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用的可注油皮带托辊。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在实际使用中托辊易损坏,主要原因如下1、轴承与塑料密封内环之间空间小,润滑脂储存少。2、润滑脂是半液体润滑剂,在轴承缺少润滑脂时,不能及时补给润滑脂,造成轴承长期在无润滑状态下带病运转。3、轴承座采用单向密封。轴承与轴承座(里侧)没有密封装置,轴与轴承座之间间隙过大,装配中注在轴承内很少一部分润滑脂,被转动的托辊挤到了托辊管壁内,起不到润滑作用。托辊轴是粗加工,没有做防锈处理,轴上的铁沫(圆钢拨丝表面冷却产生的一种薄铁沫)掉下来,通过轴承座里侧进入轴承,造成损坏。4、轴承座用钢板冲压而成,钢板薄时钢性小,易变形;钢板厚时,管体与轴承座是电焊连接,不易拆装维修;钢板冲压轴承座制作精度不高,有误差,装配维修困难。5、塑料密封环(迷宫式)密封效果差,只增加了内侧塑料密封盖的强度。塑料密封环密封,内、外环在轴向有1-1.5毫米的间隙,虽有内环里润滑脂起辅助密封作用,但是,在恶劣潮湿、淋水、煤尘较大的环境下,易进潮气、淋水、煤尘,造成润滑脂内夹带杂质而损坏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注油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3)轴孔的内圆柱面上有油封毡圈槽(17),油封毡圈槽(17)内有油封毡圈(11),轴承座(13)通过油封毡圈(11)套在辊轴(7)的右侧,轴承座(13)有向右开口的凹槽(20),凹槽(20)内圆柱壁上有向轴心凸起不连续的轴承外圈固定座(3),轴承(5)的外圈与轴承外圈固定座(3)紧配合,轴承(5)的内圈套在辊轴(7)上,密封盖(6)通过其轴孔内圆柱面上的油封毡圈(16)套在辊轴(7)上,密封盖(6)的外圆柱面上有螺纹,与轴承座(13)右端的内螺纹旋合固定,轴承座(13)右端的外圆柱面与管体(1)的右端固定,管体(1)、轴承座(13)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