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319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包括至少一圈闭合的裸支架和至少一个锚刺,裸支架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波形分段,多个波形分段中的至少一个波形分段的至少一个端部弯折形成锚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锚刺为波形分段的一部分,因此该锚刺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弯折强度,不会从波形分段上脱落,稳定性好,且疲劳耐受力较好,在人体管腔内受生物力学作用时不易弯折断裂。且波形分段与波形分段之间彼此固连,可选择的固连接触范围(接触面积以及接触长度)受限制较小,可通过较大的接触长度来实现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固连稳定性高,且工艺简单,对波形分段的材料本身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植入医疗器械,尤其是管腔植入医疗器械,例如管腔支架、滤器、主动脉瓣膜等,膨胀后一般通过径向支撑力与管腔壁紧贴而固定于管腔中。为避免器械移位,可在器械中设置至少一圈裸支架,以增强器械与管腔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还可在裸支架上设置锚刺,通过锚刺刺入管腔壁使器械稳固锚定于管腔内。对于由金属制成的器械,若裸支架通过金属管材切割形成,则可在切割裸支架花纹的同时一体切割形成锚刺。该锚刺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制得的锚刺疲劳耐受性较差。若裸支架通过金属丝热定型形成,则锚刺需单独切割形成,并通过机械连接(例如焊接、铆接等)固定于金属丝上。然而,一般用来制备裸支架段的金属丝的直径大约为0.1?0.8mm,即与锚刺的接触面积非常小,由此进行焊接或铆接的工艺过程相对复杂、难度高,对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求高,同时还会存在锚刺从金属丝脱落的风险。并且,焊接或铆接工艺还易对小径长金属丝本身造成伤害,进一步提高了锚刺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裸支架上锚刺的疲劳耐受能力差以及锚刺易于从裸支架脱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包括至少一圈闭合的裸支架和至少一个锚刺,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支架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波形分段,所述多个波形分段中的至少一个波形分段的至少一个端部弯折形成所述锚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王逸斐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