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俊民专利>正文

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65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莼菜、刺梨果、肉豆蔻油、丁香油,其特征是分别用纤维酶水解、榨汁、蒸馏工艺处理得原汁,并按百分比与矿泉水、蜂蜜混合制成。该口服液由于加工工艺合理,保留了原料中的天然营养成分,没有不合标准的附产物,有利于人体吸收。细胞破壁和纤维酶水解莼菜是突出特点,使清液中的含锌量明显增高,由15mg/l提高到59-100mg/l。(*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糖类植物的提取方法,属于C08B37/06类,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莼菜是睡莲科莼菜属。多年生草本,根茎横于泥中,茎细,长达1米以上,浸于水中。叶片浮于水面,椭圆盾形,长约5~12cm。鲜嫩茎叶可食而味美。莼菜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多糖。特别是鄂西利川市福宝山的野生莼菜,经国家有关部门测定,其平均含锌量在153-288mg/Kg之间,是绿色食品富锌之冠。锌是与多糖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其中的多糖是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如果整体地吃下莼菜,人体只能吸收其氨基酸和蛋白质部分,而主要的多糖、锌以及多糖水解后才产生的糖磷脂都不能利用。糖磷脂的功能是兴奋大脑皮层、增强肾功能。为了有效地利用莼菜的营养成分,现有技术的萃取法、酸、碱水解法或加保鲜剂,如醋酸、苯甲酸钠等都不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因为加工过程的附产物破坏了其有效成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全部营养成份、没有不良附产物的莼菜水解提取方法,有利于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莼菜、刺梨果、肉豆蔻油、丁香油,其特征是分别榨汁、用纤维酶水解莼菜汁、蒸馏工艺处理得原汁,并按百分比与矿泉水、蜂蜜混合制成;莼菜水解制备工艺是:莼菜鲜品→捡杂洗涤→晾去水份称重→打桨→速冻→热融解冻→再次打桨细研→第二次冷冻→热融→酶解→过滤→水解原液刺梨果原汁制备工艺是:刺梨果鲜品→捡杂洗涤→晾去水份→打桨榨汁→过滤→MO剂处理→-->清液→糖、PH值配料→加温过滤→原汁肉豆蔻油、丁香油的制备工艺是:    生材→去杂洗涤→烘干→粉碎→蒸汽蒸馏→得精油莼菜口服液的成分配比是:按重量百分比计:莼菜水解原汁40、刺梨果原汁30、肉豆蔻油、丁香油各占5%、矿泉水15、蜂密5%。莼菜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经分析测定,干品蛋白质总量达31.2%,多糖的含量每100g干品达39%,氨基酸的含量合计为742.11mg/100g干品;尚含人体必需的锌,含量平均高达220mg/Kg。除此之外,莼菜还含有许多人体生理上需要的活性物质,如酶类、酚类、黄酮类、有机酸、鞣质类等。刺梨为蔷薇科植物,根、叶、花都可供药用。刺梨原汁含多种矿物质、还原糖、抗坏血栓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是目前所开发利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Vc含量之冠。其次,锰的含量极高,锰和维生素C对抗衰老有良好的功效。锰尚能活化硫酸软骨素,合成酶系统,促进婴幼儿正常成骨。肉豆蔻油具有特有的香气和香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性温味辛、无毒,入脾、大肠经,能温中、下气、消食、固肠。丁香油有较强的杀菌和抗氧化能力,是暖胃、暖肾之品。味甘辛,有驱虫、健胃、止牙痛等功效。    本专利技术的莼菜口服液根据我国传统中药配伍原则,取莼菜性寒、刺梨性凉,能清热解毒、消肿。但却有偏于寒凉之弊,故加入肉豆蔻油、丁香油等辛温剂来调节,且二味皆入脾、胃、肝、肾,具有消食、温中、降逆、暖肾而有滋补强壮之功。该口服液由于加工工艺合理,保留了原料中的天然营养成分,没有不合标准的附产物,并且为利于人体吸收。冷冻粉碎使细胞壁破碎和纤维酶水解莼菜是本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酶解工艺的显著作用是;莼菜的主要-->特点是多糖(属同聚糖、己聚糖、琼脂)其主要成分为DL-半乳糖。