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98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包括用于以可绕一轴线单自由度往复摆动的方式设置调速柄的基座,且基座上设有在调速柄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其中一极限位置为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另一极限位置为与发动机最高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一个调速机构基座上集成怠速调节和转速调节的结构,通过安装调速柄,实现转速和怠速的调节,改变现有的怠速和调速分体的复杂结构,简化发动机本身的结构,操作简单方便,且较好的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增加通用汽油机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调速柄基座
技术介绍
通用汽油机由于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通用汽油机在使用时需要调整转速和怠速;现有技术中,通用汽油机调速控制系统通常都包括油门控制组合,调速支架,调速弹簧,调速臂等部件,而油门控制组合一般由基座上设有调速柄构成,通过转动调速柄调节转速,通常只控制高速转速,而怠速是靠化油器怠速调节螺钉控制,分为不同的控制机构,使得发动机冷机与热机怠速转速偏差很大,并且操作也较为复杂,影响其使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用于通用发动机调速组件进行改进,基座上的调速柄可实现既可调速和控制高速又可控制怠速的功能,并且较好的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从而简化操作,增加通用汽油机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基座上的调速柄可实现既可调速和控制高速又可控制怠速的功能,并且较好的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从而简化操作,增加通用汽油机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基座用于设置以可绕一轴线单自由度往复摆动的调速柄,且基座上设有安装在调速柄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的两个安装部,其中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的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另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的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即本技术在使用时,基座上安装有在调速柄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其中一极限位置安装于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为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另一极限位置安装于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为与发动机最高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基座上对同一个调速柄设置怠速极限位置和转速极限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整两个极限位置的位置,达到调整最高转速和怠速的目的;结构简单而且操作容易,去除化油器怠速调节螺钉,且易于实现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调速柄设置于基座的方式以及控制油门,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调速柄的转轴,所述转轴固定于基座;使用时采用将转轴固定于基座的结构,比如焊接等;通过转轴能够较好的约束调速柄的转动自由度,保证调节精度,且结构简单。进一步,所述基座由上板和下板固定叠合形成,一般采用点焊的结构,工艺较为简单,且采用板状结构还利于形成安装部位,包括基座本身的安装,形成安装其他部件(比如螺钉等)的安装部位;此处的上、下指的是上板和下板安装方位,靠近调速柄的为上板;所述上板折弯形成作为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的怠速支耳,所述下板折弯形成作为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的转速支耳;如图所示,怠速支耳和转速支耳均为向上折弯形成,结构上的可相互上下避开,为部件的安装提供较大的适应性。进一步,所述怠速极限位置由螺纹配合旋入怠速支耳的怠速调节螺钉形成,所述转速极限位置由螺纹配合旋入转速支耳的转速调节螺钉形成;所述怠速支耳和转速支耳的设置方位使得怠速调节螺钉和转速调节螺钉上下错位设置;避免二者相互干扰;如图所示,基座为上板和下板的叠合结构,为怠速调节螺钉和转速调节螺钉上下错位设置提供了结构上的条件;如图所示,本结构适合于调速柄为由主侧臂和由主侧臂折弯形成的副侧臂构成的V形或L形,且合理设定怠速调节螺钉和转速调节螺钉位置,使得本技术结构进一步紧凑,便于安装,适合于小型通机上使用;此时怠速调节螺钉前端对应于主侧臂的内侦牝转速调节螺钉对应于副侧臂的内侧;内侧指的是主侧臂和副侧臂相对应的一侧;螺钉的前端指的是旋入的一端。进一步,所述怠速支耳和转速支耳的设置方位使得怠速调节螺钉和转速调节螺钉空间上相互交叉;使得本技术安装于调速机构后整体结构进一步紧凑,占用较小空间,方便安装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发动机调速柄基座,采用在一个调速机构基座上集成调节怠速极限位置的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和调节转速极限位置的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的结构,通过安装并调节调速柄,实现转速和怠速的调节,改变现有的怠速和调速分体的复杂结构,简化发动机本身的结构,操作简单方便,且较好的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增加通用汽油机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结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基座用于设置以可绕一轴线单自由度往复摆动的调速柄,且基座上设有安装在调速柄1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的两个安装部,其中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的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另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的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即本技术在使用时,基座上安装有在调速柄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其中一极限位置安装于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为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另一极限位置安装于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为与发动机最高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基座上对同一个调速柄设置怠速极限位置和转速极限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整两个极限位置的位置,达到调整最高转速和怠速的目的;结构简单而且操作容易,去除化油器怠速调节螺钉,且易于实现控制冷机与热机的怠速转速偏差;调速柄设置于基座的方式以及控制油门,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调速柄1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固定于基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调速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用于设置以可绕一轴线单自由度往复摆动的调速柄,且基座上设有安装在调速柄往复摆动的两个方向上的可调的极限位置的两个安装部,其中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怠速相对应的怠速极限位置的怠速极限位置安装部,另一安装部为用于安装与发动机转速相对应的转速极限位置的转速极限位置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石谭宗发秦金菊曾勇王昌勇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