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90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及其上正对设置的两个装夹块,两个装夹块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装夹滑板安装座,装夹滑板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上端向外倾斜的第一、二导向滑槽,该两个滑槽内均设有装夹滑板,装夹滑板下端均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铰接,连接横杆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纵向升降杆内的丝杆凹槽中套装有丝杆,纵向升降杆上、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和丝杆螺母固接,丝杆下端穿过底座并与其铰接,底座内设有蜗杆,丝杆上固定套有与蜗杆啮合的涡轮,蜗杆的一端设有摇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蜗杆丝杆结构将蜗杆的回转运动转化为装夹滑板的上下运动,实现了转子夹紧的半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一冷凝(放热)一膨胀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而压缩机机芯转子更是整个压缩机工作的核心部件,传统加工转子的叶片槽时一般采用手动夹紧方式,人工夹紧不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夹紧可靠度受操作人员业务能力影响严重,而一旦转子加工前夹紧可靠度不够不仅影响产品的合格率更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手动夹紧且可实现转子加工装夹半自动化控制的升降式装夹工装。技术方案如下:—种升降式装夹工装,包括装夹装置,其关键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装夹块,两个所述装夹块正对设置,两个该装夹块相对的侧面上均固定有装夹滑板安装座,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均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槽;所述装夹滑板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两端铰接,所述连接横杆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所述纵向升降杆下部设有丝杆凹槽,所述丝杆凹槽内活动套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丝杆螺母,所述纵向升降杆上端与所述连接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升降杆下端与所述丝杆螺母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下端穿过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底座内设有蜗杆,所述丝杆上固定套有涡轮,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一个连接臂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摇动摇臂时蜗杆会带动丝杆发生回转运动,丝杠螺母会随丝杆的转动角度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上下直线运动,这时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的纵向升降杆也将相应的上升或下降从而进一步带动装夹滑板在导向滑槽中滑动,由于导向滑槽为斜槽从而使装夹滑板在上下运动中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放松或夹紧转子。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倾斜角度一致,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侧的装夹滑板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能同时对转子施加相向的夹持力从而使夹紧更稳固可靠。上述丝杆螺母位于所述底座上方,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丝杆螺母的运动范围更大,从而扩大了装夹装置可夹持的工件尺寸范围。上述装夹滑板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装夹块的顶端,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铣床对转子的加工。上述连接横杆、纵向升降杆及所述丝杆的轴心线重叠,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纵向升降杆在上下运动时传递给两侧装夹滑板的力大小一致,传动效果更好同时整个夹持装置的稳定性也更好。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摇动摇臂时蜗杆会带动丝杆发生回转运动,丝杠螺母就会随丝杆的转动角度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上下直线运动,这时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的纵向升降杆也将相应的上升或下降从而进一步带动装夹滑板在导向滑槽中滑动,由于导向滑槽为斜槽从而使装夹滑板在上下运动中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放松或夹紧转子,由此实现了转子夹紧的半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包括装夹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I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装夹块2,两个所述装夹块2正对设置,且两个所述装夹块2垂直于所述底座I,两个所述装夹块2相对的侧面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装夹滑板安装座3,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3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滑槽41和第二导向滑槽42,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5,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均为上端向外倾斜且二者的倾斜角度一致的斜槽,所述装夹滑板5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7两端铰接,所述连接横杆7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8,所述纵向升降杆8下部设有丝杆凹槽12,所述丝杆凹槽12内活动套装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上设有丝杆螺母13,所述纵向升降杆8上端与所述连接横杆7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丝杆螺母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I内设有蜗杆14,所述丝杆11下部固定套有涡轮15,所述蜗杆14与所述涡轮15啮合,所述丝杆11下端穿过所述底座I并与所述底座I铰接。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连接横杆7、纵向升降杆8及所述丝杆11的轴心线重叠,所述丝杆螺母13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所述底座I的一侧设有摇臂9,所述摇臂9的一个连接臂与所述蜗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主权项】1.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包括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个装夹块(2),两个所述装夹块(2)正对设置,两个该装夹块(2)相对的侧面上均固定有装夹滑板安装座(3),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3)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滑槽(41)和第二导向滑槽(42),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5),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均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槽; 所述装夹滑板(5)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6)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7)两端铰接,所述连接横杆(7)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8),所述纵向升降杆(8)下部设有丝杆凹槽(12),所述丝杆凹槽(12)内活动套装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上设有丝杆螺母(13),所述纵向升降杆⑶上端与所述连接横杆(7)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升降杆⑶下端与所述丝杆螺母(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1)下端穿过所述底座(1)并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内设有蜗杆(14),所述丝杆(11)上固定套有涡轮(15),所述蜗杆(14)与所述涡轮(15)啮合,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摇臂(9),所述摇臂(9)的一个连接臂与所述蜗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的倾斜角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13)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3)分别设置在所述装夹块(2)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杆(7)、纵向升降杆⑶及所述丝杆(11)的轴心线重叠。【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及其上正对设置的两个装夹块,两个装夹块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装夹滑板安装座,装夹滑板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上端向外倾斜的第一、二导向滑槽,该两个滑槽内均设有装夹滑板,装夹滑板下端均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铰接,连接横杆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纵向升降杆内的丝杆凹槽中套装有丝杆,纵向升降杆上、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和丝杆螺母固接,丝杆下端穿过底座并与其铰接,底座内设有蜗杆,丝杆上固定套有与蜗杆啮合的涡轮,蜗杆的一端设有摇臂,本专利技术利用蜗杆丝杆结构将蜗杆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装夹工装,包括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个装夹块(2),两个所述装夹块(2)正对设置,两个该装夹块(2)相对的侧面上均固定有装夹滑板安装座(3),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3)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滑槽(41)和第二导向滑槽(42),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5),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均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槽;所述装夹滑板(5)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下端分别与连接横杆(7)两端铰接,所述连接横杆(7)下方设有纵向升降杆(8),所述纵向升降杆(8)下部设有丝杆凹槽(12),所述丝杆凹槽(12)内活动套装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上设有丝杆螺母(13),所述纵向升降杆(8)上端与所述连接横杆(7)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升降杆(8)下端与所述丝杆螺母(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1)下端穿过所述底座(1)并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内设有蜗杆(14),所述丝杆(11)上固定套有涡轮(15),所述蜗杆(14)与所述涡轮(15)啮合,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摇臂(9),所述摇臂(9)的一个连接臂与所述蜗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得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