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装置,用于将钕铁硼毛坯运送至平面磨床的磨削位置,其包括:能够固定在所述平面磨床的工作台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允许所述钕铁硼毛坯在其中移动的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能够两两配合夹紧并驱动所述钕铁硼毛坯移动至所述进料通道中的多个辊筒;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的远离所述辊筒的一端,并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且允许磨削轮进入其中的磨削通道;振动盘,振动盘能够将钕铁硼毛坯送至两个辊筒之间;驱动所述辊筒转动和所述振动盘振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能够使钕铁硼毛坯在磨削加工时自动、连续的进料,从而显著提高毛坯的磨削效率和磨削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体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进料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了具有上述自动进料装置的一种平面磨床。
技术介绍
钕铁硼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烧结完成后需要使用平面磨床等设备对其尺寸和形状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最终的成品。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平面磨床对钕铁硼烧结形成的毛坯进行加工的方式是使用夹具将毛坯固定到工作台上,然后转动手轮使工作台带动毛坯移动至磨削位置进行磨削操作。在这个工程中,夹具装夹毛坯和手轮的转动都是人工手动实现。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利用上述平面磨床对毛坯进行加工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平面磨床一般使用的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个毛坯,在一个毛坯加工完成后,需要将该毛坯从夹具中取出,再装夹新的毛坯,这就使得操作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进行毛坯的更换操作,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果使用能够装夹多个毛坯的夹具,即令夹具同时装夹多个毛坯,则磨削过程中平面磨床的磨削轮会对夹具中的多个毛坯同时进行磨削,而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在一个夹具中装夹多个毛坯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或判断不准确,无法避免的会造成不同毛坯之间装夹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令多个毛坯在磨削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实现精确磨削,导致毛坯的磨削合格率降低。另外,毛坯在加工时,是通过人工转动手轮以驱动工作台移动进而带动毛坯进给,由于人工转动手轮的速度无法精确控制,导致毛坯的进给速度不均匀,也会降低毛坯的磨削精度,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磨削合格率,同时手摇驱动的方式也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此外,由于钕铁硼材料脆性较高,在磨削时很容易出现崩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充分的冷却水,由于磨削轮转速过高,磨削轮会带动冷却水形成风速,将较小规格的毛坯从夹具中吹动或吹起,从而导致较小规格(较小规格指的是产品规格宽度为< 3mm、厚度< 1mm、长度< 10mm的毛坯)的异型产品无法进行正常的磨削操作。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毛坯的磨削操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自动进料装置,其能够使钕铁硼毛坯在磨削加工时自动、连续的进料,从而显著提高毛坯的磨削效率和磨削合格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进料装置,用于将钕铁硼毛坯运送至平面磨床的磨削位置,其包括:能够固定在所述平面磨床的工作台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允许所述钕铁硼毛坯在其中移动的进料通道;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能够两两配合夹紧并驱动所述钕铁硼毛坯移动至所述进料通道中的多个辊筒;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的远离所述辊筒的一端,并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且允许磨削轮进入其中的磨削通道;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能够将所述钕铁硼毛坯送至两个所述辊筒之间;驱动所述辊筒转动和所述振动盘振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进料通道为周向密封的筒状管道,所述磨削通道为筒状通道且其侧壁上开设有允许磨削轮进入的磨削开口,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磨削通道密封连接。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磨削通道均为矩形管道,且所述磨削开口在所述磨削通道的长度方向上贯穿其侧壁。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辊筒为两个,其中一者为尼龙辊筒,另一者为橡胶辊筒。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两个所述辊筒通过齿轮结构实现同步转动,并且两个所述辊筒中的一者通过变速箱与所述驱动装置实现动力连接。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磨削通道、所述辊筒和所述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多个支撑板设置在板状底座上。进一步的,上述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种平面磨床,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自动进料装置,该自动进料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进料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包括底座、进料通道、磨削通道、辊筒、振动盘和驱动装置。其中,底座能够与平面磨床的工作台固定连接,固定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将钕铁硼毛坯批量的放到振动盘上,然后启动驱动装置,使其带动辊筒转动,同时带动振动盘振动,振动盘在振动时将钕铁硼毛坯逐个送至辊筒的安装部位,两两配合转动的辊筒会夹紧到来的钕铁硼毛坯,随着辊筒的转动使钕铁硼毛坯从两个辊筒之间穿过,并进入到进料通道中,随着辊筒不断的将钕铁硼毛坯送入到进料通道中,先期进入到进料通道中的钕铁硼毛坯在后期进入的钕铁硼毛坯的推动下,会使前期进入的钕铁硼毛坯在进料通道中不断深入,最终进入到磨削通道中,磨削通道配合进入其中的磨削轮对钕铁硼毛坯实现磨削操作。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能够使钕铁硼毛坯自动且持续的逐个移动至磨削位置,相对于现有的人工逐个装夹、手摇驱动的操作方式,显著提高了钕铁硼毛坯的磨削效率。同时,底座在工作台上找准位置安装完成后,固定不动的磨削通道通过在其宽度方向上对钕铁硼毛坯进行限制,使所有的钕铁硼毛坯均能够对正磨削轮进料,从而也显著提到了钕铁硼毛坯的磨削合格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进料装置与平面磨床配合工作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底座1、进料通道2、辊筒3、磨削通道4、驱动装置5、磨削开口 6、齿轮7、支撑板8、工作台9、磨削轮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自动进料装置,其能够使钕铁硼毛坯在磨削加工时自动、连续的进料,从而显著提高毛坯的磨削效率和磨削合格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用于与平面磨床配合实现对钕铁硼毛坯的自动磨削,该自动进料装置包括:可与平面摩擦的工作台9固定连接的底座1 ;对移动的钕铁硼起到导向和防护作用的进料通道2 ;与进料通道2连通,使钕铁硼毛坯对正磨削轮10进料,并允许磨削轮10进入其中对钕铁硼毛坯进行磨削操作的磨削通道4,磨削通道4内处于磨削中的钕铁硼毛坯,在排列在其后面的钕铁硼毛坯的推动下,仍然沿磨削通道4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的同时完成磨削;夹紧钕铁硼毛坯,使钕铁硼毛坯从两者之间通过的辊筒3,该辊筒3为钕铁硼毛坯在进料通道2和磨削通道4内的移动提供动力;通过自身的振动,将批量的钕铁硼毛坯逐个送至辊筒3所在部位的振动盘(图中未示出);驱动振动盘振动、驱动辊筒3转动的驱动装置5。上述自动进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振动盘发生振动,将钕铁硼毛坯逐个送至辊筒3的安装部位,转动的辊筒3两两配合夹紧钕铁硼毛坯,并将其送入进料通道2中,钕铁硼毛坯在进料通道2中移动,并进入磨削通道4,伸入到磨削通道4中的磨削轮10在磨削通道4内对钕铁硼毛坯进行磨削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进料装置,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进料装置,用于将钕铁硼毛坯运送至平面磨床的磨削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固定在所述平面磨床的工作台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允许所述钕铁硼毛坯在其中移动的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能够两两配合夹紧并驱动所述钕铁硼毛坯移动至所述进料通道中的多个辊筒;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的远离所述辊筒的一端,并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且允许磨削轮进入其中的磨削通道;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能够将所述钕铁硼毛坯送至两个所述辊筒之间;驱动所述辊筒转动和所述振动盘振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
申请(专利权)人:京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