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06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聚合物太阳能光伏器件领域。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ITO,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阳极缓冲层,金属阳极;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ZnO纳米颗粒97-99.5%,苝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0.5-3%。在ZnO纳米颗粒阴极缓冲层中加入苝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材料,提高阴极缓冲层的光电导,提高电子在阴极处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最终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该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聚合物太阳能光伏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从不可再生能源的储藏量方面考虑,还是从当前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人类都必须尽快找到可替代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占有地球总能量99%以上的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特点,成为各国科学家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目前,根据组成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分为无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其材料合成容易,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耗能少、可制作柔性器件以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突出优势,赢得了科学家和各国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并注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有机光电子学的迅猛发展,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界面修饰工艺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与已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的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其实用化还尚需时日。传统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阴极缓冲层的电子迀移率较低,限制了光生电子在阴极处的收集,从而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最终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目的是采用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杂化的方式制备阴极缓冲层,提高阴极缓冲层的光电导,提高电子在阴极处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制备出高性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采用反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ΙΤ0,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阳极缓冲层,金属阳极;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ZnO纳米颗粒97-99.5%,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0.5_3%。作为优选,所述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中,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为N,N’ - 二辛基-3,4,9,10-茈二甲酰亚胺(PTCD1-C8)、N,N’ - 二苯基-3,4,9,10-茈二甲酰亚胺(PTCD1-Ph)、N,N’ - 二戊基-3,4,9,10-茈二甲酰亚胺(PTCD1-C5)或 N,N’ - 二甲基-3,4,9,10-茈二甲酰亚胺(MePTCDI)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光活性层中,电子给体材料为P3HT。作为优选,所述光活性层中,电子受体材料为PC61BM或PC71BM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阳极缓冲层材料为聚PED0T:PSS,阳极缓冲层厚度为15_50nm。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阳极材料为Ag、A1或Cu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阳极厚度为100_300nmo作为优选,所述衬底材料为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所述透明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氯醋树脂或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和ZnO纳米颗粒杂化的方式制备阴极缓冲层,通过在光照条件下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和ZnO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过程,提高阴极缓冲层的光电导,提高电子在阴极处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最终制备出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2、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超薄,除去衬底厚度外,器件总厚度不超过200nm ;3、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制程短、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器件在AM 1.5(强度为lOOmW/cm2)照射下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图1中标记:1-衬底,2-透明导电阴极ΙΤ0,3-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4-光活性层,5-阳极缓冲层,6-金属阳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迀移率有机小分子掺杂的三元太阳能电池,如图1所示,该太阳能电池采用反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ΙΤ0,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阳极缓冲层,金属阳极;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ZnO纳米颗粒97-99.5%,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0.5_3%。所述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中,茈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为PTCD1-C8、PTCD1-Ph、PTCD1-C5或MePTCDI中的一种。所述光活性层中,电子给体材料为P3HT。所述光活性层中,电子受体材料为PC61BM或PC71BM中的一种。所述阳极缓冲层材料为聚PED0T:PSS,阳极缓冲层厚度为15_50nm。所述金属阳极材料为Ag、Al或Cu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阳极厚度为100-300nm。所述衬底材料为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所述衬底材料为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所述透明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氯醋树脂或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1 (对照组):对表面粗糙度小于lnm的由透明衬底及透明导电阴极ΙΤ0所组成的基板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氮气吹干;在透明导电阴极ITO表面旋转涂覆ZnO阴极缓冲层(5000rpm, 40s, 15nm),并将所形成的薄膜进行热退火(200°C , 60min);在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上采用旋涂制备P3HT:PC61BM(40%:60%)光活性层(lOOOrpm, 25s, 220nm),并进行热退火(140°C , 5min);在光活性层表面旋转涂覆聚PED0T:PSS溶液制备阳极缓冲层(3000rpm, 60s, 30nm),并进行热退火(150°C , 5min);在阳极缓冲层上蒸镀金属阳极Ag(lOOnm)。在标准测试条件下(AM 1.5,lOOmW/cm2),测得器件的开路电压(Voc) = 0.58V,短路电流(Jsc) = 8.5mA/cm2,填充因子(FF) = 0.57,光电转换效率(PCE) = 2.81%。实施例2:对表面粗糙度小于lnm的由透明衬底及透明导电阴极ΙΤ0所组成的基板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氮气吹干;在透明导电阴极ΙΤ0表面旋转涂覆Ζη0:ΡΤ⑶1-C8(99.5%:0.5% )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5000rpm, 40s, 15nm),并将所形成的薄膜进行热退火(200°C , 60min);在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上采用旋涂制备P3HT:PC61BM(40%:60% )光活性层(lOOOrpm,25s,220nm),并进行热退火(140°C , 5min);在光活性层表面旋转涂覆PED0T:PSS溶液制备阳极缓冲层(3000rpm,60s, 30nm),并进行热退火(150°C,5min);在阳极缓冲层上蒸镀金属阳极Ag(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采用反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衬底,透明导电阴极ITO,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阳极缓冲层,金属阳极;有机无机杂化阴极缓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ZnO纳米颗粒97‑99.5%,苝二甲酰亚胺类小分子0.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军胜王瀚雨郑丁孔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