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远专利>正文

螺旋输送机尼龙吊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247 阅读:6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瓦,是属于输送机绞龙芯轴的连接部件,该尼龙吊瓦是由上下吊瓦扣合而成,采用螺栓固定。该尼龙吊瓦重量轻,耐磨,自润滑,无毒,安装方便,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水、碱、醇、酯、碳氢化合物和盐溶液,该尼龙吊瓦制作简单,可进行车、铣、刨、钻等机械加工,是粮油加工、棉花加工、饲料加工等输送机上的理想产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旋输送机连接部件,尤其涉及输送机轴承的尼龙吊瓦。尼龙吊瓦广泛应用于棉花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中的水平螺旋输送机中间段悬挂绞龙芯轴的主要联接部件,它主要起悬挂轴承的作用。现有吊瓦大多为铜瓦、铸铁瓦、粉末瓦等,这些吊瓦重量重、易磨损,需定时加油,强度差,机械加工较费时。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吊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瓦,是由上下尼龙吊瓦扣合而成。该尼龙吊瓦重量轻,耐磨,无需任何润滑剂,可在低温-80℃、高温110℃情况下连续工作,该尼龙吊瓦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水、碱、醇、酯、碳氢化合物和大多数盐溶液,该尼龙吊瓦制作简单,可进行车、铣、刨、钻等机械加工,是粮油加工、棉花加工、饲料加工等螺旋输送机上的替代产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送机尼龙吊瓦,是由上下吊瓦组成,上吊瓦(3)为凸形,并在上吊瓦(3)的颈部中间开有吊杆螺栓孔(2),上吊瓦(3)的底部开有凹槽(5),下吊瓦(4)为半球形,其顶端面开有凸头(6),与上吊瓦(3)的凹槽相互扣合,上下吊瓦中间为一圆孔,在上下吊瓦的两侧,有一次成形的固定耳,采用螺栓(1)将上下吊瓦固定。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水平输送机上的安装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水平输送机上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吊瓦,是在棉花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等水平输送机上用于悬挂轴承的吊瓦。该吊瓦是由上下吊瓦组成,上吊瓦(3)为凸形,下吊瓦(4)为半球形,上吊瓦(3)的颈部中间有一吊杆螺栓孔(2),上吊瓦(3)的底面为凹形,下吊瓦(4)的顶端面为凸形,上下吊瓦的凹、凸槽相互扣合,且中间为圆孔,两侧用螺栓(1)连接固定。使用时,将吊杆的下端插入上吊瓦(3)的颈部中,采用固定帽固定,吊杆的上端与输送机机壳横吊板采用螺母固定。将上、下吊瓦扣合在绞龙芯轴两段之间的联接轴上,采用螺栓固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吊瓦,是由上下吊瓦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吊瓦(3)为凸形,并在上吊瓦(3)的颈部中间开有吊杆螺栓孔(2),上吊瓦(3)的底部开有凹槽(5);下吊瓦(4)为半球形,其顶端面开有凸头(6),与上吊瓦(3)的凹槽相互扣合,上下吊瓦中间为一圆孔,在上下吊瓦的两侧,有一次成形的固定耳,采用螺栓(1)将上下吊瓦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瓦,是属于输送机绞龙芯轴的连接部件,该尼龙吊瓦是由上下吊瓦扣合而成,采用螺栓固定。该尼龙吊瓦重量轻,耐磨,自润滑,无毒,安装方便,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水、碱、醇、酯、碳氢化合物和盐溶液,该尼龙吊瓦制作简单,可进行车、铣、刨、钻等机械加工,是粮油加工、棉花加工、饲料加工等输送机上的理想产品。文档编号B65G33/00GK2399352SQ99253248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俊远 申请人:李俊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输送机尼龙吊瓦,是由上下吊瓦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吊瓦(3)为凸形,并在上吊瓦(3)的颈部中间开有吊杆螺栓孔(2),上吊瓦(3)的底部开有凹槽(5);下吊瓦(4)为半球形,其顶端面开有凸头(6),与上吊瓦(3)的凹槽相互扣合,上下吊瓦中间为一圆孔,在上下吊瓦的两侧,有一次成形的固定耳,采用螺栓(1)将上下吊瓦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远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