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21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送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抑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9的摩擦阻力Fc,减少因底板上的纸件S的张数而变化的、送纸辊的反力的影响,借助因配置在底板1转动中心附近而受到较小的底板推压部件7的推压力、且不容易受送纸辊8的反力变化影响的第2摩擦部件10、11,可容易地将付与纸件S的摩擦阻力设定为所需的值。可将底板上的纸件S切实分离地送出,直到最后一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底板的片材供给装置及装有该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片材是指纸、投影用片等,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中将上述片材供给装置简记为送纸装置,上述底板可自由转动并将纸等片材压接在送纸辊上。现有技术中,日本特开平5-170347号公报揭示了一种送纸装置,该装置中,把可转动的底板朝着送纸辊侧推压,使得以叠层状态放在底板上的纸件压接在送纸辊上,把底板上的纸件从最上层依次一张一张地送出。该送纸装置中,随着底板上的纸的张数减少,被推压的底板朝送纸辊侧转动,所以底板上的纸件被压接在送纸辊上。在送出最上面纸时,为了使叠置在底板上的最下层纸不受拉曳地送出,把对纸件付与摩擦阻力的摩擦部件,配设在底板上面的对着送纸辊的附近、即配设在可转动底板的自由端侧的上面。这种情形下,送纸辊切实地将最上层的纸抽出,这时,仅最上层的纸相对于第2张以下的纸一边滑移一边被抽出,当底板上的纸的张数减少了时,最下层的纸即使受到送纸辊的夹持力,但由于又受到摩擦部件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也不会从底板上被抽出,并且,当底板上的纸只剩下1张时,送纸辊必须用比摩擦部件的摩擦阻力大的抽出力,才能抽出纸。因此,送纸时,设送纸辊作用于底板上最上面纸的抽出力为Fa、作用在底板上纸间的摩擦阻力为Fb、配设在底板自由端侧的摩擦部件对底板上的最下面纸付与的摩擦阻力为Fc时,设计成Fa>Fc>Fb的关系。实际上,即使这样设计,由于纸件的纸质、环境(温度、湿度等)、状态(静电、纸的坚挺度等)的变化,有时产生从底板上抽出若干张重叠纸的现象、即所谓的重叠送出现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在底板的下游侧附近,在送纸辊对向位置,设置阻止重叠送出的各种分离机构。但是,为了减轻该分离机构的负担,提高纸件的分离性,以及为了将底板上的纸切实地送出至最后一张,要求上述Fa>Fc>Fb关系。但是,虽然纸件的纸质、环境(温度、湿度等)、状态(静电、纸的坚挺度等)的变化对Fa、Fb、Fc有影响,但其它的因素也会导致Fa、Fb、Fc产生下述倾向。底板上的纸的张数越多,底板朝送纸辊靠近的位置(底板的前进位置)就越降低,由于压缩将底板往上方推压的底板推压部件,所以,送纸辊作用于底板上纸件的抽拉力Fa就增大,但其变动并不是很大。而摩擦部件付与底板上纸件的摩擦阻力Fc,受摩擦部件的摩擦系数的支配,另外,与抽出力Fa对应的送纸辊的反力,通过纸件作用于摩擦部件,所以,Fc的变动因素较多。这样,Fc的变动比Fa、Fb大。在使送纸辊连续旋转的构造中,为了进行间歇的送纸动作,日本特开平9-202475号公报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即,在送纸时,使底板前进到送纸辊侧,在送纸的间歇时,使底板离开送纸辊(底板从送纸辊退避)。在该结构中,底板的转动支承部的游隙的大小,会造成底板前进位置变动等,更增加了Fc的变动原因。另外,为了减小送纸装置的平面方向设置空间,使底板从其转动中心朝着送纸辊侧往下方倾斜,这时,底板上的纸件越多,底板的倾斜越接近铅直方向,纸在自重作用下插入到送纸辊与摩擦部件之间。纸的尺寸越大该插入现象越显著,容易产生纸的重叠送出,所以,必须将Fc值设定得较高。即,与底板倾斜角对应的Fc值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叠置在底板上纸切实分离地送出,直到最后一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记载的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送纸辊、底板、底板推压部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上述送纸辊可被驱动旋转;上述底板能以支点轴为中心、朝着与上述送纸辊接离的方向转动,纸件以叠置状态载置在该底板上;上述底板推压部件将底板朝送纸辊侧推压,以使最上面纸与送纸辊接触,送出该最上面纸;上述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配置在底板上面的、送纸辊的对面附近的第一位置,用于对底板上的最下面纸件付与一定值以上的第1摩擦阻力;上述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配置在上述底板上面的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沿送纸方向上游侧,用于对底板上的最下面纸件付与上述一定值以上的第2摩擦阻力。如上所述,第1及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对纸件付与“一定值以上的摩擦阻力”。