以呈螺旋状方式卷绕,然后,再以粘胶粘合固定而成,但是,以多层合成纸卷绕成纸管后,纸张的末端位于纸管的端部,因此,纸管在使用时,其端侧处纸张末端经常会翘起,使纱线在纺织作业进行中,会被翘起的纸张末端钩扯,即相当容易产生断线的情况,若要继续纺织作业,则必须将机器暂停运转,以将断线衔接上后,再启动纺织机器纺纱;这种断线的情形,在纸管上纱线将用尽时,最常发生便会有一些工作人员在纱管上的纱线将用尽时,将纱线与纸管一并丢弃,如此所形成资源的浪费,日积月累也成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为了防止纱线断线,有些业者便制作一套环10(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而将套环10套置在纸管20的出线端,因该套环10顶端具有圆滑的凸缘11,且该凸缘11的外径大于纸管20的外径,以使出线将尽的纱线41靠抵于凸缘11表面,让纱线41顺利的持续出线,而能避免纱线41触及纸管20末端合成纸所形成的纸毛边,防止纱线41产生断线;此种利用套环10套置在纸管20端部的方式,虽可避免纱线41触及合成纸末端形成的纸毛边,但该套环10由塑胶原料射出成形制作,开模费用十分高昂,相对会使纺纱的成本提高。再者,纸管制造商并不提供套环构件,因此纺织业者必须自行购买套环,再将套环套置在纸管侧端,不仅套环费用高昂,工作人员在作业中必须将套环套在纸管上,更换纸管时也必须一同更换,增加工作人员的麻烦。又如美国专利技术第3,990,649号专利案所示(请参阅图3、4所示),该专利案将纸管30一端切割成L状38,再将两侧的折边40、46往内折,以将纸管30末端的合成纸边缘折入纸管30内部;然该专利案的折边40、46往内折靠后,并未固定在纸管30内径上,折边40、46与纸管30内径间尚存在有极大的缝隙A(原图上未标示,此处以A代替),因此当纸管30插置在纺织机器上时,折边40、46便会与机器结构接触,在将纱管30抽离机器时,折边40、46处极易翘起,也容易产生纸毛边,造成纸管30套入机器卷取轴时,有翘起折边40、46的不易套入的阻碍,及纸毛边的干扰,影响纺织作业的进行,该专利案虽将纸管折边,以解决合成纸末端翘起的缺点,但却又形成与机器接触时的不便,也颇令业者困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纱线纸管,由纸管的侧端内部切割成阶梯状的缺口,使该缺口呈L状,再将经切割后的纸管侧端处的折边往缺口内折卷,使折边末端折置在卷折中间层,同时将折边末端固定于卷折中间层,即不会产生翘起和产生纸毛边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纱线纸管,包括一纸管,其特征是在纸管两端侧设有圆弧角,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缺口,又在该缺口旁形成折边,该折边往纸管内径折靠,折边的末端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并予以固定。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纸管的折边不会产生翘起,也不致产生纸毛边的现象。为了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结构装置、特征等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习式纱管的结构分解图。图2所示习式纱管的结构剖面图。图3、4所示美国专利第3,990,649号专利案的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结构切割缺口的剖面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结构卷折成型的剖面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纱管使用示意图。请参阅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纸管50在制作成型后,在纸管50两端侧予以圆弧角处理,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阶梯状的缺口51(如图7所示),于该缺口51旁并形成纸管50侧端处的折边52,即将该折边52往纸管50内径54折靠(如图8所示),使折边52的末端53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55内并予以固定,让纸管50的内径54成为平滑顺畅的表面,当纸管50套置于纺织机器上时(如图9所示),纸管50内径54不会产生翘起,也不致有纸毛边的现象产生。本技术的纸管50侧端往内折卷于卷折中间层55处,令纸管50的侧端成为滑顺的圆弧端,让纱管50上纱线在出线时保持滑顺,至纱线末端仍能顺利出线,减少作业中纱线断线的情形发生,使出纱作业更顺利。综上所述,本技术借纸管的侧端切割缺口,再将缺口处的折边折卷于缺口内,并将折边予固定于缺口处,并使折边末端折卷在卷辄中间层内部,不会产生翘起的现象,也不会产生纸毛边,而能让纸管顺利套入机器的旋转轴上,纺纱或编织过程中,纱线不致被纸管凸起的折边钩扯,不再有断线情况产生,加快纺织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工作人员的困扰,是极佳的纸管改良创设,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的中请要件,依法向贵局提呈本技术专利的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纱线纸管,包括一纸管,其特征是在纸管两端侧设有圆弧角,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缺口,又在该缺口旁形成折边,该折边往纸管内径折靠,折边的末端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并予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纱线纸管,特别是指一种把纱线纸管侧端切割后形成的凸缘卷入切口处,保持纱线纸管内径的平滑顺畅,且切割口处不翘起,也不致生成纸毛边,让纱线纸管能顺利套入旋转轴上,以进行卷纱的工作。它主要是在纸管两端侧设有圆弧角,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缺口,又在该缺口旁形成折边,该折边往纸管内径折靠,折边的末端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并予以固定。从而,纸管的折边不会产生翘起,也不致产生纸毛边的现象。文档编号B65H75/10GK2444920SQ00245759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罗月娥 申请人:大全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纱线纸管,包括一纸管,其特征是:在纸管两端侧设有圆弧角,并在一侧端内部切割形成缺口,又在该缺口旁形成折边,该折边往纸管内径折靠,折边的末端处折靠于卷折中间层,并予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大全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