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5&5,125,14&5)-5,14-二酮-12-(2-色氨酰氨基酸苄酯基-乙 基-1-基)-1,2,3,5,5&,6,11,12,14,14&-十氢-5!1,14!1-吡咯-吡嗪并吡啶并吲哚(简称CIPPC-AA-OBzl)。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涉及它们的纳米 结构,涉及它们的抗肿瘤作用,阐明了它们在医学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背景 生物纳米系统可以直观地观察。纳米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药物输 送系统,如脂质体。专利技术人致力于发展的小分子纳米结构,是完全独立于药物输送系统的发 明。 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PA)系统包括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不仅是是 纤溶系统中主要的调节剂之一,而且与肿瘤密切相关。在很多恶性肿瘤中uPA的过度表达 可使肿瘤恶化。下调uPA已成为癌症治疗和预防肿瘤转移的潜在策略。不过目前没有相应 的专利技术见诸文献。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除了自身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恶劣之外,恶性肿瘤 并发的转移进一步恶化患者的预后。例如,超过90%以上的恶性肿 ...
【技术保护点】
下面结构的(5aS,12S,14aS)‑5,14‑二酮‑12‑(2‑色氨酰氨基酸苄酯基‑乙基‑1‑基)‑1,2,3,5,5a,6,11,12,14,14a‑十氢‑5H,14H‑吡咯[1,2:4,5]‑吡嗪并[1,2:1,6]吡啶并[3,4‑b]吲哚,AA选自L‑Trp,L‑Phe,L‑Ser,L‑Tyr,Lys(Z),L‑Pro,L‑Leu,L‑Ile,L‑Val和Gly残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师奇,赵明,王玉记,吴建辉,杜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