这里所述的“一定值以上”,是在不设有第1和第2摩擦部件的底板表面,纸件仅靠自重与其接触的条件下,把纸件从底板受到的摩擦阻力作为基准时,“一定值以上”是指超过该基准摩擦阻力的值。因此,在底板推压部件使底板上升、使纸件与送纸辊接触的状态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通过纸件受到送纸辊的反力,对纸件付与一定值以上的摩擦阻力,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对纸件付与一定值以上的摩擦阻力。这样,用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摩擦阻力和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摩擦阻力之和,设定付与底板上纸件的摩擦阻力。这样,抑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该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受到因底板上的纸件张数而变化的、送纸辊的反力)的摩擦阻力,减少因底板上的纸件张数而变化的、送纸辊的反力的影响,并且借助因配置在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沿送纸方向上游侧而受到较小的底板推压部件的推压力、不容易受送纸辊的反力变化影响的第2摩擦部件,可容易地将付与纸件的摩擦阻力设定为所需的值。权利要求2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送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是设在上述底板表面第二位置的第2摩擦部件。因此,由第2摩擦部件对底板上的纸件付与摩擦阻力。另外,通过对第2摩擦部件的材质、表面粗度等的设定,实现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权利要求3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送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是把上述底板上的纸件推压在该底板表面第二位置的弹性的纸件推压机构。因此,用纸件推压机构可得到纸件对于底板的推压力,底板上的纸件可被付与摩擦力。另外,纸件推压机构是通过设定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尺寸形状等而实现的。权利要求4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送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是设在上述底板表面并与纸件接触的第2摩擦部件、以及将底板上的纸件推压在第2摩擦部件上的弹性的纸件推压机构。因此,用纸件推压机构可得到纸件对于第2摩擦部件的推压力,底板上的纸件可被付与摩擦阻力。另外,付与纸件的摩擦阻力,可通过纸件推压机构的推压力和第2摩擦部件与纸件的摩擦这样双重效果得到,所以,纸件推压机构和第2摩擦部件的设计自由度大。权利要求5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送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底板驱动机构,为了使最上面纸与送纸辊接触,送出最上面纸,在上述送纸辊运送底板上的纸件时,该底板驱动机构容许底板朝送纸辊侧前进,在纸件被递送到下游侧的纸件运送部件上时,该底板驱动机构使底板从送纸辊退避。因此,即使在使送纸辊连续旋转的构造中,借助底板相对于送纸辊的前进动作和退避动作,也可以间歇地送纸。这时,与没有底板驱动机构的构造相比,底板的前进位置有变动的可能性,这样,由于送纸辊的反力的变动,虽然第1摩擦部件付与纸件的摩擦阻力的变化有加大的倾向,但是,与权利要求1一样,通过抑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摩擦阻力,并且借助不容易受送纸辊反力变动影响的第2摩擦部件,可将付与纸件的摩擦阻力设定为所需的值,抑制付与底板上纸件的摩擦阻力的变化。权利要求6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送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底板从支点轴侧朝着上述送纸辊侧往下方倾斜着。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送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送纸辊、底板、底板推压部件、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 上述送纸辊可被驱动旋转; 上述底板能以支点轴为中心、朝着与上述送纸辊接离的方向转动,纸件以叠置状态载置在该底板上; 上述底板推压部件将底板朝送纸辊侧推压,以使最上面纸与送纸辊接触,送出该最上面纸; 上述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配置在底板上面的、送纸辊的对面附近的第一位置,用于对底板上的最下面纸件付与一定值以上的第1摩擦阻力; 上述第2摩擦阻力付与机构配置在上述底板上面的第1摩擦阻力付与机构的沿送纸方向上游侧,用于对底板上的最下面纸件付与上述一定值以上的第2摩擦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谷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