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喜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14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是首尾相接的多节履带板,履带板下表面的前部为弧形面,后部为平面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履带板后部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履带板前部的弧形下表面相配,所述履带板后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履带板体的竖直断面相接,此断面与履带板的前端头相对,螺钉与固定板内的纵向孔和履带板后部中的螺纹盲孔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物料输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设备,特别是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技术背景-现有的冶金、建材行业,特别是煤矿的选矿中的平辊胶带传送带,这 种胶带传送带成本低、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胶带传送带 的缺点是抗冲击性和耐磨性较差,在选煤中常有大块的矿石,对胶带的冲 击力较大,造成带破损,此外,胶带的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传 送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包括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是首尾相接的多节履带板,履带板下表面的前 部为弧形面,后部为平面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履带板后部的上表面为弧 形面与履带板前部的弧形下表面相配,所述履带板后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履 带板体的竖直断面相接,此断面与履带板的前端头相对,螺钉与固定板内 的纵向孔和履带板后部中的螺纹盲孔相配。所述履带板的上表面为前、后 端高中间低的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抗冲击和耐磨性能好 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抗冲击耐磨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上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为了解决胶带的抗冲击和耐 磨性差的缺陷,本技术采用相互交接的金属性的履带板代替胶带,此 履带板1前部的下表面为一弧形面,后部的下表面为一平面置于固定板3 的端面上,并通过螺钉4将其与固定板2连接成一体,履带板后部的上方 有竖直面与履带板前部的端面之间有一间隙,此间隙应尽量小,但在链轮 的转弯时不受干扰为前提,履带板后部的竖直面外有一弧形表面与履带板前部弧形下表面相吻合,此履带板的上表面为两端高中间低为最好,当履 带板在链轮处,物料主要集中在中间,而前后履带板的首尾间凹处基本上 无物料,也可以是一个平面,但效果较差。本技术所采用的金属履带板,其抗大块物料的冲击性能及抗磨性 能有很大提高,传送带的使用寿命更长。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是首尾相接的多节履带板,履带板下表面的前部为弧形面,后部为平面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履带板后部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履带板前部的弧形下表面相配,所述履带板后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履带板体的竖直断面相接,此断面与履带板的前端头相对,螺钉与固定板内的纵向孔和履带板后部中的螺纹盲孔相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 带板的上表面为前、后端高中间低的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传送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是首尾相接的多节履带板,履带板下表面的前部为弧形面,后部为平面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履带板后部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履带板前部的弧形下表面相配,所述履带板后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履带板体的竖直断面相接,此断面与履带板的前端头相对,螺钉与固定板内的纵向孔和履带板后部中的螺纹盲孔相配。本技术用于物料输送。文档编号B65G17/06GK201172544SQ20082006967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喜 申请人:王建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耐磨传送带,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是首尾相接的多节履带板,履带板下表面的前部为弧形面,后部为平面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履带板后部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与履带板前部的弧形下表面相配,所述履带板后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履带板体的竖直断面相接,此断面与履带板的前端头相对,螺钉与固定板内的纵向孔和履带板后部中的螺纹盲孔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喜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