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孟矫专利>正文

混流搅拌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32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流搅拌豆浆机,包括底座、外桶体、桶体固定板、桶盖、搅拌转动盘,外桶体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桶,隔热桶内部设置有多圈加热管,加热管内侧设置有与其紧密接触的加热桶,外桶体、隔热桶、加热桶的底部通过桶体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桶体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外旋转套轴,外旋转套轴贯穿桶体固定板的部位套有密封圈,外旋转套轴内部贯穿有内旋转轴,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和内旋转轴驱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粉碎搅拌时,形成无序紊流,提升粉碎搅拌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流搅拌豆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浆机,具体说是一种混流搅拌豆浆机。
技术介绍
豆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此外,豆浆还含有铁、钙等矿物质,尤其是其所含的钙,非常适合于各种人群,包括老人、成年人、青少年、儿童等等。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其实,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经常食用的益处: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防治冠心病。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防止脑中风。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地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因加工不方便,家庭制做豆浆较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豆浆机的出现,对豆浆的普及推广意义重大,但传统豆浆机的粉碎搅拌,多位有序紊流搅拌,但由于豆子由皮、胚根、胚芽、子叶构成,各部分质量不一,导致部分轻质结构和重量大的结构,随着有序紊流上浮和下沉,导致豆子的粉碎和搅拌不充分,营养摄取不全面和物料浪费,如豆子皮中就含有大量果胶、植物纤维、植物固醇、植物蛋白,但豆子皮体积大质量轻,在粉碎和搅拌时如发生脱落就会上升,因脱离粉碎区域,无法粉碎,最后残留导致物料、营养浪费。在目前的豆浆机的加热多使用内部加热管和底部加热装置,内部加热管的存在导致切刀在该区域无法充分运转甚至处于空白区域,影响粉碎和搅拌的效果,且因热传递面积小,导致加热不充分,导致产物生熟不一,影响口感,无法完全体现出豆浆应有的口感,而底部加热装置也因热传递面积小,导致加热不充分,导致产物生熟不一,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流搅拌豆浆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混流搅拌豆浆机,包括底座、外桶体、桶体固定板、桶盖、搅拌转动盘,所述外桶体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桶,所述隔热桶内部设置有多圈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侧设置有与其紧密接触的加热桶,所述外桶体、隔热桶、加热桶的底部通过桶体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桶体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外旋转套轴,所述外旋转套轴贯穿桶体固定板的部位套有密封圈,所述外旋转套轴内部贯穿有内旋转轴,所述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和内旋转轴驱动齿轮,所述底座内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和内旋转轴驱动电机,所述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内旋转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内旋转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加热管、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内旋转轴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底座上的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桶盖内沿设置螺纹与隔热桶外沿的螺纹相对应,所述桶盖内部的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搅拌转动盘,所述转动腔体底部开口处设置转动盘挡圈,所述转动盘挡圈底部设置一层桶盖密封圈,所述搅拌转动盘内部设置有沿内旋转轴轴心对称的对流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转动盘通过内旋转轴驱动,所述对流搅拌装置通过外旋转套轴驱动,并在外旋转套轴上设置有主搅拌叶片,且底部的主搅拌叶片与桶体固定板紧密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盘挡圈上方设置有一圈滚珠与搅拌转动盘的底部接触,所述转动腔体内还设置有多个转盘支撑转辊与搅拌转动盘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转动盘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套筒固定板,所述套筒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转轴套筒,所述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分别贯穿搅拌转动盘底部的中心,并在贯穿部位的外旋转套轴上套有密封套,所述转轴套筒内部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的顶端分别与从动外旋转套轴和从动内旋转轴的下端啮合连接,所述从动外旋转套轴外部套有的轴承通过轴承固定套固定在轴承固定板上,所述从动外旋转套轴上端与双层主动皮带轮的底部连接,所述从动内旋转轴贯穿双层主动皮带轮并与搅拌转动盘顶部的内侧壁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支撑转辊通过转辊转轴固定在两个转辊固定板上,所述转盘支撑转辊上还套有橡胶套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流搅拌装置由对流搅拌轴、对流搅拌叶片组成,所述对流搅拌轴的上端与固定轴连接,所述固定轴贯穿搅拌转动盘内部的轴承固定板,所述对流搅拌轴贯穿搅拌转动盘的部位套有密封套,所述固定轴上套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固定套设置在轴承固定板上,每条固定轴的顶部还分别设置有从动皮带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双层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内旋转轴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卡在搅拌转动盘内侧壁上的卡板固定板的凹槽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套筒外侧还套有轴承,且轴承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固定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外旋转套轴和从动内旋转轴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多个插板,且每个插板分别与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顶端的插板凹槽相对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与插板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同,且为等腰梯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套筒内部外旋转套轴顶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内旋转轴顶端的水平高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粉碎搅拌时,形成无序紊流,提升粉碎搅拌效果及效率。