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工件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01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工件输送机构,设置于注射器自动组装机的机架(10)上,它包括注射筒转盘(1)、注射杆转盘(4)、注射筒组件转盘(2)、注射杆组件转盘(5)和成品转盘(7),各转盘的边沿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凹口(14),转盘的中心为转轴(15),注射筒转盘(1)与注射筒组件转盘(2)相切,注射杆转盘(4)与注射杆组件转盘(5)相切,且它们相切点处的下方设有导向条(9),注射杆组件转盘(5)的边沿设有供胶塞进入注射杆组件转盘(5)的胶塞导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筒组件转盘(2)的边沿设有供针头进入注射筒组件转盘(2)的针头导轨(11),上述的注射筒组件转盘(2)与成品转盘(7)之间还设有一个注射筒过渡转盘(3),注射筒过渡转盘(3)分别与注射筒组件转盘(2)和成品转盘(7)相切,上述的注射杆组件转盘(5)与成品转盘(7)之间设有一个注射杆过渡转盘(6),注射杆过渡转盘(6)分别与注射杆组件转盘(5)和成品转盘(7)相切,且上述各相切点下方同样设有导向条(9)。(*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的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射器自动组装机中的工件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一次性注射器由于具有使用方便和安全卫生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一次性注射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较高的卫生要求,因此完全符合卫生要求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正逐步取代手工装配被生产厂家所采用。本专利技术人曾针对注射器自动组装机设计了一套工件输送机构,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1253676.8。但是,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的工件输送机构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在注射筒组件或者注射杆组件进入成品转盘时容易出现错位现象,使它们进入的位置不准确或者卡住而导致无法完成组装;2、在成品转盘中,注射杆组件装入注射筒组件的距离较长,在装配过程中难以一步到位;3、由于针头较小,针头处的转盘没有必要,可以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的工件输送机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工件输送机构,使它具有结构合理、装配位置准确、装配的合格率高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改良结构的注射器自动组装机工件输送机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章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东美塑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