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09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7:43
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属于桥梁工程抗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上盖板,在上盖板下方固定有上连接板,在上连接板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铅芯,在铅芯下方固定有下连接板,在下连接板下方固定有下盖板;在上、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套装在铅芯上,在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外侧壁上设置防腐橡胶保护层;在防腐橡胶保护层外侧的上、下盖板之间设置有U型阻尼器,U型阻尼器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上、下盖板上,在上部的高强螺栓与U型阻尼器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阻尼大、耗能稳定、能抵御较大地震作用等特点。另外,由于U型阻尼器与支座主体部分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抗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适用于多级设防标准的支座构造形式。
技术介绍
现行桥梁支座是桥梁抗震方面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随着地震的频发,桥梁支座抗震方面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支座构造方面存在竖向承载力不足,地震能量不能有效被消耗造成桥梁破坏严重,水平隔震能力不足等。而且,当遭遇较大地震作用时,桥梁倒塌,会给人民财产及安全造成很大的伤害。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断,这使得我国工程抗震人员开始对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和常用抗震措施进行反思和改进。减隔震技术也因此成为工程抗震的研究热点之一。减隔震技术包括隔震和减震两种技术,其中隔震是利用隔震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安装了隔震装置的主体结构;减震则是利用特制减震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主体结构的能量。通过选择适当的减隔震装置与安装位置,可以控制结构内力分布及其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充分考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不仅阻尼大、耗能稳定,而且能抵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在上盖板的下方固定有上连接板,在上连接板的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铅芯,在铅芯的下方固定有下连接板,在下连接板的下方固定有下盖板;在上、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所述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套装在铅芯上,在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腐橡胶保护层;在所述防腐橡胶保护层外侧的上、下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U型阻尼器,所述U型阻尼器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上、下盖板上,在上部的高强螺栓与U型阻尼器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飞梁永强孙宝芸金霞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