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和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080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和座椅。用于识别座椅占用、尤其车辆座椅占用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包括:支承板,在该支承板的上侧上构成支撑面;对压力作出反应的薄膜开关;柔性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布置在所述支承板的所述支撑面上并且布置在所述薄膜开关和所述支撑面之间;和至少两个布置在所述支承板的所述上侧上的、具有平坦的上表面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限定一相对于所述支撑面提高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面布置的支承面。在所述支承板上安装至少两个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和所述支撑面在空间上相互分开地布置并且设置用于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与所述座椅的相应部分构成可脱开的机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识别座椅占用、尤其车辆座椅占用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以及具有这类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在车辆中、尤其在轿车中使用用于车辆座椅占用识别的车辆座椅占用传感器和系统,以便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与座椅占用相应的电信号。作为这样的应用的例子,在这一点上仅仅要提到安全带控制(座椅安全带提醒,seat belt reminder, SBR)和气囊系统的激活控制(辅助约束系统,auxiliary restraint system,ARS)。在这里,极不同地实施的车辆座椅占用传感器得以应用。此外,车辆座椅占用传感器可以构造为电容传感器、变形传感器或者压力敏感或者说力敏感的传感器。例如,国际申请W0 2014/075953 A1说明了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泡沫的B侧上的、用于车辆座椅占用识别的单元,该单元包括具有指向上方的表面和指向下方的表面的保持板和多个在侧边的、用于将保持板支撑在座椅弹簧装置上的支撑元件,所述单元的上表面由所述保持板限定。保持板的指向上方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单元的上表面加深地布置。第一泡沫垫设置在支撑元件之间并且设置成平放在保持板上。在第一泡沫垫之下的、实施在保持板的指向上方的表面中的凹部使用于接收第二泡沫垫,该第二泡沫座垫承载压力敏感或者说力敏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构造为薄膜开关。该凹处具有比由薄膜开关的高度和第二泡沫垫的高度组成的和大的深度。薄膜开关从侧面超过第二泡沫垫的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伸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用于识别座椅、尤其车辆座椅的占用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出发。“车辆”在本文中应尤其但不决定性地理解为轿车、载货车和公共汽车。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在……之上”和“在……上方”和“下”、“在……之下”和“在……下方”可相对于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来理解,其中,“上”、“在……之上”和“在……上方”应表示离支撑面较远地布置和/或朝向坐着的人,并且“下”、“在……之下”和“在……下方”应表示较邻近于支撑面地布置和/或朝向轿车的地板。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包括具有下侧和上侧的支承板,其中,该下侧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朝向地板,座椅架置在所述地板上,并且在上侧上构成支撑面。此外,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包括对压力作出反应的、具有至少一个起作用的开关元件的薄膜开关以及柔性的操作元件,所述柔性的操作元件布置在支承板的支撑面上并且就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而言布置在薄膜开关和支撑面之间,其中,在超过一力的阈值时,能够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所述力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的所述方向上作用到所述至少一个起作用的开关元件上。此外,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布置在支承板的上侧上的、具有平坦的上表面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背离支撑面并且限定一相对于支撑面提高并且平行于支撑面布置的支承面。提出,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具有安装在支承板上的至少两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和所述支撑面在空间上相互分开地布置并且设置用于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与所述座椅的相应部分构成可脱开的机械连接。 “可脱开的机械连接”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在两个物体之间的机械连接,所述机械连接可以手动地并且尤其在没有工具的辅助下以可逆的方式形成并且脱开。以此方式,可以在用于在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上作用到至少一个起作用的开关元件上的力的力导入路径没有影响或者仅具有微小影响的情况下将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安装在座椅中。此外,以此方式可以提供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以供使用,所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安装在座椅中并且可以补偿座椅的不可避免的制造公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面可以构造为支承板的上侧中的凹部,由此可以实现所述柔性的操作元件的特别好的机械导向。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确保相对于薄膜开关的位置,所述柔性的操作元件可以借助于粘合连接在其下侧上与支撑面连接和/或在其上侧上与薄膜开关连接。