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叶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831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压缩机润滑油充注量,且能确保压缩机启动及运转过程中足够润滑的旋叶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头盖、外壳,头盖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气孔,外壳上设第一排气孔,壳体内有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连通,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内设逆止阀;所述缸体的第二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排气阀包括阀片、阀板,阀片、阀板盖住第二排气孔,阀片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使缸体内气体向缸体排气腔内排气,阀板对阀片限位,所述排气阀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阀片与缸体之间且不覆盖第二排气孔,使阀片与缸体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设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叶式压缩机的吸气口没有设置逆止阀,当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制冷剂气 体从头盖的第一进气孔进入压缩机容积腔内,实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当压缩机停机后,由 于第一进气孔没有设置逆止阀,压缩机壳体内的润滑油会通过后端板的进油孔进入压缩机 容积腔,造成转子的反转及制冷剂的返流,当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进入压缩机容积腔内的润 滑油会参与压缩而产生油压缩,导致压缩机在初期启动时的扭矩增大,而壳体内缺油会导 致润滑油补充不足,进而使摩擦力过大,不能正常启动和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W减少压缩机润滑油的 充注量,且能确保压缩机启动及运转过程中足够润滑的旋叶式压缩机。 本技术的目的是运样实现的: 阳〇化]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包括旋叶式压缩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头盖、外壳,头盖、外 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头盖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 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缸体,所述缸体与壳体同轴,缸体的内腔中设有转子,转子可转动地支撑 于缸体两端设置的前端板、后端板,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进 气孔与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与外壳上的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缸体 的第二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阀片、阀板,所述阀片、阀板的一端通过螺钉 固定在缸体阀面上,阀片、阀板的另一端盖住第二排气孔,所述阀片可W通过弹性变形使缸 体内气体向缸体排气腔内排气,所述阀板用于对阀片限位,所述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内设 有防止制冷剂和润滑油返流进入空调系统的逆止阀;所述排气阀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 于阀片与缸体阀面之间且不覆盖第二排气孔,使阀片与缸体阀面之间形成间隙。 为了单独制作、装配逆止阀,且便于将逆止阀安装到头盖上,优选地,所述逆止阀 包括阀黃、阀忍、限位块、阀体,所述阀体呈管状,其下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阀忍设于阀体 内,所述阀黃设于阀忍与限位台阶之间,限位块设于阀体的上端口部并对阀忍限位常态下, 所述阀忍与限位块接触,形成第一进气孔的密封。 为了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使逆止阀的阀体与头盖一体化,优选地,所述逆止阀包括 阀黃、阀忍、限位块,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下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阀忍设于第一进气孔内,所 述阀黃设于阀忍与限位台阶之间,限位块设于第一进气孔的上端口部并对阀忍限位,常态 下,所述阀忍与限位块接触,形成第一进气孔的密封。[000引为了便于垫片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垫片呈U型,所述阀片、阀板夹持在U型垫片的 两壁之间,U型垫片、阀片、阀板通过所述的螺钉固定在缸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同时在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增加逆止阀和在缸体阀面上增加垫片。压缩机停机 时,逆止阀关闭,封住第一进气孔,避免压缩机内部的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通过第一进 气孔返流进入空调系统;同时,缸体排气腔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垫片与缸体阀面之间的间隙 进入压缩机容积腔,防止外壳储油腔内的润滑油通过油路进入转子内,从而润滑油能很好 地存储在外壳的储油腔,确保压缩机启动及运转过程中的足够润滑。【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取掉前端板的C向示意图; 图4为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头盖,2.外壳,3.第一进气孔,4.