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699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抑制泥水等进入接头罩壳内而实现润滑脂注入作业的简便化的作业机。在动力传递轴(74)的中途设有万向接头(120),并具有覆盖该万向接头(120)的接头罩壳(121),能够将润滑脂注入到罩壳内部的万向接头(120)的润滑脂嘴(123)以其注入口露出到接头罩壳(121)的外部的状态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其具有可在田地中行进移动的行进机体、以及将对地面进行苗栽种或播种稻种用的植播系列作业装置等的作业装置,或该作业机构成为可安装的。另外,本专利技术提到的所谓植播系列作业装置,是指像苗栽种装置或播种装置那样的、用于对植物的苗进行栽种或播种稻种的装置,所谓植播系列作业机是具有该植播系列作业装置的作业机。
技术介绍
如上所述,作为具有作业装置的或构成为可安装的作业机,例如有一种下述?所记载的构造。是这样的构造:在行进机体上的动力传递系统的中途具有万向接头,具有覆盖该万向接头的罩壳,且具有用于将润滑脂注入万向接头的润滑脂嘴(参照专利文献1)。是这样的构造:制动器踏板的踏下状态,是使用电位计对踏下角度进行运算而进行检测(参照专利文献2)是这样的构造:使从变速箱对后轮驱动箱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轴、以及将动力传递到机体后方侧的作业装置系统的传动箱的传动轴延伸,从作业装置系统的传动箱将动力传动到苗栽种装置侧和施肥装置侧(参照专利文献3)。是这样的构造:在变速箱内具有与传动上游侧的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并向动力输出轴进行动力传递,从锥齿轮拔出动力输出轴而进行维护保养(参照专利文献4)。是这样的构造:具有离合器操作机构,该离合器操作机构从变速箱的外部通过对操作轴的推拉操作而可对设在变速箱内的作业离合器进行操作(参照专利文献5)。是这样的构造:变速箱内具有多个副变速机构,使对其中的一方副变速机构进行操作的副变速杆从设在操纵箱下部的开口向驾驶座席侧突出(参照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1609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27”、图3、图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87721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31”、图4)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8-252009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11”、“0017”、“0018”、图 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70653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38”、图4、图6)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4-70653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38”、图4、图6)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4-70653号公报(参照段落编号“0045”、图1、图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业机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在由接头罩壳覆盖的万向接头设有润滑脂嘴,在接头罩壳上形成有用于将润滑脂枪的喷管容易插入所述润滑脂嘴的开口。但是,在这种构造中,尽管不取下罩壳就可从外部注入润滑脂,但存在泥水等可能从开口进入的问题,且必须寻找接头内部的润滑脂嘴的位置来进行润滑脂注入,在操作性方面有改进的余地。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作业机中,是一种用电位计对踏板进行踏下检测的结构,存在成本方面的问题,这方面有改进的余地。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作业机中,由于利用共同的来自传动箱的动力来驱动苗栽种装置和施肥装置,因此,当进行株距变速时,有可能施肥量相对于行进速度产生变化,这方面具有应改进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作业机中,是一种从锥齿轮拔出动力输出轴而能够轻松进行维护保养作业的结构,这方面是有用的,但是,通过拔出动力输出轴,则要从所期望的安装位置卸下锥齿轮,再次进行装配时的手续容易变得繁杂,这方面有改进的余地。在上述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作业机中,使用了用于对操作轴进行推拉操作的曲柄状的部件,但由于其是一种模铸件,因此,成本容易变高,另外,有产生开裂等问题,这方面有改进的余地。在上述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作业机中,做成这样的构造:使副变速杆从设在操纵箱下部的开口向驾驶座席侧突出,由此,容易将副变速杆配置到机体上有富余的部位,这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当尽量将手握部做高、而将副变速杆从变速箱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长度做长时,则在副变速的操作时会产生变形,另外,在对从变速箱突出的突出部分进行密封件更换等时有可能难以进行作业,这方面有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可抑制泥水等进入接头罩壳内,并可使润滑脂注入作业简便化。