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12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高速回转、小径、且长的筒管座。在座3的外周配设若干个夹紧部件12A-12L,在轴方向压缩夹紧部件,使其往座的外径方向扩开,夹紧同轴安装在座上的圆筒状的筒管的内径,并且,使上述夹紧部件在内径方向移动,就松弛筒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座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设为凹状3a-31,将上述夹紧部件的一部分埋设在凹部,达到上述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丝条卷绕在圆筒状筒管上的卷取机中安装固定筒管的筒管座。本专利技术的筒管座特别适合聚酯纤维、聚酰胺等合成纤维丝条纺丝、以例如每分钟数千米速度卷绕的卷取机。近年,丝条卷取机的卷取速度呈高速化,同时,筒管直径趋向小径化。因此,具有筒管座小径化,而筒管座的长度长大化的倾向。在这种以往的筒管座中,由于使得夹紧部件嵌合在支轴或座的外侧,所以轴或座的外径成为从筒管内径减去夹紧部件所需要尺寸的尺寸,轴或座的外径变小。因此,轴或座的刚性降低,筒管座的固有振动频率存在于运转区域之中,如图8所示,在大约10000rpm以上的运转区域,振动变大。结果,筒管座不能在上述10000rpm以上的运转区域回转,存在不能实现卷取机的高速运转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以往筒管座所带来的问题,能高速回转的小径、且长的筒管座。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卷取机中的筒管座,是在支轴外周配设若干夹紧部件,在轴方向压缩该夹紧部件,使其往上述支轴的外径方向扩开,夹紧与该支轴同轴安装着的圆筒状的筒管的内径,而将上述夹紧部件往内径方向移动,则松弛筒管,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上述支轴附近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设为凹状、使得上述夹紧部件的一部分埋设在该凹部达到上述目的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支轴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即形成在支轴自身上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或一体地嵌合在支轴上的座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形成为凹状,将夹紧部件的一部分埋设在该凹部,所以,夹紧部件的厚度相同情况下,轴或座的外径尺寸能比以往的筒管座大,因此,轴或座的刚性得到提高。结果,筒管座的固有振动频率变高,小径且长的筒管座的高速化成为可能。相对座全长来说,凹部所占的比例越小,固有振动频率比以往装置提高的程度就越大。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筒管座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图3是图1的A部详图;图4是图3的C向展开图;图5是与另一个实施例的A部对应的局部详图;图6是图5的D向展开图;图7是使图1所示实施例的筒管座回转时的座的振摆回转振动曲线图;图8是使以往技术的筒管座回转时的座的振摆回转振动曲线图;图9是与再一个实施例的A部对应的局部详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筒管座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1中,中空的支轴1的右端部锥部1a嵌合支承在卷取机的机架18上。23是螺母,通过螺母23的夹紧力,支轴1的锥部1a固定在机架18上。轴2通过轴承4、5支承在支轴1的中空部,其与支轴1同轴,且回转自如。另外,符号16表示轴承4的挡圈。轴2的中央部2a具有设定的过盈量与座3上形成的孔配合,通过螺母17将轴2和座3连接成一体。在轴2的轴心部穿设有同轴状孔2b,松弛筒管时,从后部供给压缩空气。如上所述,在轴2中央部2a上同轴地固定着呈圆筒状的座3,在座3的外周面上沿着座3轴向间隔地形成若干凹部3a-3l。各凹部3a-3l如图2所示在圆周方向围绕在座3的周围。在座3外周的凹部3a-3l的轴向附近形成槽3m,如图3所示。在座3的前端用螺栓19紧固盖6,构成缸室E。在轴2前端通过O型圈20,装有可密封状地滑动的活塞7,活塞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O型槽7a,其中装有O型圈21,活塞7通过O型圈21可密封状滑动地与形成在座3前端的空洞相配合。座3前端部与活塞7之间装有弹簧8,如图1所示,其将活塞7往左方向赋势。