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7449 阅读:10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支架,由多个单元环排列形成管状结构,其中,所述单元环包括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所述第一单元环围成的面积小于第二单元环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间隔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具有中心点对称结构,所述血管支架撑开后呈管状支架,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与管状支架轴向形成有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血管支架,通过采用两种大小不同的单元环间隔排列形成网状结构,具有较高的径向支撑力,从而能够大大增强支架柔顺性和扩张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两种单元环的倾斜角度进行设计,进一步增强支架的柔顺性和扩张性能,保证支架受力很好地沿着支架杆的方向进行有效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管介入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动脉血管狭窄是种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血管支架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这种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原理是植入支架通常经输送系统到达病变部位,然后经过扩张后重建血管,由此治疗动脉血管狭窄。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易接受、住院时间短且年高病情重的患者也能耐受。在支架的性能指标中,支架的柔顺性能和扩张性能在手术过程和手术后对临床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柔顺性能影响到术中和术后支架拉直血管的能力,反映了支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扩张性能是因为支架在术中没有扩张或扩张不完全,影响血管在术中和术后的再通率,降低治疗效果。目前的植入支架通常使用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钛合金、镁合金或高分子材料。其中镍钛合金因本身具有的高强度、耐疲劳、耐腐蚀、耐磨损、形状记忆效应好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被优选用于自膨式支架材料,虽然自膨式支架具有这样的优势,但支架的结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支架的性能,如柔顺性和扩张能力问题。虽然支架可以压握在输送器上,但支架的柔顺性能会影响到支架的在输送导管里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差会拉直血管,或很难到达病变部位;即使可以顺利的达到病变部位,若支架不能顺利打开,会影响手术的效率或导致手术过程的失败,若不能完全打开也会影响到术后的临床效果。目前的自膨式支架大多选择V型波加强环6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虽然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支撑力,但柔顺性的不足影响了支架经过弯曲血管的能力;此外,现有血管支架往往限制了支架周向扩张的能力,支架可能有打不开的情形。图2显示的是支架在扩张过程中不能打开的情形,出现未扩张区域7。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血管支架进行改进,兼顾柔顺性和扩张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支架,能够大大增强支架柔顺性和扩张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保证术中和术后支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管支架,由多个单元环排列形成管状结构,其中,所述单元环包括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所述第一单元环围成的面积小于第二单元环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间隔交错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分别关于各自的中心点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一单元圈,所述第二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二单元圈,所述血管支架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圈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单元圈组成。进一步地,相邻第一单元环之间及相邻第二单元环之间分别通过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二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二支架节点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状结构平铺的状态下,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节点的连线和/或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节点的连线与所述血管支架的轴线形成有夹角θ,0<θ<90°。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θ的范围为5°~60°。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θ的范围为10°~30°。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第一单元环在所述第一支架节点的切线与所述管状支架轴向之间形成有夹角β1;所述相邻第二单元环在所述第二支架节点的切线与所述管状支架轴向之间形成有夹角β2,其中,β1>β2。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状结构平铺的状态下,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节点的连线和/或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节点的连线与所述血管支架的轴线形成有夹角θ,0<θ<90°,且θ分别与β1和β2成正比。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单元环由支架杆弯曲围拢而成,位于所述血管支架两端的所述支架杆的宽度大于等于位于所述血管支架中间的所述支架杆的宽度,所述血管支架的壁厚大于等于位于血管支架中间的支架杆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位于血管支架两端的支架杆的宽度是所述位于血管支架中间的支架杆的宽度的1.0~2.0倍。进一步地,所述位于血管支架中间的支架杆的宽度为0.03~0.15mm,所述血管支架整体壁厚为0.03mm~0.2mm。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架杆的宽度为0.05~0.1mm,所述血管支架整体壁厚为0.05mm~0.15mm。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杆的材料为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杆的材料为镍钛合金。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血管支架,通过采用两种大小不同的单元环交错间隔排列形成网状结构,具有较高的径向支撑力,从而能够大大增强支架柔顺性和扩张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保证术中和术后支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本技术通过对两种单元环的倾斜角度进行设计,进一步增强支架的柔顺性和扩张性能,保证支架受力很好地沿着支架杆的方向进行有效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血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血管支架在扩张过程中出现不能完全打开的情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节点连线与管状支架轴线夹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中两种单元环节点切线与管状支架轴向夹角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扩张穿过闭塞病变区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沿支架杆传递受力示意图。图中:1管状支架轴线2连线3第一支架节点4第二支架节点5支架杆6V型波加强环7未扩张区域8第一单元环9第二单元环10闭塞病变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血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对于自膨式支架,不同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会影响到支架的柔顺性能,而结构设计也会影响扩张性能。请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的血管支架,由多个单元环排列形成管状结构,所述单元环包括第一单元环8和第二单元环9,第一单元环8围成的面积小于第二单元环9的覆盖面积,第一单元环8和第二单元环9间隔交错排列。第一单元环8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一单元圈,第二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二单元圈,血管支架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圈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单元圈组成,第一单元圈和第二单元圈间隔排列。本技术提供的血管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血管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管支架,由多个单元环排列形成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环包括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所述第一单元环围成的面积小于第二单元环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间隔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分别关于各自的中心点对称;所述第一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一单元圈,所述第二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二单元圈,所述血管支架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圈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单元圈组成;相邻第一单元环之间及相邻第二单元环之间分别通过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二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二支架节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由多个单元环排列形成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环包括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所述第一单元环围成的面积小于第二单元环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间隔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单元环和第二单元环分别关于各自的中心点对称;所述第一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一单元圈,所述第二单元环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排列形成第二单元圈,所述血管支架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圈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单元圈组成;相邻第一单元环之间及相邻第二单元环之间分别通过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单元圈中沿所述血管支架周向的相邻两个第二单元环之间通过第二支架节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结构平铺的状态下,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节点的连线和/或连接相邻且不在同一单元圈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节点的连线与所述血管支架的轴线形成有夹角θ,0<θ<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的范围为5°~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的范围为1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第一单元环在所述第一支架节点的切线与所述管状支架轴向之间形成有夹角β1;所述相邻第二单元环在所述第二支架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尊张郭远益陈冰金巧蓉谢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