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输线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577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台车输线通用装置属于一种台车的喂纱装置,是为了解决传统台车织出的织物清晰度差和易产生脱套的难题而设计的,其构造特点是在传统台车上增加一些传动装置、变速盘系统和输线器等,由针筒齿轮传出运动,由输线器主动送纱,由变速盘系统调节送纱量。适合大多数传统型台车安装,提高了织物清晰度并减少了脱套。(*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台车的喂纱装置。现有技术中,传统台车的喂纱形式是消极的,由于喂纱区域纱线的张力直接受到纱在筒子上的退绕以及各个导纱器摩擦系数的影响,差异很大,以致影响弯纱的一致,使织物的清晰度明显降低。另外,由于传统台车没有配备断纱自停装置,以致断纱后引起脱套,严重的甚至损坏织针,明显影响织物的质量、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机物件损耗多。近年来,新型台车的出现,虽然在技术上完全克服了上述的各项缺点,但由于一、售价与传统台车相差甚大,用户难以接受。二、各用户厂大量的传统台车还能使用,不可能废弃。三、传统台车独特的结构形式,使用的灵活性和低廉的售价仍然受到用户的欢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输线通用装置,在不破坏不改变原台车结构的基础上尽量简单地安装在传统台车上,使其织物的线圈均匀性大大提高,布纹清晰,并有效地实施断纱自停,极大限度地防止脱套的产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传统台车上将一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安装于座套上,通过与原有针筒齿轮的啮合将运动传出,再通过安装在座盘下方的过渡齿轮将运动传给固定于座盘上的变速盘系统,经变速盘变速后用输线轮皮带传动各个输线器,输线器位于台面之上,座盘之下,呈圆形分布在编织区周围。使用中,筒子纱放于机台旁的地面上,保持原传统的形式,不同的是纱线经输线器再进入编织机构,以达到主动送纱的目的。送纱量可根据不同编织的要求通过调节变速盘予以调整。输线器上的进纱与出纱处分别装有断纱接触开关,此开关与原台车的电气控制箱相连,以达到断纱自停的目的。(输线器的构造是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用齿轮传动机构直接从针筒齿轮传出运动,以保证输线器与针筒的同步运动。二、尽量利用原传统台车上的支承单元来固定本装置,如本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原台车的座套上,变速盘系统安装于座盘上等,其它只需在原台车的台面上加工很少量的孔,并不破坏原结构与外形。三、保留了原筒子纱的安放形式,无需另外增加纱架,机台所占面积不变。四、本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工作可靠、而且不影响原机台的操作。五、花少量的投资,即可对现有传统台车的喂纱系统进行改造,使其织物质量大大地提高,以进一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六、本装置适用于目前大多数厂生产的台车。本技术的实施例由以下说明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台车上安装的主视展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台车上安装的俯视示意图。由图1见,将一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4安装于原台车(Z201E型,下同)的座套2上,使齿轮5与原机上的针筒齿轮1相啮合。在原台车座盘8的下方,过渡齿轮7(及其支承座)安装于原台车的台面3上并使其与齿轮传动装置4下部的齿轮6相啮合。变速盘系统9安装于原台车的座盘8上。并使齿轮10与过渡齿轮7相啮合。变速盘系统有两组变速传动机构,主动变速盘11、12通过三角皮带15、16分别带动被动变速盘13、14,再通过各自的齿形轮17、18以及齿形皮带19、20带动输线器21。输线器21按所需数量均匀地安装在支承环22上,支承环22与原台车针筒齿轮1同心地安装在朱台车的台面3上。从图2中可见,齿形带张紧系统25安装于原台车的台面3上,用来张紧齿形带19、20。通过调节变速盘11、13和12、14可分别调整两种不同的送纱速度,输线器21获取哪一种速度取决于其上的一对齿形轮23、24的上下位置,因两轮中其中之一是活套的。提供两种送纱速度是为了满足一些织物需要,如绒布。当变速盘的调整范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调换备用的齿形轮17或18。使用中筒子纱直接放于地面,保持原来的方式,避免另外增加纱架和由此而损失的空间。纱线经输线器21后进入编织区,由于输线器就位于编织区旁,避免了纱线多余的路程,并且使增加了输线器后而增添的操作不便降低到最低限度,如不妨碍下布,编织区依旧清晰地显露在操作者面前,没有纱线的遮挡。另外,由于该装置的传动系统直接与针筒齿轮啮合,同步性好,能满足使用要求,有了灵敏的断纱自停器(位于输线器内)有效地防止了脱套和织庇的产生。经试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权利要求一种装在传统台车上实施积极送秒的台车输线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由齿轮传动装置(4)、过渡齿轮(7)、变速盘系统(9)、输线轮皮带(17)、(18)和输线器(21)组成,齿轮传动装置(4)与台车原有的针筒齿轮(1)啮合,由针筒齿轮(1)传出运动,输线器(21)位于台面(3)之上,座盘(8)之下,编织区的周围。专利摘要本技术台车输线通用装置属于一种台车的喂纱装置,是为了解决传统台车织出的织物清晰度差和易产生脱套的难题而设计的,其构造特点是在传统台车上增加一些传动装置、变速盘系统和输线器等,由针筒齿轮传出运动,由输线器主动送纱,由变速盘系统调节送纱量。适合大多数传统型台车安装,提高了织物清晰度并减少了脱套。文档编号B65H51/00GK2182162SQ9420137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达, 谭标建 申请人:广州针织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在传统台车上实施积极送秒的台车输线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由齿轮传动装置(4)、过渡齿轮(7)、变速盘系统(9)、输线轮皮带(17)、(18)和输线器(21)组成,齿轮传动装置(4)与台车原有的针筒齿轮(1)啮合,由针筒齿轮(1)传出运动,输线器(21)位于台面(3)之上,座盘(8)之下,编织区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谭标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针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