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改善飞机的气动特性,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垂尾的涡流发生器。
技术介绍
气流在流经飞机表面时,边界层的气流能量较低,这样会导致飞机提前失速,进而影响飞机的最小操纵速度和飞行品质。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可以推迟、控制和防止边界层从表面分离的结构。通过涡流发生器的气流的能量较高混合并取代一部分其后的边界层内低能量的气流,延缓气流分离,进而防止飞机提前失速,提高飞行品质。目前,国外涡流发生器迎风面多为矩形、梯形和铲形,制造过程复杂且重量较大,通常安装在机翼表面和发动机短舱上,位置相对于局部气流的迎角为12°?15°。涡流发生器与主结构的连接面通常是通过胶接方法来实现。国内自主研制的飞机在本技术之前,涡流发生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尚处于空白期。在YF飞机科研试飞时,垂尾处的流场分离严重,致使试飞员很难保持或控制航向和坡度,进而导致飞机的方向舵铰链力矩非线性情况严重,最小操纵速度过高无法满足该型机的适航取证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改善垂尾处的流场和方向舵的铰链力矩特性,进而降低飞机的最小操纵速度,使YF飞机满足适航条款要求,同时具备优良的飞行品质,设计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飞机垂尾的涡流发生器,包括涡流发生器的底板(1)和涡流发生器的工作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发生器是剖面形状为T形的直角三角形涡流发生器,并且通过底板(1)安装在飞机垂尾(3)上,所述涡流发生器的工作面(2)与构造水平面(4)的夹角为42°,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朝向垂尾的后边缘(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