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622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以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为控制基础的滑板线应用在汽车内饰线上,其特征是由汽车内饰线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构成,它们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汽车内饰线输送系统是由摩擦式输送机系统构成;现场电气设备是由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构成;控制系统由PLC、计算机、现场总线系统等构成;输出系统由计算机、HMI、显示屏、打印机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转载柔性高、维修方便、噪音低、环保。(*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输送工件的输送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 种可变输送频率、故障率低的滑板输送系统。特别是基于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 码器的滑板线,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可自动完成滑板的输送过程。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车辆 需求的大大增加,汽车生产的生产节拍越来越快, 一旦发生故障或故障解决不 及时,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满足柔性的生产计划、降低故障率、维修及 时成为当前汽车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汽车物流系统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由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现场 总线等组成。对于工艺流程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的线体,传感器的布置复杂, 故障率高,给现场调试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地影响生产,已不适应现代 化汽车企业高效率的生产要求。汽车生产线中,要求较高的内饰线传统工艺采用宽板链, 一旦板链长度确 定,工位数及生产节拍也相应确定,日后变更困难。宽板链采用链条传动,为 多点维护,耗时耗力,因此要能柔性的应对生产计划已不再适合,必须采用其 它传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一种可变输送频率、故障 率低的输送系统。特别是基于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汽车内饰滑板线控制系统。 电气设备飞速发展,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应运而生。前者通过改变变频器的工 作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为机电控制提供了灵活方便的选择余地;后者与电 机轴的转数存在比例关系,反馈给变频器,形成闭环控制,其性能稳定,分辨 率高、可靠使用寿命长。两者与传感器配合使用,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的同 时,提高控制系统的精确性。汽车内饰滑板线以摩擦轮驱动滑板为机械载体,采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 与现场总线及传感器相配合的控制方式,通过PLC或计算机对旋转编码器的信息 及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改变变频器参数,达到 自动平滑地调整摩擦驱动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前后两块滑板平稳地对接。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 制系统和输出系统,其中输送系统包括由摩擦式输送机、升降机、旋转台及多 个检测单元;现场电气设备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所需位置的若干旋转编码器和 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或者计算机,用于通过现场 总线接收所需传感器及旋转编码器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后,再由PLC 或计算机改变变频器参数,调整电机速度。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摩擦式输送机是整个摩擦式输送机系统的主体,安装于轨道上,通过摩擦轮旋转时与滑板产生的摩擦力使滑 板运行。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升降机用于不同高度输送线之 间的滑板转载,升降机内轨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升降机。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旋转台用于调整所输送装置的 运行方向,旋转台内轨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旋转台。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检测单元安装于滑板上,通过 检测单元碰触安装于轨道上的开关,给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摩擦式输送机启 动和停止。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现场电气设备包括旋转编码器 和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安装在摩擦式输送机附近,用于检测滑板的运动距离。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旋转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编码 器和绝对值编码器。本技术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其中输出系统由计算机、人机界面、 显示屏或打印机构成。滑板和摩擦驱动的结合使用是输送机技术的发展产物,相对与宽板链的优 点有转载柔性高、维修方便、噪音低、环保。本技术的优点由于本技术为采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技术的滑 板线,与单纯使用传感器的板链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输送系统柔性高,可根据滑板的块数协调生产节拍。2. 转载部分柔性高,可调节速度适应生产节拍要求。3. 维修方便, 一旦发现可迅速抽出修理,对生产计划影响甚微。4. 无须油雾润滑,经济环保。5. 现场传感器少,布线简单,维护方便。6. 转载部分与工艺部分平稳过度,噪音小,精度高。总之,在汽车内饰线采用以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为基础的控制系统,配合滑板的优势,通过PLC或计算机对旋转编码器的信息及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 较复杂的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改变变频器参数,从而满足汽车生产柔性化的要 求。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包括汽车内饰线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滑板线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电器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现场总线进行通讯的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控制系统与输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图6是滑板追赶时,PLC、变频器、旋转编码器、传感器之间配合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汽车工业生产线的滑板线输送系统为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构成,但是,可以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可实 现任何改进和变化。本技术是汽车内饰滑板线以摩擦轮驱动滑板为机械载体,采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与现场总线及传感器相配合的控制方式,通过PLC 或计算机对旋转编码器的信息及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并以此 为依据改变变频器参数,自动平滑地调整摩擦驱动的速度。图1是基于运用变频器和旋转编码器的滑板线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 中的ll是上件升降机,12是下件升降机,13是轨道,14是摩擦式输送机,15 是滑板升降机,16是旋转台,17是带车身的滑板,18是空滑板。本技术可 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 其中输送系统包括由摩擦式输送机14、上件升降机11和下件升降机12、旋转 台16及多个检测单元(未示出);现场电气设备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所需位置 的若干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或者 计算机,用于通过现场总线接收所需传感器及旋转编码器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 的比较后,再由PLC或计算机改变变频器参数,调整电机速度,如图2、 3所示。汽车内饰线输送系统是由摩擦式输送机系统构成。摩擦式输送机系统主要由摩擦式输送机14、上件升降机11和下件升降机 12、旋转台16及多个检测单元构成。摩擦式输送机是整个摩擦式输送机系统的 主体,安装于轨道上,通过摩擦轮旋转时与带车身滑板17或空滑板18,产生的 摩擦力使滑板运行;升降机用于不同高度输送线之间的滑板转载,升降机内轨 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升降机;旋转台16用于调整车身 的运行方向,旋转台16内轨道上亦装有摩擦式输送机,把滑板送入/送出旋转 台;检测单元安装于滑板上,通过检测单元碰触安装于轨道上的开关,给控制 系统发送信号,使摩擦式输送机启动和停止。现场电气设备是由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构成,如图4-6所示。旋转编码器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速度位移传感器。当旋转编码器轴带 动光栅盘旋转时,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并被接 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该信号经后继电路处理后,输出脉冲或代码信号。 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品种多,功能全,频响高,分辨能力高,力矩小, 耗能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输送频率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系统、现场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系统包括由摩擦式输送机、升降机、旋转台及多个检测单元;现场电气设备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所需位置的若干旋转编码器和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者计算机,用于通过现场总线接收所需传感器及旋转编码器的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比较后,再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计算机改变变频器参数,调整电机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辉丁孟喜袁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