三根销9被螺纹定位等距配置在活塞7的周面上,销9贯通形成在座3上的轴向长孔3n,与形成在套10A上的孔10c相配合。套10A可滑动地与座3的外侧圆周面配合,与销9配合的孔10c等距形成在三处。随着上述套10A,呈管状的套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L依次可在座3上滑动地沿其轴向排列、配合。形成在上述座3上的凹部3a-3l上设有使筒管夹紧松弛的夹紧部件12A-12L。在以下说明中,将套10A-10L仅以套10表示。符号10b是形成在套10上的切口部,其与切口10a呈丁字状交叉,松弛筒管22时,与形成在锥部件14上的凸部14c、14d配合,在图1中使锥部件14朝右方向移动。夹紧部件12A、12B、12C、12D、12E、12F、12G、12F、12I、12J、12K、12L的结构参照图3和图4说明。夹头13的外面13b把持筒管22的内面,在该内面上形成的斜面13a与锥部件14的斜面14b配合,在半径方向扩开夹头13,其外面13b与筒管内径配合,把持筒管。在图3中,在夹头13的左侧前端形成拉钩部13C,被钩在形成于座3的凹部3a-3l附近的槽3m中。锥部件14装在形成于座3上的环状凹部3a-3l内,实设于锥部件14右端部的销14a上装有弹簧15,通过弹簧15使锥部件14在图1、图3中往左侧移动,扩开夹头13。在图4中,符号10a是形成在套10上、沿套的轴方向延伸的切口部,夹头13通过切口部10a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在各环状凹部3a-3l分别使用六个夹头13,所以将各套10的外周分成六部分,形成切口部10a。另外,13d、13e是形成在夹头13两侧面的突出部,与套10的内径部配合,防止锥部件14突出超过设定量。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筒管座的作用。先说明筒管的夹紧。排出缸室E内的压缩空气,由于弹簧8的作用,活塞7在图1中往左方移动,套10A往左方向移动,各套10A-10L与锥部件14的凸部14c、14d的配合中断(锥部件14与套10脱离,成为自由)。在这种状态下,随后,通过弹簧15,锥部件14在图1中往左方向移动,锥部件14的斜面14b与夹头13的斜面13a配合,使夹头13往外周方向扩开。结果,夹头13把持筒管22的内周。再来说明筒管的松弛。往轴2后端部(图1右端部)压接压缩空气供给用喷嘴(没有图示),通过轴2的孔2b,往缸室E供给压缩空气,使活塞7在图1中往右方向移动。由于活塞7的移动,通过销9使套10A-10L往右方向移动,分别形成在套10上的切口部10b与锥部件14的凸部14c、14d配合,反抗弹簧15,使锥部件14在图1、3、4中往右方向移动。如上所述,锥部件14反抗弹簧15,在图1中往右方向移动,夹头13的配合部(斜面13a)相对锥部件14滑动,夹头13缩向内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使支轴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形成为凹状,在该凹部埋设夹紧部件的一部分,所以轴或座的外往尺寸可变大,轴或座的刚性得到提高。根据本实施例,与支轴上没有设置夹紧部件的配设用凹部的以往装置比较,刚性为1.5倍(若进行若干设计变更场合为1.4-1.7倍)。结果,因有振动频率变高,不管是小径且长的筒管座,即使在高速域,振幅等的振动值也变低。94mm内径的筒管六根(全长1200mm)的场合,以往如图8所示,在大约10000rpm以上的运转区域,振动变大。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大约15000rpm以前,还没有大的振动。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没有把安装在座的轴方向的套之间连接起来,但是,也可以通过突起等系合部将它们互相连接起来。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承在支轴上的座上形成凹部,但是也可以在不使用座使夹紧部件直接嵌合在支轴上的装置上,当将本专利技术应用在该装置上时,使凹部形成在支轴上。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突设在锥部件14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条卷取机的筒管座,支轴外周配设若干夹紧部件,在轴方向压缩该夹紧部件,使其往上述支轴的外径方向扩开,夹紧与该支轴同轴安装着的圆筒状的筒管的内径,而使上述夹紧部件在内径方向移动就松弛筒管,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支轴附近的夹紧部件的配设部设为凹状,将上述夹紧部件的一部分埋设在该凹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冈隆美石丸德希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制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