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71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翻转装置,包括立轴、翻转齿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立轴上的弹簧、离合机构和定位机构等,离合机构与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同步实现翻转定位,且各配合面均采用圆弧形结构设计,使翻转、定位自如,自调范围大,避免了由于卡阻、定位失误引起的各种事故。(*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机上在载体移动期间控制其状态的零部件,特别是悬挂输送机上能使吊装物变位的翻转装置。现有的悬挂输送机上使用的翻转装置,是通过插销机构实现吊装物的翻转定位,需另外设置脱勾机构,在插销脱勾与复位时容易发生卡阻或定位失误,对各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且对输送机的行进速度要求也很严格,否则就会折断轴键,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尤其在辐照输送机上,工作人员不能随时出入辐照室进行维修。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吊装物翻转变位过程中不会发生卡阻或定位失误的翻转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立轴、与其紧配合的翻转齿轮及轴承,其特征在于,在翻转齿轮上方的立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弹簧座、弹簧、离合机构和定位机构。离合机构由顶起部件和提升部件组成。顶起部件固连在翻转齿轮上,翻转齿轮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带动顶起部件转动并顶起提升部件沿轴向运动;定位机构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与离合机构的提升部件固连在一起,并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固连在翻转齿轮上的下半部分压紧定位,上、下部分的结合面间有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定位装置。由于采用了离合、定位一体化结构设计,使离合、翻转、定位同时在吊轴上一次完成,不需另设脱销机构,因此不会发生卡阻现象,同时,离合与定位机构的配合面均采用圆弧形结构设计,使离合定位自如,自调范围大,在各种工况引起的翻转不到位或复位失误情况下,均能自动、准确翻转回位,因而也不会发生折断轴键或定位不准的现象。实际使用证明,该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工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对输送机行进速度适应范围大,可从0.5~12米/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装配图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大凸轮在90°翻转时的主视图图4为大凸轮在90°翻转时的仰视图图5为定位凸轮在90°翻转时的主视图图6为离合机构180°翻转的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7为离合机构的180°翻转另一实施例配合面俯视图图8为定位机构180°翻转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9为定位机构180°翻转另一实施例上、下配合面俯视图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立轴9悬挂于承载梁1上,其上端安装有轴承11,使立轴9可自由旋转,立轴9的下端通过键与键槽紧配合一翻转齿轮5。在承载梁1下方、立轴9上套装有弹簧座2及弹簧6,弹簧座2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梁1上,弹簧6的弹力设计大于70公斤。弹簧下方设有一个离合机构和一个定位机构,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由一个大凸轮4作提升部件,两个对应于大凸轮4下缘对称设置、固联在翻转齿轮5上的轴承7和轴承座10作顶起部件,大凸轮4通过导向柱3固定在弹簧座2上,并可沿导向柱3上下运动,其下缘沿轴向对称地加工出两个圆弧凹面,轴承7可沿该曲面滚动并顶起大凸轮。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是半径小于大凸轮4的定位凸轮副8,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焊接在大凸轮的内顶壁上,其上表面与穿过大凸轮中心孔的弹簧6直接接触,下半部分焊接在翻转齿轮5上上、下部分的结合面沿周边也加工出两个对称、轴向相互配合的圆弧凹凸面。当悬挂有吊装物的翻转装置随输送线到达翻转位置时,设置在输送机旁的一个销齿盘机构带动齿轮5转动,轴承7沿大凸轮4下缘顶起大凸轮并连带定位凸轮副8上、下分离,继续转动齿轮5,固联在其上的定位凸轮副8的下半部分沿凸轮曲面顶起上半部分并翻转到对称的配合面上,此时在凸轮的滑动配合和弹簧6的作用下,上、下部分自动啮合,实现了180°翻转与定位。由于本实施例的离合与定位机构均采用凸轮式结构设计,工作面平滑,因而不会发生卡阻,且在翻转不到位或过位时均能自动准确复位、定位。根据不同翻转角度的需要,如120°、90°或60°等,大凸轮4的下缘应分别加工出3个、4个、6个均布的圆弧形凹面,在翻转齿轮5上也应设置相应数量的轴承7及轴承座10;对应于大凸轮4,定位凸轮副8的上、下部分配合面也加工有均布的3个、4个、6个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图3、图5分别给出了在90°翻转时大凸轮4及定位凸轮副8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离合机构的提升与顶起部件的结合面呈圆环状,如图6、图7所示,且分别沿结合面周边按翻转角度要求均布两个或多个互补的楔形面。如图8、图9所示,定位机构上、下部分的结合面也可以是沿径向按翻转要求开有两条或多条上下互补的圆弧形凹凸槽。权利要求1.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翻转装置,它包括立轴(9)、与其紧配合的翻转齿轮(5)和套装在上端的轴承(11),其特征在于,在翻转齿轮(5)上方的立轴(9)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弹簧座(2)、弹簧(6)、离合机构和定位机构,离合机构由顶起部件和提升部件组成,顶起部件固连在翻转齿轮(5)上,翻转齿轮(5)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带动顶起部件转动并顶起提升部件沿轴向运动;定位机构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与离合机构的提升部件固连在一起,并可在弹簧(6)的作用下与固连在翻转齿轮(5)上的下半部分压紧定位,上、下部分的结合面间有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定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离合机构的提升部件是一个大凸轮(4),其下缘加工有沿圆周均布的两个或多个轴向圆弧凹面,大凸轮(4)由导向柱(3)定位并导向;所说的离合机构的顶起部件是对应于大凸轮(4)下缘周边、均布的两个或多个轴承(7)及轴承座(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机构是定位凸轮副(B),其上下部分的结合面相互配合定位的定位装置是两个或多个沿周边均布、轴向相互配合的圆弧凹凸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离合机构的提升与顶起部件的结合面均呈圆环状,且分别沿结合面周边均布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楔形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机构上下部分结合面上相互配合的定位装置是沿径向开的两条或多条上下互补的圆弧形凹凸槽。专利摘要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翻转装置,包括立轴、翻转齿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立轴上的弹簧、离合机构和定位机构等,离合机构与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同步实现翻转定位,且各配合面均采用圆弧形结构设计,使翻转、定位自如,自调范围大,避免了由于卡阻、定位失误引起的各种事故。文档编号B65G47/24GK2259386SQ9621813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梁伯党, 张赫瑚 申请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承德市悬挂输送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翻转装置,它包括立轴(9)、与其紧配合的翻转齿轮(5)和套装在上端的轴承(11),其特征在于,在翻转齿轮(5)上方的立轴(9)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弹簧座(2)、弹簧(6)、离合机构和定位机构,离合机构由顶起部件和提升部件组成,顶起部件固定连在翻转齿轮(5)上,翻转齿轮(5)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带动顶起部件转动并顶起提升部件沿轴向运动;定位机构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与离合机构的提升部件固连在一起,并可在弹簧(6)的作用下与固连在翻转齿轮(5)上的下半部分压紧定,上、下部分的结合面间有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伯党张赫瑚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承德市悬挂输送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