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32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一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立柱的顶部不设计横梁,将原有的龙门式结构改进为开放式立柱结构,使设备整体高度大大降低,节省了材料。测量装置不安装在横梁上,而是安装在底座上,保证了测量装置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货车检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货车轮对轴颈测量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人为产生检测误差,同时也不便于信息管理。人们为了解决这些缺陷,设计了轴颈自动测量机,能够自动测量轮对轴颈的尺寸,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且可以与网络系统实时传输信息。但由于其是一种创新设计,不免存在一些缺陷,如结构不合理,材料浪费,成本高,测量精度不稳定以及零部件损坏率高。现有技术中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的结构如下:采用龙门式结构,各测量装置悬吊在上横梁上,造成材料浪费。同时,测量装置长时间悬吊在上横梁上,在测量装置和上横梁重量作用下,上横梁容易发生应力变形,进而影响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现有设备采用比较测量原理实现测量,即首先测量标定元件2 (该标定元件的外圆经过国家承认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得到基准值,然后再测量待测量轮对的轴颈,得到测量数据,通过比较两组数据计算出轴颈的实际值。但目前在标定元件的设置方式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请看图1,用于承载轮对重量的顶尖I先连接到标定元件2上,然后标定元件2再连接到滑动缸3上,滑动缸驱动标定元件和顶尖滑动。在这种结构设计中,顶尖不直接连接至滑动缸,而标定元件2位于滑动缸和顶尖之间,起到力的传递作用,处于完全受力的状态,长时间使用后标定元件由于受力变形,基准值失真,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另外,在止轮机构的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图2所示,当轮对从右向左沿着轨道6行进至止轮块的位置时,会直接撞击止轮块4,止轮块4会将撞击力传导至气缸5的活塞杆。由于撞击力较大,气缸活塞杆容易受冲击而变形,进而导致气缸漏气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了设备高度,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测量精度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以可相对于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从而使一对顶尖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标定元件呈圆环形,套设于所述顶尖的外周部。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所述顶尖,以向所述顶尖施加水平移动的驱动力。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安装于一顶尖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顶尖座。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止轮机构,其包括固定座、止轮块、气缸和气缸座,其中,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侧,并垂直于所述轨道设置,所述止轮块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枢接于枢接点,所述气缸座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底部,所述气缸枢接至所述气缸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枢接至所述止轮块的下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做伸出或收回的动作,带动所述止轮块相对于所述枢接点枢转,从而使所述止轮块的上部靠近或远离所述轨道;其中,一对止轮机构分别设置于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待检测工位。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的上部和下部彼此成一钝角,所述枢接点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连接处,且所述钝角向背对所述轨道的方向张开。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的上部的内侧具有一突出部。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另一对止轮机构也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初始工位。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一对轨道,其设置于一对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空间;举升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轮对旋转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本技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其一,本技术在立柱的顶部不设计横梁,将原有的龙门式结构改进为开放式立柱结构,使设备整体高度大大降低,节省了制造横梁的材料。同时,测量装置不安装在横梁上,而是安装在底座上,保证了测量装置的精度。其二,本技术中,由于固定座设置在轨道的一侧,并且垂直于轨道设置,当轮对沿着轨道行进并与止轮块发生撞击时,止轮块会将撞击力传递至固定座,从而使气缸的活塞杆不会受到撞击力,气缸损坏的概率大大降低。其三,本技术中,标定元件套设在顶尖的外周部,不再设置在直线驱动机构和顶尖之间,不受顶尖传递过来的力,标定元件的尺寸不再发生变化,保证了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顶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止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顶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止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底座1,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5 对立柱2,12,安装于底座I上,且一对立柱2,12与底座I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24 对顶尖3,11,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2,12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4,10,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2,12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I的安装基准面5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本技术省去了顶部横梁的设计,而使设备的所有装置都安装在底座上。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这减小了设备整体的高度,降低了制造设备时对材料的消耗。底座I在其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5,一对测量装置4,10均安装在该安装基准面5上,以使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从而使测量装置不再受结构应力变形的干扰,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另外,底座还为立柱等提供支撑,以承受轮对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以可相对于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从而使一对顶尖3,11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当轮对上升至合适的高度,一对顶尖3,11分别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伸出,以使得每个顶尖的头部伸入至待测量轮对的端部中心孔内,从而支承待测量轮对。而当对轮对的测量结束,一对顶尖3,11分别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以撤销对轮对的支承,使轮对可以下降。请看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标定元件13呈圆环形,套设于所述顶尖3的外周部。基于上述设计,标定元件13不再承受来自于顶尖的力,即标定元件不会发生变形,其尺寸保持不变,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在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一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申王春海王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