2、底部主搅拌叶片与内底部紧靠,防止较重破碎物残留,提升粉碎效果,防止物料浪费。3、顶部对流搅拌叶片与主搅拌叶片形成对冲紊流,防止轻质物料因上浮导致粉碎搅拌不充分导致物料浪费。4、由搅拌转动盘带到动顶部对流搅拌叶片,沿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同心运动,与顶部主搅拌叶片,以及对流搅拌叶片自转形成三套搅拌系统,物料在对冲无序紊流的作用下,对物料完成立体搅拌粉碎,确保物料利用效率及粉碎搅拌效果。5、对物料整体粉碎,无残留、遗留,确保营养充分全面,提升营养摄取效果。6、环绕深度加热,确保加热均匀,防止因加热不均匀导致口感差的效果。7、双驱动,同心轴驱动,空间利用充分,有效控制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插板与插板凹槽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从动内旋转轴与卡板固定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外桶体3桶体固定板4桶盖5搅拌转动盘6隔热桶7加热管8加热桶9皮带10外旋转套轴11密封圈12内旋转轴13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14内旋转轴驱动齿轮15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16内旋转轴驱动电机17控制面板18转动腔体19转动盘挡圈20桶盖密封圈21主搅拌叶片22滚珠23转盘支撑转辊24转辊转轴25转辊固定板26橡胶套筒27套筒固定板28转轴套筒29从动外旋转套轴30从动内旋转轴31轴承32轴承固定套33轴承固定板34双层主动皮带轮35卡板36卡板固定板37凹槽38轴承固定圈39插板40插板凹槽41对流搅拌轴42对流搅拌叶片43固定轴44从动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8所示,混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混流搅拌豆浆机

【技术保护点】
混流搅拌豆浆机,包括底座、外桶体、桶体固定板、桶盖、搅拌转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桶,所述隔热桶内部设置有多圈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侧设置有与其紧密接触的加热桶,所述外桶体、隔热桶、加热桶的底部通过桶体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桶体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外旋转套轴,所述外旋转套轴贯穿桶体固定板的的部位套有密封圈,所述外旋转套轴内部贯穿有内旋转轴,所述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和内旋转轴驱动齿轮,所述底座内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和内旋转轴驱动电机,所述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内旋转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内旋转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加热管、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内旋转轴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底座上的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桶盖内沿设置螺纹与隔热桶外沿的螺纹相对应,所述桶盖内部的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搅拌转动盘,所述转动腔体底部开口处设置转动盘挡圈,所述转动盘挡圈底部设置一层桶盖密封圈,所述搅拌转动盘内部设置有沿内旋转轴轴心对称的对流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转动盘通过内旋转轴驱动,所述对流搅拌装置通过外旋转套轴驱动,并在外旋转套轴上设置有主搅拌叶片,且底部的主搅拌叶片与桶体固定板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混流搅拌豆浆机,包括底座、外桶体、桶体固定板、桶盖、搅拌转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桶,所述隔热桶内部设置有多圈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侧设置有与其紧密接触的加热桶,所述外桶体、隔热桶、加热桶的底部通过桶体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桶体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外旋转套轴,所述外旋转套轴贯穿桶体固定板的部位套有密封圈,所述外旋转套轴内部贯穿有内旋转轴,所述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和内旋转轴驱动齿轮,所述底座内部分别设置有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和内旋转轴驱动电机,所述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外旋转套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内旋转轴驱动电机的齿轮与内旋转轴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加热管、外旋转套轴驱动电机、内旋转轴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底座上的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桶盖内沿设置螺纹与隔热桶外沿的螺纹相对应,所述桶盖内部的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搅拌转动盘,所述转动腔体底部开口处设置转动盘挡圈,所述转动盘挡圈底部设置一层桶盖密封圈,所述搅拌转动盘内部设置有沿内旋转轴轴心对称的对流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转动盘通过内旋转轴驱动,所述对流搅拌装置通过外旋转套轴驱动,并在外旋转套轴上设置有主搅拌叶片,且底部的主搅拌叶片与桶体固定板紧密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搅拌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挡圈上方设置有一圈滚珠与搅拌转动盘的底部接触,所述转动腔体内还设置有多个转盘支撑转辊与搅拌转动盘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搅拌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转动盘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套筒固定板,所述套筒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转轴套筒,所述外旋转套轴和内旋转轴分别贯穿搅拌转动盘底部的中心,并在贯穿部位的外旋转套轴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孟矫
申请(专利权)人:吕孟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