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以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23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具备定子(10)、转子(14)、一对轴承(15)以及一对端盖(17、24)。旋转体(20)具有外侧铁芯(25)、内侧铁芯(26)以及电介质层(23)。外侧铁芯(25)构成旋转体(20)的外周部分。内侧铁芯(26)构成紧固于轴(16)的内周部分。电介质层(23)位于外侧铁芯(25)与内侧铁芯(26)之间。电介质层(23)对外侧铁芯(25)与内侧铁芯(26)之间的静电容量进行调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为了抑制轴承中的电腐蚀的发生而进行改良所得到的电动机。同时,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机的驱动方式大多采用使用了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1n)方式(以下称为“PWM方式”)的逆变器驱动。在使用了 PWM方式的逆变器驱动的情况下,绕组的中性点的电位不为零。因而,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的内圈之间产生电位差(以下称为“轴电压”)。轴电压包含开关动作(switching)所引起的高频成分。当轴电压达到存在于轴承内部的油膜产生介质击穿的电压时,轴承的内部流过微小电流。当该微小电流流过时,在轴承的内部发生电腐蚀。在电腐蚀恶化的情况下,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或轴承球产生波状的磨损现象。当产生波状的磨损现象时,有时从轴承产生异常声音。该异常声音的产生成为电动机中的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为了抑制电腐蚀而提出了以下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转子具有电介质层。根据本结构,降低轴电压来抑制电腐蚀的发生。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133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电动机具备定子、转子、一对轴承以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其包括卷绕有绕组的定子铁芯;转子,其包括与上述定子相向地在周向上具有永磁体的旋转体和贯通上述旋转体的轴心的轴;将上述轴转动自如地支承的一对轴承;以及固定上述轴承的一对端盖,其中,上述旋转体具有构成上述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外侧铁芯、构成紧固于上述轴的内周部的内侧铁芯以及电介质层,该电介质层位于上述外侧铁芯与上述内侧铁芯之间并且对上述外侧铁芯与上述内侧铁芯之间的静电容量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宏昭中野圭策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