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9465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包括墙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辊筒安装在所述墙板的侧面,在墙板的该侧还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包绕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即间接包绕在辊筒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二输送带包夹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硬币经第二输送带输送后,进入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包夹处,硬币被包夹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上,在此过程中完成翻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都安装在墙板的同一侧,采用辊筒悬臂单侧固定,更换传送带时不需要拆卸墙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属于造币设备

技术介绍
在对硬币进行对比辨别真伪等操作时,往往需要对硬币的双面进行拍照,就亟需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对硬币进行翻面的装置,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便利及提高效率。现有的包夹翻面机器都为双侧板固定,传送带更换时费时费力,调节传送带跑偏的机构复杂不宜操作。申请号为201210063107.1,名称为“硬币翻面输送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种硬币翻面输送装置,包括对硬币进行翻面的翻面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翻面机构的前方的入币传输带、设置于所述的翻面机构的后方的出币传输带,所述的翻面机构包括第一交叉带传动组件和第二交叉带传动组件,所述的第一交叉带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交叉张紧在所述的第一带轮和所述的第二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所述的第二交叉带传动组件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交叉张紧在所述的第三带轮和所述的第四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所述的第一带轮、所述的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三带轮及所述的第四带轮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带轮与所述的第三带轮的转向相反,所述的第一皮带与所述的第二皮带的线速度相同,所述的第一带轮与所述的第三带轮位于同侧、且所述的第一带轮位于所述的第三带轮的上方,所述的第四带轮与所述的第二带轮位于同侧、且所述的第四带轮位于所述的第二带轮的上方,所述的第一皮带的交叉方向与所述的第二皮带的交叉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皮带与所述的第二皮带之间相向的一段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一个硬币的厚度,所述的入币传输带上方设置有第一相机,所述的出币传输带上方设置有第二相机,从所述的入币传输带送来的硬币通过所述的第一皮带及所述的第二皮带之间的翻面作用后从所述的出币传输带送出。该申请提供的翻面机构较为复杂,利用两条交叉输送带实现硬币翻面,两条输送带为倾斜设置,硬币在其上输送存在不稳的问题,并且,利用两条输送带交叉点进行硬币交换输送,硬币容易脱落而翻面失败,无法有效包夹住硬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包夹住硬币进行翻面操作,本技术采用单侧安装输送带的方式,输送带磨损后易于进行更换作业。本技术所提供的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辊筒安装在所述墙板的侧面,在墙板的该侧还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包绕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即间接包绕在辊筒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币通道。硬币从第二输送带的硬币入口端进入第二输送带,当硬币到达第二输送带包夹第一输送带的位置时,硬币进入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利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的夹持力将硬币从第二输送带移动到第一输送带,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硬币翻面。由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都安装在墙板的一侧,当输送带磨损需要更换时,无需拆开墙板即可直接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输送带依靠其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摩擦力驱动旋转,本技术采用的驱动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的同步。为方便将硬币送入第二输送带,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硬币入口端设置有过渡板,硬币经过渡板进入第二输送带,防止硬币落在辊筒上而掉落。为防止第一输送带过长而悬空形成弧度,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输送带的第一托板。为防止第二输送带过长而悬空形成弧度,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输送带的第二托板。本技术还在所述墙板上设置有硬币检测装置、吹气装置、感应器和剔币通道,所述硬币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吹气装置、感应器连接;所述吹气装置与剔币通道分列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当硬币被包夹翻面并落在第一输送带上时,感应器检测到有硬币,再启动硬币检测装置对硬币进行检测,如果硬币不符合要求,则启动吹气装置,将硬币吹入剔币通道,如果硬币符合要求,则硬币由第一输送带输送至出币通道。本技术所提供的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利用第二输送带包夹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硬币经第二输送带输送后,进入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包夹处,硬币被包夹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上,在此过程中完成翻面。采用输送带包夹方式输送硬币,输送带磨损较大,寿命较短需经常更换,本技术将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都安装在墙板的同一侧,采用辊筒悬臂单侧固定,更换传送带时不需要拆卸墙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含硬币检测装置)。图中:1_第一输送带;2_第二输送带;3-墙板;4_墙板固定座;5_过渡板;6-出币通道;7_从动辊;8_主动辊;9-托辊;10-剔币通道;11-第一托板;12-第二托板;13_第一托板支架;14_吹气装置;15_感应器;17_硬币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包括墙板3,墙板3底部设置有墙板固定座4,利用墙板固定座4将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固定安装起来。第一输送带1通过主动棍8、从动棍7安装在墙板3上,主动棍8连接驱动装置,如电机等,带动第一输送带1运转。第二输送带2通过4个托辊9安装在墙板3上,第二输送带2包绕在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即,第二输送带2间接包绕在主动辊8上,第二输送带2依靠其与第一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而运转;第二输送带2也可以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使之运转,但需考虑与第一输送带之间的同步。第二输送带2的硬币入口端设置有过渡板5,硬币经过过渡板5后进入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的下方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托板11、第二托板12 ;第一托板11通过第一托板支架13安装在墙板3上。第一输送带1的硬币出端口设置有出币通道6。墙板3上还安装有硬币检测装置17、感应器15、吹气装置14以及剔币通道10,硬币检测装置17分别与感应器15、吹气装置14连接,吹气装置14正对剔币通道10、并与剔币通道10分列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硬币检测装置17可以使用照相机,利用照相机对硬币进行拍照检测。本技术工作时,硬币沿图2箭头所示方向被输送,硬币首先经过渡板5进入第二输送带2,当硬币被第二输送带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包绕处时,由于两条输送带的包夹,硬币被移动至第一输送带上,在此过程中完成翻面作业,硬币随后被第一输送带输送,当感应器检测到第一输送带1有硬币后,启动硬币检测装置17对硬币进行检测,如果硬币不符合要求,则启动吹气装置,将硬币吹落入剔币通道10,如果硬币符合要求,则不启动吹气装置,硬币由第一输送带继续输送,直至落入出币通道6。本技术还可在硬币在第二输送带上输送时进行一次检测,将不符合要求的硬币剔除出去,相应地,可设置相应的硬币检测装置、感应器、吹气装置和剔币通道,具体设置方式与在第一输送带的设置方式基本一致。【主权项】1.一种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辊筒安装在所述墙板的侧面,在墙板的该侧还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包绕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即间接包绕在辊筒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硬币包夹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辊筒安装在所述墙板的侧面,在墙板的该侧还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包绕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即间接包绕在辊筒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学龙张强李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有限公司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