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滤网主体异形锻件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1342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滤网主体异形锻件的锻造方法,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状态下制作锻件原坯,在1050℃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镦粗、拔长;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高压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拔长,然后对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步骤3)平整: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步骤4)扩孔成形:利用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扩孔,得到成品的异形锻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扩孔工艺中使用专用的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一次性成型,减少车削加工,既避免了坯料浪费,缩短了加工时间,而且锻件内部金属流向完整,增强了锻件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1000MW级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设备中滤网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承压件,需要满足承载负荷、温度等特定使用要求。目前的火电机组滤网主体为一种异形环件,其锻造过程是先使用直形芯棒将锻件辗至为环件,然后通过车削对辗环件加工出要求的形状,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坯料浪费,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而且车削后的锻件导致其内部金属流向不完整,影响锻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专利技术提供给了,无需进行车削加工,既避免了坯料浪费,缩短了加工时间,而且锻件内部金属流向完整,增强了锻件的强度和韧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状态下制作锻件原坯,在1050°C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镦粗、拔长; 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高压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拔长,然后对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 步骤3)平整: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 步骤4)扩孔成形:利用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扩孔,得到成品的异形锻件;所述异形芯棒包括同轴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两个芯棒均为圆柱体,且第一芯棒的端面直径小于第二芯棒的端面直径,所述第二芯棒的中心开设有沿轴线方向的插孔,所述第一芯棒通过穿入此插孔与第二芯棒相连,且所述第一芯棒可沿插孔的行径方向调节其使用长度,所述插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芯棒的锁紧装置。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拔长后其锻件内部的孔的形状、尺寸与异形芯棒的形状、尺寸一致。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插孔的内径比第一芯棒的直径大8~10mm。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插孔的长度为第二芯棒长度的四分之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造的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整体辗环,改变了传统的车削加工,既提升了锻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锻造效率,还减少了坯料的浪费,更重要的利用异形芯棒的整体碾环保证了锻件内部金属流向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高了锻件的强度和韧性。(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芯棒的长度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芯棒插口外侧的锁紧装置进行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的火电机组滤网主体的锻造需求,灵活方便,且减少了芯棒的制作数量,降低了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异形芯棒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马架与异形芯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附图中部分零部件名称为: 1-第一芯棒,2-第二芯棒,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火电机组滤网主体异形锻件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下制作锻件原坯,然后在1050°C -1070°C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镦粗,然后进行第一次拔长; 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第二次拔长,当拔长到适当尺寸后,对异形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使其达到成品要求; 步骤3)平整:侧壁整形完成后,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使之达到成品要求; 步骤4)扩孔成形:将异形芯棒置于马架上,对锻件进行扩孔,所述异形芯棒包括同轴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所述两个芯棒均为圆柱体,且第一芯棒的直径小于第二芯棒的直径,所述第二芯棒的中心开设有沿轴线方向的插孔,所述第一芯棒通过穿入此插孔与第二芯棒相连,且所述第一芯棒可沿插孔的行径方向调其使用长度,所述插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芯棒的锁紧装置。其中马架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构成,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梯形体结构,且下端面面积均大于上端面面积。为配合异形芯棒的结构,第一支架上端的凹槽小于第二支架上端的凹槽,且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拔长后锻件内部的孔的形状、尺寸与异形芯棒的一致。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插孔的内径比第一芯棒的直径大插孔的长度为第二芯棒长度的四分之三。本专利技术中,才两次拔长,可以使钢材逐步形变,不至于破坏钢材的物理特性,也为锻造加工提供了调整空间,避免过长或过短,造成废品。而锻件的端面平整采取一次性整体平整,可以避免其端面局部重复受压变形,以至于破坏端面的材质特性。本专利技术在提高锻造加工便利性的同时,节约了锻造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保证了钢材的特性不受到锻造影响,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为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状态下制作锻件原坯,在1050°C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拔长、镦粗; 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高压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拔长,然后对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 步骤3)平整: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 步骤4)扩孔成形:利用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扩孔,得到成品的异形锻件;所述异形芯棒包括同轴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两个芯棒均为圆柱体,且第一芯棒的端面直径小于第二芯棒的端面直径,所述第二芯棒的中心开设有沿轴线方向的插孔,所述第一芯棒通过穿入此插孔与第二芯棒相连,且所述第一芯棒可沿插孔的行径方向调节其使用长度,所述插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芯棒的锁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拔长后其锻件内部的孔的形状、尺寸与异形芯棒的形状、尺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插孔的内径比第一芯棒的直径大8~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插孔的长度为第二芯棒长度的四分之三。【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状态下制作锻件原坯,在1050℃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镦粗、拔长;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高压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拔长,然后对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步骤3)平整: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步骤4)扩孔成形:利用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扩孔,得到成品的异形锻件。本专利技术的扩孔工艺中使用专用的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一次性成型,减少车削加工,既避免了坯料浪费,缩短了加工时间,而且锻件内部金属流向完整,增强了锻件的强度和韧性。【IPC分类】B23P15/00【公开号】CN105345410【申请号】CN201510871237【专利技术人】许开前, 张建, 万里扬 【申请人】四川民盛特钢锻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火电机组滤网主体异形锻件的锻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机组滤网主体异形锻件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坯:根据火电机组滤网主体需求下料,并在常温状态下制作锻件原坯,在1050℃温度下对锻件原坯进行拔长、镦粗;步骤2)冲孔、拔长、整形:对镦粗后的原坯进行高压冲孔,并按照滤网主体的异形需求对锻件进行拔长,然后对锻件的侧壁进行整形;步骤3)平整:对锻件的端面进行一次性整体平整;步骤4)扩孔成形:利用异形芯棒对锻件进行扩孔,得到成品的异形锻件;所述异形芯棒包括同轴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两个芯棒均为圆柱体,且第一芯棒的端面直径小于第二芯棒的端面直径,所述第二芯棒的中心开设有沿轴线方向的插孔,所述第一芯棒通过穿入此插孔与第二芯棒相连,且所述第一芯棒可沿插孔的行径方向调节其使用长度,所述插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芯棒的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前张建万里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民盛特钢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