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870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及电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采用不同的元器件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使电机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开关操作,提高电机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动力源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应用,为工作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但是,伺服电机在进行开关机操作时,由于长期操作,还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及电机,旨在解决现在的电机进行开关操作时不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容C1、电源BT1、开关S1、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 所述电源BT1的正极共接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源BT1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共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所述开关S1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电容C1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开关S1的公共连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电机的正极,电机的负极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采用NPN型三极管Q1,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采用NPN型三极管Q2,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为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采用NPN型三极管Q3,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为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采用N型M0S管Q4,所述N型M0S管Q4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型M0S管Q4的漏极为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型M0S管Q4的源极为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采用N型M0S管Q5,所述N型M0S管Q5的栅极为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型M0S管Q5的漏极为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型M0S管Q5的源极为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采用N型M0S管Q6,所述N型M0S管Q6的栅极为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型M0S管Q6的漏极为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N型M0S管Q6的源极为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采用不同的元器件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使电机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开关操作,提高电机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容C1、电源BT1、开关S1、第一开关管101、第二开关管102以及第三开关管103 ; 电源BT1的正极共接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电源BT1的负极接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管102的高电位端共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开关S1的第一端,开关S1的第二端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102的控制端接开关S1和第一电阻R1的公共连接端,电容C1接于第二电阻R2与开关S1的公共连接端和地之间,第二开关管102的低电位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第三开关管103的控制端,第三开关管103的高电位端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103的低电位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接第七电阻R7和第三开关管103的公共连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第七电阻R7和第三电阻R3的公共连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第一开关管101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101的高电位端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101的低电位端接电机104的正极,电机104的负极接地。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一开关管101采用NPN型三极管Ql,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第一开关管101的控制端,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管101的高电位端,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管101的低电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二开关管102采用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为第二开关管102的控制端,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管102的高电位端,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管102的低电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三开关管103采用NPN型三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容C1、电源BT1、开关S1、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所述电源BT1的正极共接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源BT1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共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所述开关S1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电容C1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开关S1的公共连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电机的正极,所述电机的负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来安县信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