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4302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包括吊挂、托辊支承座、托辊、横梁组成,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减小了皮带由槽型变为平型或平型变为槽型的张力。产生了一个对皮带纠偏的作用力,稳定了皮带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低、纠偏效果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皮带运输机皮带纠偏装置。目前,皮带运输机的纠偏方法很多,上下托辊有平托辊、V型托辊、自动调心托辊、槽型托辊等,但对用于皮带运输机头尾部及涨紧装置处自动纠偏的方法却不多见,上述托辊用于皮带运输机头尾部及涨紧装置处纠偏的效果也不佳,而且皮带通过头尾轮时张力较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皮带通过头尾轮时的张力、且对皮带运输机头尾部及涨紧装置处自动纠偏的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吊挂、托辊支承座、托辊、横梁组成,,吊挂、托辊支承座焊接在横梁上,其结构要点在于托辊悬空安装在横梁外侧的托辊支承座上的卡口内,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安装在靠近皮带运输机头尾轮的位置,减小了皮带由槽型变为平型或平型变为槽型的张力。又由于托辊在皮带的水平面有一前倾角和在垂直面有一夹角,产生了一个对皮带纠偏的作用力,稳定了皮带正常运行。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下托辊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下托辊装置拆除托辊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下托辊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上托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受力示意图。图1所示的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下托辊装置包括吊挂1、托辊支承座2和4、托辊3、横梁5组成,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下托辊装置通过吊挂1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机架上,吊挂1、托辊支承座2和4焊接在横梁5上,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角b为5度。图2所示的托辊3悬空安装在横梁5外侧的托辊支承座2和4上的卡口7内,,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角a为3度。图3所示的吊挂1上有箭头标记6,以示安装时箭头标记6的方向与皮带前进的方向一致。图4所示为本技术V型皮带前倾上托辊装置的结构,该装置通过固定板8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机架上。图5所示皮带运行时,皮带对托辊的摩擦力F带动托辊匀速转动,托辊对皮带也有一个反作用力F反,F反可分解为F反×Cosa和F反×Sina(a为托辊前倾角),F反×Sina的方向指向皮带的中心线(即对中推力),当皮带向左侧跑偏时,由于左侧托辊与皮带的接触面积大于右侧托辊与皮带的接触面积,此时皮带对左右两侧托辊的压强是相等的,所以左侧托辊对皮带产生的向右推动力大于右侧托辊对皮带产生的向左推动力,在此推力差的作用下,皮带自动向右移动,直到左右两侧托辊对皮带产生的推动力相等时,皮带将稳定地运行。在皮带自身张力及托辊对皮带的推力差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了皮带机自身可随时对皮带的运行状态修正。权利要求1.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包括吊挂(1)、托辊支承座(2、4)、托辊(3)、横梁(5)组成,吊挂(1)、托辊支承座(2、4)焊接在横梁(5)上,其特征在于托辊(3)悬空安装在横梁(5)外侧的托辊支承座(2、4)上的卡口(7)内,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夹角为1-6度,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前倾角为1-4度。专利摘要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包括吊挂、托辊支承座、托辊、横梁组成,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托辊的轴线与横梁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减小了皮带由槽型变为平型或平型变为槽型的张力。产生了一个对皮带纠偏的作用力,稳定了皮带正常运行。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低、纠偏效果好。文档编号B65G39/16GK2331627SQ9822658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阎云生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型皮带前倾上下托辊装置包括吊挂(1)、托辊支承座(2、4)、托辊(3)、横梁(5)组成,吊挂(1)、托辊支承座(2、4)焊接在横梁(5)上,其特征在于托辊(3)悬空安装在横梁(5)外侧的托辊支承座(2、4)上的卡口(7)内,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夹角,托辊(3)的轴线与横梁(5)的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前倾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