第一排气孔,5.缸体,6.转子,7.前端 板,8.后端板,9.第二进气孔,10.储油腔,11.排气阀,12.阀片,13.阀板,14.螺钉,15.逆 止阀,16.垫片,17.阀黃,18.阀忍,19.限位块,20.阀体,21.缸体排气腔,22.缸体阀面, 23.压缩机容积腔,24.进油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为旋叶式压缩机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旋叶式压缩机的壳 体,所述壳体包括头盖1、外壳2,头盖1、外壳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头盖1的上端设有 第一进气孔3,所述外壳2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4,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缸体5,所述缸体5 与壳体同轴,缸体5的内腔中设有转子6,转子6可转动地支撑于缸体5两端设置的前端板 7、后端板8,转子6上设有可W伸缩的叶片,转子6上的叶片槽底部为油孔,所述壳体内腔的 后下方为储油腔10。 所述缸体5上设有第二进气孔9、第二排气孔(图上未示出),所述第二进气孔9 通过前端板上设置的通气孔与头盖1上的第一进气孔3连通,所述头盖1的的第一进气孔 3内设有防止制冷剂和润滑油返流进入空调系统的逆止阀15 ;为了单独制作、装配逆止阀 15,且便于将逆止阀15安装到头盖1上,优选地,所述逆止阀15包括阀黃17、阀忍18、限位 块19、阀体20,所述阀体20呈管状,其下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阀忍18设于阀体20内,所 述阀黃17设于阀忍18与限位台阶之间,限位块19设于阀体20的上端口部并对阀忍18限 位,常态下,所述阀忍18与限位块19接触,形成第一进气孔3的密封。 所述第二排气孔通过外壳的内腔与外壳2上的第一排气孔4连通,所述缸体5的 第二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11,所述排气阀11包括阀片12、阀板13,所述阀片12、阀板13的 一端通过螺钉14固定在缸体阀面22上,阀片12、阀板13的另一端盖住第二排气孔,所述 阀片12可W通过弹性变形使缸体内气体向缸体排气腔内排气,所述阀板13用于对阀片12 限位,所述排气阀11还包括垫片16,所述垫片16位于阀片12与缸体阀面22之间且不覆盖 第二排气孔,使阀片12与缸体阀面22之间形成间隙。为了便于垫片16的固定,优选地,所 述垫片16呈U型,所述阀片12、阀板13夹持在U型垫片16的两壁之间,U型垫片16、阀片 12、阀板13通过所述的螺钉14固定在缸体5上。 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制冷剂气体压力克服逆止阀阀黃17的弹力,逆止阀15向下运 动,打开第一进气孔3通道,气体进入压缩机内部,压缩机正常运转;当压缩机停机时,逆止 阀15利用阀黃17的回弹力将第一进气孔3关闭避免压缩机内部的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 物通过第一进气孔3返流进入空调系统;同时,缸体排气腔21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垫片16与 缸体阀面22之间的间隙进入压缩机容积腔23,防止外壳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受压通过进油 孔24进入转子的油孔内,从而润滑油能很好地存储在外壳的储油腔10,确保压缩机启动及 运转过程中的足够润滑。 下面对旋叶式压缩机的注油量需求进行试验: 试验条件为: 试验数据分析: ①未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时,96旋叶式压缩机的油量为:150ml; ②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后,96旋叶式压缩机的油量为:130ml; 最后说明的是,W上优选实施例仅用W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 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可W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 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包括旋叶式压缩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头盖、外壳,头盖、外壳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头盖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所 述壳体内固定有缸体,所述缸体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包括旋叶式压缩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头盖、外壳,头盖、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头盖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缸体,所述缸体与壳体同轴,缸体的内腔中设有转子,转子可转动地支撑于缸体两端设置的前端板、后端板,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与外壳上的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缸体的第二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阀片、阀板,所述阀片、阀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缸体阀面上,阀片、阀板的另一端盖住第二排气孔,所述阀片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使缸体内气体向缸体排气腔内排气,所述阀板用于对阀片限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盖上的第一进气孔内设有防止制冷剂和润滑油返流进入空调系统的逆止阀;所述排气阀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阀片与缸体阀面之间且不覆盖第二排气孔,使阀片与缸体阀面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