在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一种优选的构型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由形锁合元件构成,所述形锁合元件具有基本上U形型材形状,并且可脱开的机械连接构造为形锁合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在座椅上特别简单的安装、尤其是在座椅座垫的下侧上的布置。尤其当座椅的相应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形状时,可以有利地使用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该构型。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特别有利地由卡锁连接元件构成,该卡锁连接元件具有基本上U形型材形状,并且,所述可脱开的机械连接中的一个构造为卡锁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由卡锁连接元件构成,该卡锁连接元件具有基本上U形型材形状,并且,所述可脱开的机械连接中的至少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连接构造为卡锁连接。“卡锁连接”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机械连接,在该机械连接中,卡锁连接元件通过力作用经受弹簧弹性的、可逆的形状改变,其中,卡锁连接元件的改变的形状首先使得卡锁连接元件与相应的连接元件能够构成形锁合连接。在此,形锁合连接通过回位的弹簧力稳定,所述弹簧力尤其来源于卡锁连接元件的误差弹性的(fehlerelastisch)特性,并且为了脱开形锁合连接必须克服所述弹簧力。由此,可以实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在所述座椅上特别简单和稳定的安装、尤其是在座椅座垫的下侧上的布置。尤其当座椅的相应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形状时,可以有利地使用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该构型。当至少两个连接元件由具有基本上U形型材形状的卡锁连接元件构成并且所述可脱开的机械连接构造为卡锁连接时,可以实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在所述座椅上特别稳定的安装、尤其是在座椅座垫的下侧上的布置。在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另一种优选的构型中,用于建立可脱开的机械连接的连接路径的端部部分的延长的方向在至少一个投影方向上构成基本上90°的角度。“用于建立可脱开的机械连接的连接路径的端部部分”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当连接元件和座椅的相应部分在建立机械连接紧之前处于交叠状态时所述连接元件和座椅的相应部分相对于彼此必须经过的路段。“基本上90° ”的角度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优选在70°和110°之间、并且特别优选在80°和100°之间的角度。通过该布置,为了脱开所述机械的连接,需要在至少两个强烈地相互偏离的方向上的运动次序,由此可以实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在座椅的相应部分上的可靠固定并且可以具有高概率地避免机械连接的无意的脱开。当支承板大部分由热塑性塑料构成时,可以成本便宜地提供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稳定的支承板。“大部分”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多于50%并且特别有利地理解为多于70%。因此,尤其也应包括这样的情况:支承板100%由热塑性塑料构成。在这一点上,作为热塑性的塑料要示例性地提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但是,替代地,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合适的热塑性塑料或者其混合物。相应的金属结构的使用也是可能的。当至少两个连接元件和支承板一件式地实施时,可以实现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的简单且成本便宜的制造。“一件式”在本文中尤其理解为材料锁合地连接,如例如通过焊接过程和/或粘合过程,并且特别有利地理解为成形,如通过由铸件制造来成形和/或通过以单组份或多组分喷射方法制造来成形。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元件的支承板尤其可以特别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识别座椅(10)占用、尤其车辆座椅占用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26),其包括:‑具有下侧(32)和上侧(30)的支承板(28),其中,该下侧(32)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朝向地板(12),所述座椅(10)架置在所述地板上,并且在所述上侧(30)上构成有支撑面(34),‑对压力作出反应的、具有至少一个起作用的开关元件(44)的薄膜开关(42),‑柔性的操作元件(40),所述操作元件布置在所述支承板(28)的所述支撑面(34)上并且就垂直于所述支撑面(34)的方向(36)而言布置在所述薄膜开关(42)和所述支撑面(34)之间,其中,在超过一力(G)的阈值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能够改变,所述力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34)的所述方向(36)上作用到所述至少一个起作用的开关元件(44)上,‑布置在所述支承板(28)的所述上侧(30)上的、具有平坦的上表面(50,52)的至少两个支撑元件(46,48),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背离所述支撑面(34)并且限定一相对于所述支撑面(34)提高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面(34)布置的支承面,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支承板(28)上的至少两个连接元件(58,60),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46,48)和所述支撑面(34)在空间上相互分开地布置并且设置为在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与所述座椅(10)的相应部分构成可脱开的机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奥兰热D·容根M·万帕赫A·米勒
申请(专利权)人: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卢森堡;L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