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000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稳压电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端、π型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π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共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滤除了高频交流杂波,使电源信号输出更平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稳压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离不开电源,电源供给电子设备所需要的能量,这就决定了电源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所以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日趋增高。现有的电源虽然采用了一系列滤波和稳压措施,但是其工频变压器和滤波器,导致设备整体重量和体积都很大,并且调整管的功耗较大,使得电源的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稳压电路的高频杂波过多、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端、型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η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共地,其中,所述η型滤波电路包括高频抑制磁珠L、电阻R1、电容Cl、电容C2,所述电容Cl和所述电容C2分别并联在电阻Rl的两端,所述电容Cl与所述电容C2共地,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l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控制电路;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型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开关管Ql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负极与所述开关管Ql的基极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正极接地,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参考端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具有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本技术能够获得较大的输入电压范围,这样可以增加电路的适用范围,从而具有更好的通用性。2、输出电压相对谐波含量低:由于采用CRCji型滤波电路,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除电网中的高频交流杂波,电源信号输出更平顺,使得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增强。3、输出电压的效率明显提升:由于受谐波等影响较小,因此输出功率明显提升,而能耗反而降低,在一定程度还还实现了节能。4、本技术的设计新颖、体积小、造型美观、具有低损耗、低噪声、耐冲击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端、31型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η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共地,其中,所述31型滤波电路包括高频抑制磁珠L、电阻R1、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分别并联在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容C1与所述电容C2共地,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控制电路;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π型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的负极与所述开关管Q1的基极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的正极接地,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的参考端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开关管Q1和所述开关管Q2为三极管或M0S管。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为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具有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本技术能够获得较大的输入电压范围,这样可以增加电路的适用范围,从而具有更好的通用性。2、输出电压相对谐波含量低:由于采用CRCJI型滤波电路,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除电网中的高频交流杂波,电源信号输出更平顺,使得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增强。3、输出电压的效率明显提升:由于受谐波等影响较小,因此输出功率明显提升,而能耗反而降低,在一定程度还还实现了节能。4、本技术的设计新颖、体积小、造型美观、具有低损耗、低噪声、耐冲击等优点。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部署。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JT型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η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共地,其中, 所述型滤波电路包括高频抑制磁珠L、电阻R1、电容Cl、电容C2,所述电容Cl和所述电容C2分别并联在电阻Rl的两端,所述电容Cl与所述电容C2共地,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l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控制电路; 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1C、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π型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开关管Ql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负极与所述开关管Ql的基极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正极接地,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参考端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抑制杂波的稳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π型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π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共地,其中,所述π型滤波电路包括高频抑制磁珠L、电阻R1、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分别并联在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容C1与所述电容C2共地,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抑制磁珠L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控制电路;所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π型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负极与所述开关管Q1的基极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正极接地,所述三端可调基准电压源IC的参考端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立崔伟康李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