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臭氧和紫外光催化功能的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臭氧和紫外光催化功能的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废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对众多的工业废水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新型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日益受到关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其原理是采用介质阻挡对污水负载进行放电,在水表面上产生强烈的电弧,由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该技术开创了等离子常温下处理液相有机污染物的先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应用方面,该技术不需要培养微生物和使用化学药剂,仅需电源,操作方便,特别是对小规模污水处理具有优势。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时间较短,机理尚不明确,运行参数缺少理论指导,急需完善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关于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有机物的机理有:放电后水中产生羟基自由基、电弧产生紫外光、及在气相产生臭氧。实验过程直接可以观察到:高压电极周围产生紫色光弧。紫外线入射污水后,部分有机物会产生光解反应,但强度较弱,而通过光催化剂,形成光催化氧化,降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样,通过嗅觉可以判断:实验过程中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臭氧和紫外光催化功能的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由导流罩(1)、导流桶(2)、填料床(4)和反应器(5)组成,所述反应器底部进水,上部出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和高压电极均为柱对称几何体结构,以利于水流均匀分布及紫外光收集;所述导流桶(2)垂直放置于反应器(5)内,导流桶(2)四周布置有填料床(4),导流罩1为漏斗型,其开口小的一端连接导流桶(2),导流罩(1)上方布置有高压电极(6),所述高压电极(6)连接高压调频电源(7);所述导流桶(2)内设有提升浆(3),以形成导流桶(2)内向上、导流桶(2)外向下的水流,加快水液界面更新,促进臭氧溶解;所述导流罩(1)面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臭氧和紫外光催化功能的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包括导流罩(1)、导流筒(2)、填料床(4)和反应器(5),所述反应器底部进水,上部出水;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和高压电极均为柱对称几何体结构,以利于水流均匀分布及紫外光收集;所述导流筒(2)垂直放置于反应器(5)内,导流筒(2)四周布置有填料床(4),导流罩(1)为漏斗型,其开口小的一端连接导流筒(2),导流罩(1)上方布置有高压电极(6),所述高压电极(6)连接高压调频电源(7);所述导流筒(2)内设有提升浆(3),以形成导流筒(2)内向上、导流筒(2)外向下的水流,加快水液界面更新,促进臭氧溶解;所述导流罩(1)面对高压电极(6)一侧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高压电极(6)发出紫外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鲁铭,靳华鹏,刘亚辉,汪维,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