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水泥基π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968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π形梁,该π形梁满足:H1/B1=0.2~1;T1/H1=0.01~0.3;T2/B3=0.1~0.5;B2/B1=0.2~0.8;B3/B2=0.1~0.5;T2/H1=0.02~0.2;R2/R1=0.3~0.8;R3/R2=0.1~0.5;1500mm≤B1≤5000mm;500mm≤H1≤3000mm;跨度L=10m~200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通过合理构造优化设计,整个构件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具有轻质、耐久、上部结构与桥面板一体化、可实现快速预制装配等特点,可用于公路、铁路等领域中小型桥梁的快速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一种轻质、高强η形梁体,更具体的说,设及一种超高性能水泥 基η形梁。
技术介绍
公路、铁路等领域中小型桥梁的梁体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或预应力钢筋混凝± 结构的空屯、板梁、Τ梁或箱梁,其中公路中小型桥梁中W空屯、板梁结构居多,华东地区空屯、 板梁结构至少占比80%W上,空屯、板梁一般适用于跨径在8~20m之间的桥梁,而Τ梁适用 于单孔跨径在30~40m之间,箱梁的适用范围则相对较广。普通混凝±由于其廉价易得,成 为梁体结构(包括空屯、板梁、T梁和箱梁)的主要结构材料,但其缺点也十分显著,如:(1) 强度低,导致结构尺寸大、自重大、施工周期长;(2)脆性大、初性差,极易出现裂缝,成为侵 蚀介质进入混凝±内部的途径;(3)耐久性差,体现在渗透系数大、抗冻性能差、不耐腐蚀 等;(4)耐疲劳性能差,在反复荷载下易出现疲劳裂缝。我国自改革开放W来就开始大规 模的桥梁建设,过去的30年共建造了 50多万座桥梁,据不完全调查统计,近1/4存在各种 类型的病害,其中设及到梁体的病害占有较大比例,包括梁的开裂、破损、盐类侵蚀、钢筋诱 蚀、下晓、预应力损失、接缝渗漏等,后期的维护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π形梁,其特征在于,该π形梁由顶板(1)、对称布置的腹板(2)及球缘(3)、高强筋材(4)构成,将该梁的高度设为H1、顶板(1)宽度设为B1、顶板(1)厚度设为T1、腹板(2)厚度设为T2、球缘(3)内侧间距设为B2、球缘(3)高度设为H2、球缘(3)宽度设为B3、顶板(1)和腹板(2)内侧倒角半径设为R1、顶板(1)和腹板(2)外侧倒角半径及腹板(2)和球缘(3)倒角半径设为R2、球缘(3)上部边缘倒角半径设为R3、梁跨度设为L时,满足:H1/B1=0.2~1;T1/H1=0.01~0.3;T2/B3=0.1~0.5;B2/B1=0.2~0.8;B3/B2=0.1~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