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吸收部件塑性变形功能的自磨机筒体结构,包括自磨机端盖、端盖衬板、连接螺栓、自磨机筒体、筒体衬板、筒体连接螺栓,所述的自磨机筒体与自磨机端盖通过连接螺栓相互固接且与机座连接;所述的自磨机端盖、自磨机筒体内侧分别设置衬板,端盖衬板侧面与筒体衬板之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的自磨机端盖与自磨机筒体连接处的内侧,端盖衬板的下端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之侧面与筒体衬板之端面接触配合。本技术采用在自磨机端盖、端盖衬板、自磨机筒体和筒体衬板之间设置吸能缓冲垫板方式,当筒体衬板及端盖衬板变形后,吸能缓冲垫板能够吸收自磨机衬板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应力,消除塑性变形导致对螺栓的剪切应力。【专利说明】一种具有自动吸收部件塑性变形功能的自磨机筒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矿山设备
,进一步属于磨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具有自动吸收部件塑性变形功能的自磨机筒体结构。
技术介绍
自磨机是选矿工艺中的重要设备,主要承当着将大块原矿石进行初碎,是选矿工艺中的龙头设备。在现有自磨机的使用过程中,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吸收部件塑性变形功能的自磨机筒体结构,包括自磨机端盖(1)、端盖衬板(2)、连接螺栓(4)、自磨机筒体(5)、筒体衬板(6)、筒体连接螺栓(7),所述的自磨机筒体(5)与自磨机端盖(1)通过连接螺栓(4)相互固接且与机座连接;所述的自磨机端盖(1)、自磨机筒体(5)内侧分别设置衬板,端盖衬板(2)侧面与筒体衬板(6)之端面接触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的自磨机端盖(1)与自磨机筒体(5)连接处的内侧,端盖衬板(2)的下端设置缓冲装置(3),所述的缓冲装置(3)之侧面与筒体衬板(6)之端面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都,李跃武,张平,张保,殷金亮,李奕然,吴绍荣,岳福岩,朱耘,章永云,俞加银,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