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且低成本来检测制动器踏板的踏下状态。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在苗栽种装置侧进行株距变速,也不会影响到施肥装置侧的肥料供给量的增减。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当从锥齿轮拔出动力输出轴而进行维护保养作业时,将轴拔出后的锥齿轮的位置维持成不产生大的变化的状态,可使再次插入轴等装配简略化。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板金加工等而使用于对操作轴进行推拉操作的部件低成本化。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可使得副变速杆的维护保养作业简单化,以及提高耐久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机的技术方案是,在行进机体的机体框架上固定有变速箱,后车轴箱能够通过前端部被枢支于所述机体框架侧的连杆机构而上下摆动,且通过横杆而与所述机体框架连接,在动力传递轴的中途设有万向接头,并具有覆盖该万向接头的接头罩壳,所述接头罩壳由在筒状的周部具有峰部和谷部而形成为褶皱状的可挠管构成,在该可挠管的一部分上,具有无所述峰部和谷部的平坦部,该平坦部用于固定呈内外贯通所述可挠管的状态的润滑脂嘴,能够将润滑脂注入到罩壳内部的所述万向接头的润滑脂嘴以该润滑脂嘴的注入口露出到所述接头罩壳的外部的状态安装于该平坦部,所述平坦部遍及所述可挠管的全周地形成为圆筒状,所述万向接头及所述接头罩壳设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车轴箱的输入轴之间的、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与传动轴连接的连接部位,该传动轴连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根据上述解决手段1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于是一种通过设置接头罩壳而可靠地抑制泥水等进入万向接头所存在的罩壳内空间的结构,且润滑脂嘴安装成其注入口露出到接头罩壳的外部的状态,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容易从与内部的万向接头的需要部位相对的外部进行润滑脂注入。另外,由于接头罩壳由形成为褶皱状的可挠管构成,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是一种容易适合于万向接头部分的屈曲变形的结构,且因具有平坦部而容易以确保安装部位的密闭性的状态而将润滑脂嘴安装于接头罩壳。另外,通过遍及可挠管的全周地将平坦部形成为圆筒状,而具有容易形成平坦部的优点。由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变速箱与用连杆机构和横杆等支撑于机体框架的后车轴箱之间,可获得适于与连接其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轴的连接部位的轴传动系统的构造。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在动力传递轴的中途设有万向接头,并具有覆盖该万向接头的接头罩壳,所述接头罩壳由在筒状的周部具有峰部和谷部且形成为褶皱状的可挠管构成,在该可挠管的一部分上,具有用于以内外贯通所述可挠管的状态固定润滑脂嘴的无所述峰部和谷部的平坦部,能够将润滑脂注入到罩壳内部的所述万向接头的润滑脂嘴以该润滑脂嘴的注入口露出到所述接头罩壳的外部的状态安装于该平坦部,所述平坦部遍及所述可挠管的全周地形成为圆筒状,在设于行进机体的变速箱的输出轴与后车轴箱的输入轴之间,所述万向接头及所述接头罩壳设在与连接该输出轴与输入轴的传动轴连接的连接部位。根据上述解决手段2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于是一种通过设置接头罩壳而可靠地抑制泥水等进入万向接头所存在的罩壳内空间的结构,且润滑脂嘴安装成其注入口露出到接头罩壳的外部的状态,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容易从与内部的万向接头的需要部位相对的外部进行润滑脂注入。另外,由于接头罩壳由形成为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行进机体的机体框架上固定有变速箱,后车轴箱能够通过前端部被枢支于所述机体框架侧的连杆机构而上下摆动,且通过横杆而与所述机体框架连接,在动力传递轴的中途设有万向接头,并具有覆盖该万向接头的接头罩壳,所述接头罩壳由在筒状的周部具有峰部和谷部而形成为褶皱状的可挠管构成,在该可挠管的一部分上,具有无所述峰部和谷部的平坦部,该平坦部用于固定呈内外贯通所述可挠管的状态的润滑脂嘴,能够将润滑脂注入到罩壳内部的所述万向接头的润滑脂嘴以该润滑脂嘴的注入口露出到所述接头罩壳的外部的状态安装于该平坦部,所述平坦部遍及所述可挠管的全周地形成为圆筒状,所述万向接头及所述接头罩壳设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车轴箱的输入轴之间的、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与传动轴连接的连接部位,该传动轴连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哲平岸冈雄介儿岛祥之谷口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