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提式计算机等电子器械中有电子器械用筐体,该筐体具有增厚部;增厚部设于该电子器械用筐体的从金属模装置内部抵接推顶销位置,并设计得比电子器械用筐体其他部分壁要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械用筐体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从金属模装置内部取出金属模成形品的情况。在轻金属制电子器械用筐体中,最近作为原材料主要使用了镁合金,将这些合金由模铸法或摇溶法成形。在这些成形法中,装置构造有所不同,但不管哪种,作为其成形条件都需将580~750℃熔化的合金在100~350℃金属模装置内喷射成形。这里,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电子器械用筐体1的构成。在形成该电子器械用筐体1时,将熔液从作为金属模装置的熔液导入部分的浇口2导入(在该图中,以对应于成形之后的电子器械用筐体形状部分、和图2金属模装置10的断面图进行说明),通过流道3将熔液导入要求的金属模内部。导入的熔液流过整个内腔4到达任一排气口5,并在该排气口上连着浇口杯6。因此,熔液一从浇口2导入,即可通过该排气口5将空气排到外部,由此即可在筐体内部不存在空穴的状态下形成。由向这样的金属模装置10中导入熔液即可形成金属模成形品,但为将该金属模成形品从内腔4内部取出,而使用了推顶销7将该金属模成形品推出到外部。为了能以这样的推顶销7将金属模成形品推出,如图2所示,在金属模装置10内部,设置了推顶销7。在采用轻金属作为电子器械用筐体1的材质情况下,一般希望该电子器械用筐体1做得尽量薄,在以镁合金为材质情况下,其壁厚约为0.7~1.0mm。因此,在将金属模成形品从金属模装置内部推出时,由于该推出力,常在推顶销7推压的位置凹陷,残留图3所示的推出痕迹8。这种推出痕迹8,如在电子器械用筐体1上设置多处凸缘或肋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由于相应的推出力增大,而且随着上述电子器械用筐体1变薄会在推压位置产生更明显的痕迹。由这种推出力产生的变形也不局限于以轻金属为材质的情况,在使用合成树脂时也会产生,在使用合成树脂的情况不会看到乳化现象。如产生这种推出痕迹的凹陷变形,外观上不好看,同时也无法批量生产。在以推顶销7推压的情况下,由于推压力,不仅在推出部位,而且金属模成形品整体也往往会产生挠曲等变形,就是产生这样的变形,也不可能提供作为电子器械用筐体1来使用,成了因变形引起形状不良的原因。本专利技术即是基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在由推顶销从金属模装置内部推出情况下也不产生变形的筐体的电子器械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金属模装置。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器械的特征在于,它具有筐体与增厚部,其中增厚部设于上述筐体的从金属模装置内部抵接推顶销的部位,并形成得至少比上述抵接部位周边部壁厚要厚。另外,在本专利技术这种具有用于由金属材料形成筐体的第一模与第二模,并具有形成金属模成形品后将该金属模成形品从第一模推出的推顶销的金属模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模的推顶销突出部分,形成凹部,以使推顶销推出部分成增厚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器械制造方法是,在用形成凹部以使推顶销推出部分成增厚部的金属模装置成形具有金属材料制成的筐体的电子器械之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流动工序、固化工序与取出工序。其中,流动工序是使熔液流遍上述金属模装置内部;固化工序是使上述流动工序中导入金属模装置内部的熔液固化而形成筐体;取出工序是以推顶销推出上述固化工序中形成的金属模成形品之增厚部将金属模成形品从金属模装置内部取出。图1是表示作为现有例的电子器械用筐体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现有例金属模装置构成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在现有例电子器械用筐体上产生痕迹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器械的手提式计算机形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同一电子器械的电子器械用筐体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构成同一电子器械的电子器械用筐体增厚部与肋的形状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同一金属模装置构成的断面图;图8是表示具有同一电子器械用筐体的电子器械制造方法的图,图8A是表示分解开金属模装置的第一模与第二模的配合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以推顶销从第一模推出金属模成形品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同一电子器械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变形例的电子器械的电子器械用筐体状态的局部剖面图,是表示形成鼓起部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变形例的电子器械的电子器械用筐体状态的局部剖面图,是表示电子器械用筐体内部突出形成厚壁部状态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变形例电子器械的电子器械用筐体状态的局部剖面图,是表示电子器械用筐体外部突出形成厚壁部状态图。下面通过附图4~8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4是表示笔记本型电脑等的手提式计算机10的形状的外观图。在该图中,手提式计算机10具有计算机本体11、和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该计算机本体11上的显示器12。计算机本体11具有筐体13,该筐体13由下部筐体14与上部筐体15比如由螺钉适当接合起来构成。而下部筐体14与上部筐体15的接合构成也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他构成接合起来。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适用于手提计算机10等电子器械的筐体作为电子器械用筐体20来说明。图5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即使在由推顶销39推顶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变形的电子器械用筐体20的形状。在该图中,由电子器械用筐体20的筐体本体突出形成了规定高度的增厚部21,再从该增厚部21的顶上部成缓坡向周边部设置的肋22,比如大致成90°间隔配置。图6是从上面看这种状态的平面图。为在制造具有这种构造的电子器械用筐体20中,不产生由推顶销39的推出力所形成的痕迹,采用了下述的金属模装置30。图7所示的金属模装置30,由第一模31与第二模32配合构成,由该第一模31与第二模32的配合在其内部设置构成了内腔35。在要将熔液导入内腔35内部的情况下,熔液先从作为熔液导入口的浇口33导入,再在流道34中扩散,大致成平行熔液流导入内腔35内部。从流道34扩散导入的熔液,在充填内腔35的同时,被导入了第一模31上形成的凹部36,凹部36,在第一模31的设推顶销39的位置凹进规定深度,如熔液进入该凹部36并固化,即构成了设于金属模成形品50上的增厚部21。该增厚部21的突出高度设定为电子器械用筐体20的壁厚比如大致为0.7~1.0mm范围时,突出筐体壁厚的20%,成0.84~1.2mm的壁厚。该凹部36设于第一模31内部的推顶突出部位37。为连通该推顶突出部37,在第一模31内部形成插通孔38,在该插通孔38中可自由出入地设置推顶销39。推顶销39插通插通孔38,该推顶销39可沿上述插通孔38自由移动,在向下方突出时,其下端部从第一模31的内腔35内壁面突出出来。在推顶销39上端,设有作为赋能装置的弹簧40。该弹簧40对推顶销39向使其从第一模31的内腔35内壁面突出出来方向赋能。为了赋能,上述弹簧40的一端侧安装于固定模41。该固定模41位于第一模31上方,设置成可上下驱动形式。在固定模41上设置着具有规定大小的凹部42,上述弹簧40的上端位于该凹部42中。因此,如将该固定模41向下方驱动,相应的弹力即可作用在推顶销39上。由熔液流入上述凹部36,即在金属模成形品50上形成上述增厚部21,但仅在增厚部21以推顶销39推入该部分时,常常并不能防止电子器械用筐体20整体上发生挠曲等变形。为防止这种变形,在金属模成形品50上,于增厚部21周围以规定间隔角度设置肋22。该肋22,成从增厚部21顶上部分外周缘部缓慢倾斜的斜坡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同时,由于也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筐体和增厚部,其中增厚部设于上述筐体的、从金属模装置内部出来的推顶销的抵接部位,且至少比上述抵接部位周边部的壁要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井隆,高木伸行,小野保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