而琼脂类多糖如不经酶水解,则难于为人体吸收利用,所以用相应的酶(wp-1)水解后,莼菜中的琼脂样物质大部分被转化为下列物质:L-阿拉伯糖       5.9%           D-木糖       7%L-岩藻糖        10.9%           D-半乳糖醛D-半乳糖        34.1%           D-果糖          微量D-葡萄糖醛酸    17.3%           D-氨基葡萄糖D-甘露糖        13.4%L-蓖李糖        11.4%           Σ100%经此酶解转化后形成的己单糖,大都能为人体利用而补全营养。另外,莼菜中尚存在复脂(Compound Lipid or Complex Lipid),既包括磷脂又涉及糖脂,二者是构成生物膜质双层结构的基本物质和参加构成某些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如脂蛋白和酯多糖)的组成分。在酶解过程中,复脂的活性物质也得到充分利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能。如脑磷脂的醒脑作用,肌醇磷脂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等。由于莼菜中植物蛋白形成的锌蛋白分子大,又有厚厚的细胞壁,如不经破壁水解处理、不形成小分子的含锌配体,莼菜含锌量虽多,其利用价值却很小。实施例: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原科包括莼菜、刺梨果、肉豆蔻油、丁香油等,其特征是分别榨汁、用纤维酶水解、蒸馏工艺处理得原汁,并按百分比与矿泉水、蜂蜜混合制成。为保证该口服液的健身强体、保健效果,对原料选用甚是考究。所用莼菜要求含锌量高的鄂西利川市福宝山野生鲜莼菜。刺梨果是鄂西恩施州所产的鲜果。矿泉水是恩施洲产的天然硒矿泉水500倍浓缩液,含硒-->量在75g/mL。蜂蜜为鄂西特产,多为绞股蓝花粉蜜,既含硒又含皂甙。莼菜水解制备工艺是:莼菜鲜品→捡杂洗涤→晾去水份称重→打桨→速冻,-20℃/3-4小时→加热急速解冻,50℃/30-60→再次打桨细研→第二次速冻,-20℃/3-4小时→热融,经镜检应有70%以上细胞壁已破碎→纤维酶水解,WP-1酶是自制的,将已破壁的莼菜原汁置于35-38℃恒温水浴中,按每1000mL混入2g酶的比率,恒温酶解,5-6小时见清液为止,抽样检验应是大部分蛋白质已转化为氨基酸→过滤→莼菜原液,半透明浅橙色清液,得率应为原汁的85%以上。刺梨果原汁制备工艺是:刺梨果鲜品→捡杂洗涤→晾去水份→打桨压汁→过滤→MO剂处理→清液→糖、PH值6.5-6.0配料→加温过滤→原汁肉豆蔻油、丁香油的制备工艺是:生材→去杂洗涤→烘干→粉碎→蒸汽蒸馏→得精油肉豆蔻油得率为5%,丁香油得率为15~20%。莼菜口服液的成分配比是:按莼菜汁的重量百分比计:莼菜40、刺梨果30、肉豆蔻油、丁香油各占5、矿泉水10、蜂密10%。由于油水不调,在混合配比之前,将丁香油和豆蔻油先溶于3~5倍的乙醇中,再与水液混合溶解。乙醇的加入量为油的3-5倍。将上述配比液装罐→加封→灭菌,高压蒸汽法5’-15’-10’/100℃以上→冷却→包装→口服液成品。上述装罐以后工序也可分别用于各成分的原液包装。该莼菜口服液的营养成分分析:由于选料得当、配比合理、工艺有特点,莼菜经水解后形成小分子,利用率增大。经分析测定表明,未经水解的莼菜原汁(特别是滤出后的清-->液含锌量只是莼菜含锌的1/10或1%;经酶解后,清液中的含锌量明显增高,由15mg/L提高到59-100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莼菜、刺梨果、肉豆蔻油、丁香油,其特征是分别用纤维酶水解、榨汁、蒸馏工艺处理得原汁,并按百分比与矿泉水、蜂蜜混合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莼菜、刺梨果、肉豆蔻油、丁香油,其特征是分别用纤维酶水解、榨汁、蒸馏工艺处理得原汁,并按百分比与矿泉水、蜂蜜混合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莼菜水解制备工艺是:莼菜鲜品→捡杂洗涤→晾去水份称重→打桨→速冻-20℃/3~4h→热融解冻50℃/30’~60’→再次打桨细研→第二次冷冻-20℃/3~4h→热融,镜检应有70%细胞壁已破碎→酶解,加酶比WP-1酶2g/1000mL,置于35~38℃水浴中,5~6小时→过滤→莼菜水解原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莼菜口服液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民王占龙阚孝武王德清
申请(专利权)人:付俊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