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339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座、挡板和传感器,底座上设置有集尘部;挡板与底座的前端相连接,挡板上设置有吸尘口,吸尘口通过管道与集尘部连通;传感器设置在底座的前端上,用于检测挡板是否碰到障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通过把吸尘口设置在挡板上,由于挡板能够接触墙壁,从而缩短了吸尘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吸尘口能够靠近墙壁,以便于清扫墙壁边缘或附近的灰尘,扩大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扫地智能吸尘器,包括前挡板和底座,整体呈圆形,无法有效贴近墙壁,且吸尘口设置在底座上,与前挡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而无法对房间角落或墙壁边缘区域进行有效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清扫墙壁边缘的扫地机器人。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集尘部;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集尘部连通;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端上,用于检测所述挡板是否碰到障碍物。本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通过把吸尘口设置在挡板上,由于挡板能够接触墙壁,从而缩短了吸尘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吸尘口能够靠近墙壁,以便于清扫墙壁边缘或附近的灰尘,扩大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现有的吸尘器,其吸尘口距离墙壁较远,不能有效清扫墙壁边缘的灰尘;而本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将吸尘口设置在挡板上,由于挡板能够接触墙壁,因而缩短了吸尘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吸尘口能够靠近墙壁,进而清扫墙壁边缘或附近的灰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死角,扩大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地,吸尘口吸收灰尘,将灰尘通过管道送至底座上的集尘部中,在工作的过程中,当挡板碰到障碍物时,能够触动底座上的传感器,进而控制扫地机器人停止向前运动。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扫地机器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前表面为平面。设置挡板的前表面为平面,则挡板的前表面能够完全贴合在墙壁上,相应地,吸尘口的前端也是平直的,则吸尘口的整个前端均能够靠近墙壁,因而能够对墙壁边缘进行有效清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上端与所述吸尘口连通。吸尘管的设置,减小了吸尘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了吸尘口的吸尘能力,使得灰尘更容易被吸入,即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尘口的口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吸尘管。设置吸尘口的口壁向下延伸形成吸尘管,即吸尘口与吸尘管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增加了吸尘管与吸尘口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吸尘管脱落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吸尘管与吸尘口可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此外,还避免了吸尘管与吸尘口的连接处漏风或者漏尘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尘管的下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吸尘管的上端的孔径。设置吸尘管的下端的孔径大于上端的孔径,则大孔径的下端具有较大的吸尘面积,便于扫地机器人高效清扫地面;小孔径的上端,能够对灰尘进行汇集,以便于集中输送,这进一步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尘管的下端的前部边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挡板的前端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设置吸尘管的下端的前部边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板的前端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即吸尘管的前端比挡板的前端更靠前,这样吸尘管能够比挡板更早接触到墙壁,即吸尘管能够贴合墙壁,进而对墙壁边缘的灰尘进行有效清扫,这进一步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率;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吸尘管碰到墙壁时,也能够触动传感器,进而控制扫地机器人停止向前,以避免撞坏扫地机器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尘口的口壁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管道。设置吸尘口的口壁向上延伸形成管道,即吸尘口与管道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保证了吸尘口与管道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吸尘口与管道之间发生脱落导致灰尘泄露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吸尘口与管道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对于吸尘管由吸尘口的口壁向下延伸形成的技术方案,则进一步地,吸尘管、吸尘口与管道三者合为一体,共同形成了气流通道,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又有效地避免了漏风或灰尘泄露的情况。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尘口的口壁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管道内。设置吸尘口的口壁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管,通过连接管插入管道内,来实现吸尘口与集尘部的连通,即管道为单独的连接附件,这样便于产品的组装,且能够降低维修成本,当管道受损需更换时,只需更换管道即可。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集尘部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漏风或者漏尘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前表面设置有缓冲件。在挡板的前表面上设置缓冲件,一方面缓冲了扫地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力度,并避免了挡板与障碍物直接碰撞,进而延长了挡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缓冲件撞到障碍物后,带动挡板向后退,使挡板碰到底座上的传感器,进而控制扫地机器人停止向前,或者,缓冲件撞到障碍物后,带动扫地机器人整体向后推,以缓冲扫地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扫地机器人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底座,20挡板,21吸尘口,22连接管,30传感器,40吸尘管,5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座10、挡板20和传感器30。具体地,底座10上设置有集尘部;挡板20与底座10的前端相连接,挡板20上设置有吸尘口 21,吸尘口 21通过管道50与集尘部连通;传感器30设置在底座10的前端上,用于检测挡板20是否碰到障碍物。本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通过把吸尘口 21设置在挡板20上,由于挡板20能够接触墙壁,从而缩短了吸尘口 21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使得吸尘口 21能够靠近墙壁,以便于清扫墙壁边缘或附近的灰尘,扩大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挡板20的前表面为平面。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挡板20的前表面为平面,则挡板20的前表面能够完全贴合在墙壁上,相应地,吸尘口 21的前端也是平直的,则吸尘口 21的整个前端均能够靠近墙壁,因而能够对墙壁边缘进行有效清扫。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吸尘管40,吸尘管40的上端与吸尘口 21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吸尘管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集尘部;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集尘部连通;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端上,用于检测所述挡板是否碰到障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刚白吾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